装饰模式decorator

时间:2023-01-07 21:08:59

C++设计模式——装饰模式

前言

在实际开发时,你有没有碰到过这种问题;开发一个类,封装了一个对象的核心操作,而这些操作就是客户使用该类时都会去调用的操作;而有一些非核心的操作,可能会使用,也可能不会使用;现在该怎么办呢?

  1. 将这些非核心的操作全部放到类中,这样,一个类就包含了很多核心的操作和一些看似有关,但是又无关的操作;这就会使核心类发生“爆炸”的现象,从而使核心类失去了一定的价值,也使使用核心类的客户在核心操作和非核心操作中挣扎;
  2. 使用继承来扩展核心类,需要使用核心类时,直接建立核心类对象;当需要使用核心类扩展类时,就建立核心类扩展类对象;这样貌似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但是由于继承为类型引入的静态特质,使得这种扩展方式缺乏灵活性;同时,又掉入了另一个陷阱,随着扩展功能的增多,子类也会增多,各种子类的组合,就会导致类的膨胀,最后,就会被淹没在类的海洋;此时,也不用我多说,你是不是想起了桥接模式,桥接模式就是为了适应多个维度的变化而发生子类“爆炸”的情况,但是,桥接模式是为了适应抽象和实现的不同变化,并不适用于我这里说的。那如何是好,这就要说到今天总结的装饰模式了。

什么是装饰模式?

在GOF的《设计模式:可复用面向对象软件的基础》一书中对装饰模式是这样说的:动态地给一个对象添加一些额外的职责。就增加功能来说,Decorator模式相比生成子类更为灵活。

装饰模式能够实现动态的为对象添加功能,是从一个对象外部来给对象添加功能。通常给对象添加功能,要么直接修改对象添加相应的功能,要么派生对应的子类来扩展,抑或是使用对象组合的方式。显然,直接修改对应的类这种方式并不可取。在面向对象的设计中,而我们也应该尽量使用对象组合,而不是对象继承来扩展和复用功能。装饰器模式就是基于对象组合的方式,可以很灵活的给对象添加所需要的功能。装饰器模式的本质就是动态组合。动态是手段,组合才是目的。总之,装饰模式是通过把复杂的功能简单化,分散化,然后再运行期间,根据需要来动态组合的这样一个模式。它使得我们可以给某个对象而不是整个类添加一些功能。

UML类图

装饰模式decorator

Component:定义一个对象接口,可以给这些对象动态地添加职责;

ConcreteComponent:定义一个具体的Component,继承自Component,重写了Component类的虚函数;

Decorator:维持一个指向Component对象的指针,该指针指向需要被装饰的对象;并定义一个与Component接口一致的接口;

ConcreteDecorator:向组件添加职责。

代码实现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Component
{
public:
    //Component();
    //~Component();
public:
    ;
private:

};

class ConcreteComponent:public Component
{
public:

public:
    void Operation()
    {
        cout << "I am no decorated ConcreteComponent" << endl;
    }
private:

};

class Decorator :public Component
{
public:  //默认为私有属性
    Decorator(Component *pComponent) :m_pComponentObj(pComponent){}
    void Operation()
    {
       if (m_pComponentObj!=nullptr)
       {
           m_pComponentObj->Operation();
       }
    }
private:
protected:
    Component *m_pComponentObj;

};

class ConcreteDecoratorA : public Decorator
{
public:
    ConcreteDecoratorA(Component *pDecorator) :Decorator(pDecorator){}
    void Operation()
    {
        AddedBehavior();
        Decorator::Operation();
    }
    void AddedBehavior()
    {
        cout << "This is added behavior A."<<endl;
    }
};

class ConcreteDecoratorB :public Decorator
{
public:
    ConcreteDecoratorB(Component *pDecorator) :Decorator(pDecorator){}
    void Operation()
    {
        AddedBehavior();
        Decorator::Operation();
    }
    void AddedBehavior()
    {
        cout << "This is added behavior B." << endl;
    }
};

