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个节点的部署,整合Docker、Kubernetes和Jenkins的详细设计

时间:2025-04-29 06:56:30

一、架构设计概览

  1. 组件角色

    • Docker:应用容器化封装,确保环境一致性。
    • Kubernetes(K8s):自动化容器编排,管理多节点集群的调度、扩缩容和自愈。
    • Jenkins:CI/CD流水线驱动,实现代码到生产的自动化流程。
  2. 集群规模

    • Master节点:3个(高可用,避免单点故障)。
    • Worker节点:97个(运行应用负载)。
    • Jenkins Server:1个(独立部署或作为K8s中的Pod)。
  3. 网络与存储

    • CNI插件:Calico(支持网络策略和IPAM)。
    • 存储:使用云厂商存储(如AWS EBS)或分布式存储(如Ceph)。
    • 镜像仓库:私有Harbor仓库(支持镜像扫描和访问控制)。

二、详细实施步骤

1. Docker容器化
  • 编写Dockerfile
    # 多阶段构建优化镜像大小
    FROM golang:1.19 AS builder
    WORKDIR /app
    COPY . .
    RUN CGO_ENABLED=0 GOOS=linux go build -o myapp .
    
    FROM alpine:3.14
    COPY --from=builder /app/myapp /usr/local/bin/
    CMD ["myapp"]
    
  • 镜像管理
    • 推送镜像到Harbor:docker push harbor.example.com/myapp:v1.
    • 使用Trivy进行镜像漏洞扫描。
2. Kubernetes集群部署
  • 工具选择:使用kubeadm或kops部署生产级集群。
  • 高可用配置
    • etcd集群:3节点,分布在不同可用区。
    • 负载均衡器:使用云厂商LB或MetalLB(On-Prem)。
  • 节点标签与污点
    # 标记GPU节点
    kubectl label nodes node1 accelerator=gpu
    # Master节点设置污点避免调度Pod
    kubectl taint nodes master1 node-role.kubernetes.io/master:NoSchedule
    
  • 部署核心组件
    • Ingress Controller:Nginx或Traefik。
    • 监控:Prometheus + Grafana + Alertmanager。
    • 日志:EFK(Elasticsearch + Fluentd + Kibana)。
3. Jenkins CI/CD流水线
  • 动态Jenkins Agent
    • 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