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设计测试用例的笔试题

时间:2022-10-31 21:01:35
  一个手机小软件,可以根据你的出生日期测出你的性格,让列出n组年月日做测试

  或者类似例子的测试用例大家有的话多多提供阿,多谢

10 个解决方案

#1


个人感觉主要还是等价类划分和边界值分析为主吧
假设你是这个软件的使用者,你的测试用例就出来了

#2


年月日的问题主要是涉及闰年,以及2月份的天数问题

#3


ls是对的,我也这样认为,年份的话一般决定性格的是生肖,所以可以以12年为一个周期,月份一般以星座作为划分点,也可以以12为一个周期,这样就是12*12组了
嘿嘿,一点想法,不知道对不对~

#4


按功能需求确认测试用例


你的软件根据出生日期测试,那么如果功能足够强大,最精确可以到生辰六字,就是216000组

#5


引用 3 楼 girl2523 的回复:
ls是对的,我也这样认为,年份的话一般决定性格的是生肖,所以可以以12年为一个周期,月份一般以星座作为划分点,也可以以12为一个周期,这样就是12*12组了
嘿嘿,一点想法,不知道对不对~


同意楼上各位的观点,这些确实都在考虑范围内,不过也确实越来越庞大,所以建议询问开发人员判断逻辑,不用很具体就可以裁减大量用例。例如人家程序根本就不考虑生辰八字,那么一下子就不用组合这部分了。或者排斥西方星座学说,又可以减少很多等等。但是如果程序真的都考虑了这些,也可以考虑使用正交试验设计法简化用例数量。

#6


补充一下,虽然是笔试题,如果能跳出题目本身,而告知解决方案,也是很好的。

#7


引用 5 楼 davy_chen 的回复:
引用 3 楼 girl2523 的回复:
ls是对的,我也这样认为,年份的话一般决定性格的是生肖,所以可以以12年为一个周期,月份一般以星座作为划分点,也可以以12为一个周期,这样就是12*12组了
嘿嘿,一点想法,不知道对不对~


同意楼上各位的观点,这些确实都在考虑范围内,不过也确实越来越庞大,所以建议询问开发人员判断逻辑,不用很具体就可以裁减大量用例。例如人家程序根本就不考虑生辰八字,那么一下子就不用组合这部分了。或者排斥西方星座学说,又可以减少很多等等。但是如果程序真的都考虑了这些,也可以考虑使用正交试验设计法简化用例数量。



正交试验设计法如何设计?

#8


有正确答案吗?

#9


往往测试用力可以保证功能的正确性.bug的发现却是在测试用力以外的.

#10


对于不会的名词,可以首先使用baidu/google大法
正交试验设计法的详细内容,建议搜索阅读一下吧,否则不好用简单的说法说清楚具体做法
在这里只提醒一句,如果你看网上相关描述中的正交表不知道如何出来的,我告诉你是有现成的,即是拿来的,不是自己算出来的

#1


个人感觉主要还是等价类划分和边界值分析为主吧
假设你是这个软件的使用者,你的测试用例就出来了

#2


年月日的问题主要是涉及闰年,以及2月份的天数问题

#3


ls是对的,我也这样认为,年份的话一般决定性格的是生肖,所以可以以12年为一个周期,月份一般以星座作为划分点,也可以以12为一个周期,这样就是12*12组了
嘿嘿,一点想法,不知道对不对~

#4


按功能需求确认测试用例


你的软件根据出生日期测试,那么如果功能足够强大,最精确可以到生辰六字,就是216000组

#5


引用 3 楼 girl2523 的回复:
ls是对的,我也这样认为,年份的话一般决定性格的是生肖,所以可以以12年为一个周期,月份一般以星座作为划分点,也可以以12为一个周期,这样就是12*12组了
嘿嘿,一点想法,不知道对不对~


同意楼上各位的观点,这些确实都在考虑范围内,不过也确实越来越庞大,所以建议询问开发人员判断逻辑,不用很具体就可以裁减大量用例。例如人家程序根本就不考虑生辰八字,那么一下子就不用组合这部分了。或者排斥西方星座学说,又可以减少很多等等。但是如果程序真的都考虑了这些,也可以考虑使用正交试验设计法简化用例数量。

#6


补充一下,虽然是笔试题,如果能跳出题目本身,而告知解决方案,也是很好的。

#7


引用 5 楼 davy_chen 的回复:
引用 3 楼 girl2523 的回复:
ls是对的,我也这样认为,年份的话一般决定性格的是生肖,所以可以以12年为一个周期,月份一般以星座作为划分点,也可以以12为一个周期,这样就是12*12组了
嘿嘿,一点想法,不知道对不对~


同意楼上各位的观点,这些确实都在考虑范围内,不过也确实越来越庞大,所以建议询问开发人员判断逻辑,不用很具体就可以裁减大量用例。例如人家程序根本就不考虑生辰八字,那么一下子就不用组合这部分了。或者排斥西方星座学说,又可以减少很多等等。但是如果程序真的都考虑了这些,也可以考虑使用正交试验设计法简化用例数量。



正交试验设计法如何设计?

#8


有正确答案吗?

#9


往往测试用力可以保证功能的正确性.bug的发现却是在测试用力以外的.

#10


对于不会的名词,可以首先使用baidu/google大法
正交试验设计法的详细内容,建议搜索阅读一下吧,否则不好用简单的说法说清楚具体做法
在这里只提醒一句,如果你看网上相关描述中的正交表不知道如何出来的,我告诉你是有现成的,即是拿来的,不是自己算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