int main()
{
    Component *pComponentObj = new ConcreteComponent();
    Decorator *pDecoratorAObj = new ConcreteDecoratorA(pComponentObj);
    pDecoratorAObj->Operation();
    cout << "==============================================="<<endl;
    Decorator *pDecoratorBObj = new ConcreteDecoratorB(pComponentObj);
    pDecoratorBObj->Operation();
    cout<< "=================================================" << endl;
    Decorator *pDecoratorABObj = new ConcreteDecoratorB(pDecoratorAObj);
    pDecoratorABObj->Operation();
    cout << "================================================" << endl;
    delete pDecoratorABObj;
    pDecoratorABObj = nullptr;
    delete pDecoratorAObj;
    pDecoratorAObj = nullptr;
    delete pDecoratorBObj;
    pDecoratorBObj = nullptr;
    delete pComponentObj;
    pComponentObj = nullptr;
    ;
}

效果:

This is added behavior A.
I am no decorated ConcreteComponent
===============================================
This is added behavior B.
I am no decorated ConcreteComponent
=================================================
This is added behavior B.
This is added behavior A.
I am no decorated ConcreteComponent
================================================
请按任意键继续. . .

 

使用场合

  1. 在不影响其他对象的情况下,以动态的,透明的方式给单个对象添加职责;
  2. 处理那些可以撤销的职责;
  3. 当不能采用生成子类的方法进行扩充时。一种情况是,可能存在大量独立的扩展,为支持每一种组合将产生大量的子类,使得子类数目呈爆炸性增长。另一种情况可能是因为类定义被隐藏,或类定义不能用于生成子类。

注意事项

  1. 接口的一致性;装饰对象的接口必须与它所装饰的Component的接口是一致的,因此,所有的ConcreteDecorator类必须有一个公共的父类;这样对于用户来说,就是统一的接口;
  2. 省略抽象的Decorator类;当仅需要添加一个职责时,没有必要定义抽象Decorator类。因为我们常常要处理,现存的类层次结构而不是设计一个新系统,这时可以把Decorator向Component转发请求的职责合并到ConcreteDecorator中;
  3. 保持Component类的简单性;为了保证接口的一致性,组件和装饰必须要有一个公共的Component类,所以保持这个Component类的简单性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这个Component类应该集中于定义接口而不是存储数据。对数据表示的定义应延迟到子类中,否则Component类会变得过于复杂和臃肿,因而难以大量使用。赋予Component类太多的功能,也使得具体的子类有一些它们它们不需要的功能大大增大;

实现要点

  1. Component类在Decorator模式中充当抽象接口的角色,不应该去实现具体的行为。而且Decorator类对于Component类应该透明,换言之Component类无需知道Decorator类,Decorator类是从外部来扩展Component类的功能;
  2. Decorator类在接口上表现为“is-a”Component的继承关系,即Decorator类继承了Component类所具有的接口。但在实现上又表现为“has-a”Component的组合关系,即Decorator类又使用了另外一个Component类。我们可以使用一个或者多个Decorator对象来“装饰”一个Component对象,且装饰后的对象仍然是一个Component对象;
  3. Decortor模式并非解决“多子类衍生的多继承”问题,Decorator模式的应用要点在于解决“主体类在多个方向上的扩展功能”——是为“装饰”的含义;
  4. 对于Decorator模式在实际中的运用可以很灵活。如果只有一个ConcreteComponent类而没有抽象的Component类,那么Decorator类可以是ConcreteComponent的一个子类。如果只有一个ConcreteDecorator类,那么就没有必要建立一个单独的Decorator类,而可以把Decorator和ConcreteDecorator的责任合并成一个类。
  5. Decorator模式的优点是提供了比继承更加灵活的扩展,通过使用不同的具体装饰类以及这些装饰类的排列组合,可以创造出很多不同行为的组合;
  6. 由于使用装饰模式,可以比使用继承关系需要较少数目的类。使用较少的类,当然使设计比较易于进行。但是,在另一方面,使用装饰模式会产生比使用继承关系更多的对象。更多的对象会使得查错变得困难,特别是这些对象看上去都很相像。

