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的基础知识:英文字体的特征及结构(终于找到了)

时间:2022-11-05 21:59:21


  本文是「​​100小时后请叫我设计师​​​」栏目的试读文章。「​​100小时后请叫我设计师​​」希望不仅让你多懂一点设计,更要全方位提升你的设计水平,让你可以像设计师一样运用设计的力量

  • 衬线与非衬线(Serif vs. Sans-Serif) 

  衬线,是指笔画末端的装饰线,是否有衬线是区分不同英文字体最显著的特征。有衬线的字体叫做衬线字体(Serif),而没有的则是非衬线(Sans-Serif)。(「Serif」意为「衬线」,「Sans」在法文中意为「没有」) 

字体的基础知识:英文字体的特征及结构(终于找到了)

  衬线体是古典的英文字体,源于古罗马的石刻拉丁字母。 1968 年爱德华·卡蒂奇神甫在其著作《衬线的起源》一书中指出,在石刻时人们会先用方头笔将字写在石头上,再按照痕迹刻画。由于方头笔画出的笔画起笔处和收尾处比较粗糙,于是就加上了衬线。 

  在传统印刷中,衬线字体常用于正文。因为衬线有视觉引导的作用,可以加快读者的阅读速度。但在现代排印中已经不再有这样的死规矩,非衬线体也有不错的阅读体验,但传统的纸媒仍然坚持使用衬线体。

  另外,并不是所有衬线字体的衬线都是一样的。有些字体的衬线会更加尖锐,有些则更加圆滑。

字体的基础知识:英文字体的特征及结构(终于找到了)

  非衬线体的出现比较晚,有说法是起源于希腊的字母形式和罗马帝国的非正式铭文,80 年代开始兴起。非衬线字体曾经被称作「Grotesque」(荒唐的)或者「Gothic」(哥特的),这反映了早期人们对非衬线体的看法。如果你看到了某个叫做「xxx grotesque」的字体,那么他的意思就是「xxx 非衬线体」。

  非衬线体在早期的电子屏幕上会有更好的显示效果,基本成为了电子显示器上的最佳选择,无论是 iOS、Windows 还是 Android,都选择了非衬线字体作为系统字体。但其实随着高分辨率屏幕的出现,今天的我们大多不需要担心显示效果,而更多是出于功能和美感的考虑去选择字体。

字体的基础知识:英文字体的特征及结构(终于找到了)

  通常情况下,非衬线体可以给人现代、简洁、有科技感的感觉;而衬线体可以给人文艺、古典、端庄的感觉。

x 高度(x-height)

  x 高度指英文小写字母 x 的高度,它决定了整套字体小写字母的高度,以及 p、j、y、f、b 这些字母的身材。

字体的基础知识:英文字体的特征及结构(终于找到了)

  一般中英混排时使用 x 高度较高的英文字体。因为 x 高度较高的英文字体会显得更加方正一些,和方块字更般配。试着阅读下图中的段落,是不是感觉右边的文段读起来有明显的顿挫感?

字体的基础知识:英文字体的特征及结构(终于找到了)

  • 升部(Ascender)、降部(Descender)

  字母中 x 高度以上的部分称为升部,以下部分称为降部。区分他们的线叫做升部线(ascender line)和降部线(descender line)。

字体的基础知识:英文字体的特征及结构(终于找到了)

  如果一套字体的 x 高度越高,那么留给升部和降部的空间就越少,字体会显得比较憨厚、稳重。相反的,如果升部和降部都比较伸展,字体会显得比较清秀、飘逸、活跃。

字体的基础知识:英文字体的特征及结构(终于找到了)

  不同字体的升部和降部也会有不同的形状和尺寸,比如下图中五款字体对于字母 y 降部的处理就各有千秋。
 

字体的基础知识:英文字体的特征及结构(终于找到了)

  • 字怀(Counter) 

