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利剑15-组合模式

时间:2023-01-14 21:59:32

定      义:将对象组合成树形结构以表示“整体-部分”的层次结构,使得用户对单个对象和组合对象的使用具有一致性

优      点:

               1、高层模块调用简单

               2、节点*增加

使用场景:

               1.你想表示对象的部分-整体层次结构

               2.你希望用户忽略组合对象与单个对象的不同,用户将统一地使用组合结构中的所有对象。

总结:组合模式解耦了客户程序与复杂元素内部结构,从而使客户程序可以向处理简单元素一样来处理复杂元素

实际应用:

                先来看看组合模式的类图设计:

 

设计模式利剑15-组合模式

         1Composite模式采用树形结构来实现普遍存在的对象容器,从而将“一对多”的关系转化“一对一”的关系,使得客户代码可以一致地处理对象和对象容器,无需关心处理的是单个的对象,还是组合的对象容器。

         2.将“客户代码与复杂的对象容器结构”解耦是Composite模式的核心思想,解耦之后,客户代码将与纯粹的抽象接口——而非对象容器的复内部实现结构——发生依赖关系,从而更能“应对变化”。

         3Composite模式中,是将“AddRemove等和对象容器相关的方法”定义在“表示抽象对象的Component类”中,还是将其定义在“表示对象容器的Composite类”中,是一个关乎“透明性”和“安全性”的两难问题,需要仔细权衡。这里有可能违背面向对象的“单一职责原则”,但是对于这种特殊结构,这又是必须付出的代价。ASP.NET控件的实现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示范。

         4Composite模式在具体实现中,可以让父对象中的子对象反向追溯;如果父对象有频繁的遍历需求,可使用缓存技巧来改善效率

       来看一个例子,用程序来实现一个复杂的算术表达式的时候,将复杂的算术表达式可以拆分成简单的表达式,那么复杂的表达式与简单表达式组成了部分-整体的关系,也组合成一个树形结构,那么这种情况下,非常的适合用组合模式,例如(2+3)+(4*6),就可以组成一个树形结构。用UML描述如下:

 

设计模式利剑15-组合模式

                再来看看系统中的权限设置,是一个典型的树形结构,有很多操作方法,如从数据库中读取相关角色的权限初始化树形结构,再根据用户选择的权限获得树形结构权限,保存到数据库中,并且在选择父类节点的时候同时要选择所有的子类节点,取消也是,选择子类节点,自然要选中父类节点。在没有采用组合模式前,显示得很混乱,往往要加一个功能或者减少一个功能的工作量很复杂,采用组合模式以后,我可以将所有的权限数据都保存到数据库中,动态加载到页面,这样避免了每次调整一个权限都要重新编译系统,然后在客户端生成组合模式的树形结构,并定义每一个节点的操作方法,那么整个用户角色设置流程就显得非常的可扩展了。

设计模式利剑15-组合模式

     看看一个公司的组织架构图用组合模式来实现:

 

设计模式利剑15-组合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