与桥接模式的区别

之前总结了C++设计模式——桥接模式;你会发现,二者都是为了防止过度的继承,从而造成子类泛滥的情况。那么二者之间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呢?桥接模式的定义是将抽象化与实现化分离(用组合的方式而不是继承的方式),使得两者可以独立变化。可以减少派生类的增长。如果光从这一点来看的话,和装饰者差不多,但两者还是有一些比较重要的区别:

  1. 桥接模式中所说的分离,其实是指将结构与实现分离(当结构和实现有可能发生变化时)或属性与基于属性的行为进行分离;而装饰者只是对基于属性的行为进行封闭成独立的类,从而达到对其进行装饰,也就是扩展。比如:异常类和异常处理类之间就可以使用桥接模式来实现完成,而不能使用装饰模式来进行设计;如果对于异常的处理需要进行扩展时,我们又可以对异常处理类添加Decorator,从而添加处理的装饰,达到异常处理的扩展,这就是一个桥接模式与装饰模式的搭配;
  2. 桥接中的行为是横向的行为,行为彼此之间无关联,注意这里的行为之间是没有关联的,就比如异常和异常处理之间是没有行为关联的一样;而装饰者模式中的行为具有可叠加性,其表现出来的结果是一个整体,一个各个行为组合后的一个结果。

总结

装饰模式重点在装饰,对核心功能的装饰作用;将继承中对子类的扩展转化为功能类的组合,从而将需要对子类的扩展转嫁给用户去进行调用组合,用户如何组合由用户去决定。我在学习装饰模式时,就是重点分析了“装饰”这个词,我们都知道,装饰是在一个核心功能上添加一些附属功能,从而让核心功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但是最终它的核心功能是不能丢失的。这就好比我们进行windows shell开发时,我们是对windows的这层壳进行了功能的装饰,从而实现了我们需要的一些装饰功能,但是最终的功能还是由windows shell去完成。这就好比,我们的装饰就是给核心功能添加了一层外衣,让它看起来更漂亮和完美。

装饰模式decorator的更多相关文章

  1. 装饰模式&sol;decorator模式&sol;结构型模式

    装饰模式Decorator 定义 为对象动态的增加新的功能,实现要求装饰对象和被装饰对象实现同一接口或抽象类,装饰对象持有被装饰对象的实例. java实现要点 定义一个接口或抽象类,作为被装饰者的抽象 ...

  2. 二十四种设计模式:装饰模式&lpar;Decorator Pattern&rpar;

    装饰模式(Decorator Pattern) 介绍动态地给一个对象添加一些额外的职责.就扩展功能而言,它比生成子类方式更为灵活.示例有一个Message实体类,某个对象对它的操作有Insert()和 ...

  3. 乐在其中设计模式&lpar;C&num;&rpar; - 装饰模式&lpar;Decorator Pattern&rpar;

    原文:乐在其中设计模式(C#) - 装饰模式(Decorator Pattern) [索引页][源码下载] 乐在其中设计模式(C#) - 装饰模式(Decorator Pattern) 作者:weba ...

  4. 设计模式 装饰模式&lpar;Decorator&rpar;

    设计模式 装饰模式(Decorator) @author ixenos 装饰模式是什么 1.装饰模式以对客户端透明的方式对象的功能,是继承关系的一个替代方案,但装饰模式可以在不创造更多子类的情况下,对 ...

  5. 设计模式-装饰模式&lpar;Decorator Pattern&rpar;

    装饰模式(Decorator Pattern):动态地给一个对象添加一些额外的职责,就增加功能来说,装饰模式比生成子类更为灵活

  6. Netty学习-IO体系架构系统回顾 &amp&semi; 装饰模式Decorator的具体使用

    Netty学习-IO体系架构系统回顾 IO和NIO的学习 NIO - 1.4 开始出的 在网络应用框架中,NIO得到了大量的使用,特别是netty里面 前提:对IO及其了解 对IO的总结和回顾 理解J ...