  字怀是字母的全封闭或半封闭区域,他其实是文字中的留白,留白越大对比度就越高。字怀的形状和大小是区分字体的重要特征。 

字体的基础知识:英文字体的特征及结构(终于找到了)

  通常字怀较大的字体会更舒展,稳定,容易阅读;字怀较小的字体看起来更有个性。除了大小,字怀也有形状之分,比如 Gill Sans 几乎为正圆的字怀看上去很有几何感。

字体的基础知识:英文字体的特征及结构(终于找到了)

中轴线(Axis)

  观察字母 o 可以轻易找到中轴线,中轴线决定了字体的重心,非衬线字体的中轴线通常是竖直的,衬线体的中轴线通常是倾斜的。

字体的基础知识:英文字体的特征及结构(终于找到了)

  通常竖直中轴线的字体偏几何化(比如字母 O 像一个圆形而非椭圆形)所以看上去更加现代,标准,工业化因为这种完美的圆形很像是标准化的工业制品;而倾斜中轴线的字体则像是手写出来的(想象一下用平头笔书写字母 O ,左右两边自然会粗一些),更有人文气息。

小细节

  字体设计是一个极其细致的工作,单个字母的毫厘之差放在大段文字中就是千里之别。字体的小细节也是我们区别字体的重要依据,也蕴含着字体设计师的巧思,让我们尝试去找这些字体设计的细节吧:

  第一个小细节,是文字的写法。英文中 a 与 g 都有两种写法,有两个字怀叫 double story,有一个字怀叫 single story。同一种字体通常选择同一种写法来处理 a 和 g,非衬线体常用 single story 的写法,double story 更多出现在衬线体中。

字体的基础知识:英文字体的特征及结构(终于找到了)

  第二个小细节是笔画结束时的角度和方向。这也能区分字体,尤其是小写字母 e 的末端。同一款字体通常会保持同样的角度和方向、同一种笔画结尾风格。末端较平的字体看上去比较稳定,末端有角度的字体看上去更灵动。

字体的基础知识:英文字体的特征及结构(终于找到了)

  字母 R 的结尾也是重点观察的对象,下图这三款字体都是根据其中 AkzidenzGrotesk 演化而来,但对字母 R 结尾的处理各不相同。

字体的基础知识:英文字体的特征及结构(终于找到了)

  第三个小细节是「点」。尤其是字母 i、j 上的点。有些字体使用方形点,视觉上会和下方的竖线更加接近。

字体的基础知识:英文字体的特征及结构(终于找到了)

  不同字体的数字风格也有不同处理,有 old-style 和 lining 两种。

字体的基础知识:英文字体的特征及结构(终于找到了)

  old-style figures 的数字拥有大小写字母一样的升部和降部,适合大小写字母协调;Lining 则高度统一,和中文字体配合更加和谐,Old-style figures 拥有升部和降部的特点更能配合英文字体的美感。不过 Old-style figures 同时阅读起来也相对慢一些,在讲究阅读效率的场景下(比如数据表格),Lining figures 更合适一些。 

字体的基础知识:英文字体的特征及结构(终于找到了)

  以上便是我们所介绍的九个英文字体特征,虽然这些并不是字体设计用到的全部特征,但足够我们区分字体了。如果你有兴趣继续了解,可以查看这份由 Typography Deconstructed 制作的 ​​英文字体结构表(点击下载)​​。

字体的基础知识:英文字体的特征及结构(终于找到了)

  • 拓展阅读

  如果你想深度了解西文字体,可以阅读这本《西文字体:字体的背景知识和使用方法》。

  本书的作者小林章是一位日籍著名字体设计师,任 Monotype 字体总监,曾参与 Optima 等著名字体的改刻,以及腾讯字体的设计。这本书对西文字体的基础术语概括全面,还包括一些知名字体的解析以及故事,是非常好的英文字体入门书籍。读完这本书之后,你会对很多经典的英文字体了如指掌,并且进一步加深对西文字体构造的认识,甚至对字体的选择和搭配有所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