  7. 设计模式-09装饰模式&lpar;Decorator Pattern&rpar;

    1.模式动机 一般有两种方式可以实现给一个类或对象增加行为: 继承机制:使用继承机制是给现有类添加功能的一种有效途径,通过继承一个现有类可以使得子类在拥有自身方法的同时还拥有父类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是 ...

  8. 设计模式系列之装饰模式&lpar;Decorator Pattern&rpar;——扩展系统功能

    说明:设计模式系列文章是读刘伟所著<设计模式的艺术之道(软件开发人员内功修炼之道)>一书的阅读笔记.个人感觉这本书讲的不错,有兴趣推荐读一读.详细内容也可以看看此书作者的博客https:/ ...

  9. 装饰模式 - Decorator 和 外观模式 - Facade

    装饰模式 Decorator,不改变接口但动态给对象加入责任,所需功能按顺序串联起来控制,比生成子类灵活. 外观模式 Facade,让接口更简单.为子系统中的一组接口提供一个一致的界面. 参考:

  10. &lbrack;工作中的设计模式&rsqb;装饰模式decorator

    一.模式解析 装饰模式又名包装(Wrapper)模式.装饰模式以对客户端透明的方式扩展对象的功能,是继承关系的一个替代方案. 装饰模式的要点主要是: 1.需要对已有对象扩展新的功能,又不希望改变原有对 ...

随机推荐

  1. 半透明状态栏(适用于搜索等)CSS样式

    .search-{ -webkit-box-flex: ; -moz-box-flex:; text-align: left; font-size:14px; line-height:22px; he ...

  2. cocos2d-x基础元素之显示对象

    bool HelloWorld::init() { if ( !Layer::init() ) { return false; } Size visibleSize = Director::getIn ...

  3. Objective-C 【点语法】

    ------------------------------------------- 点语法的使用 // //  点语法的使用 // //  点语法:   xcode的一种特性,xcode帮我们做代 ...

  4. 犯这个错误的肯定不止我一个 关于File

    File.Create(string filePath)这种用法所有人都知道,这两天用到的时候却发现一个问题. 需要先判断文件是否存在,如果不存在则创建文件,然后向该文件写入数据,后续定时Append ...

  5. C标准库简单解读

    1,程序运行时动态链接共享库; libc(character),libm(math),使用标准库的函数; eg:stdlib.h exit(); size_t数据类型,NULL空指针在头文件stdde ...

  6. django&colon; db - many to one

    models 模块中的对象有三种对应关系:多对一,多对多,一对一.本讲说明多对一关系. blog/models.py: from django.db import models class Emplo ...

  7. 理解 OAuth2&period;0

    文章转载于阮一峰老师的博客:http://www.ruanyifeng.com/blog/2014/05/oauth_2_0.html 参考文章:https://learnku.com/article ...

  8. vector和list

    vector vector与数组类似,拥有一段连续的内存空间,并且起始地址不变.便于随机访问,时间复杂度为O(1),但因为内存空间是连续的,所以在进入插入和删除操作时,会造成内存块的拷贝,时间复杂度为 ...

  9. Centos 6&period;5配置rsync&plus;inotify实现文件实时同步

    1.安装rsync(两台机器执行相同的步骤)yum install gcc yum install rsyncd xinetd -y因为rsync是由xinetd启动的,所以需要修改一个配置vim / ...

  10. Android性能优化-减小APK大小

    前言 用户通常会避免下载比较大的应用,特别是连接到2G和3G网络,或者按流量收费的设备.这篇文章描述了如何减小apk的大小,帮助你让更多的用户下载你的app. 一 理解APK的结构 在讨论如何减小a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