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绩效和职业道德》及某高级程序员博客的读后感

时间:2023-01-08 14:43:55

    读完这个《人,绩效和职业道德》再去看了看那个所谓的什么高级程序员的博客,看了之后瞬间舒服的就像六月里喝了雪水。但是他的经历跟我的经历差太多,最起码我还是没毕业的大学生,有一些东西必须是亲身经历过后才能深刻的体会到,对于他的博客,我认同的只有1,2其他的我都没有经历过,我总不能拿着别人的事情,来感慨,去感受,那样就显得有点做作了,还只是个苦逼大学生,怎么能体会到走上社会的艰辛?“谈谈如果自己处于那样的位置,会怎么办?”我认为对于这样的臆想是对于别人的伤害。

    就像某某老师,谈论鲁迅的“晚安!”老师:“晚安”中“晚”字点明了时间,令人联想到天色已黑,象征着当时社会的黑暗。而在这黑暗的天空下人们却感到“安”,侧面反映了人民的麻木,而句末的感叹号体现了鲁迅对人民麻木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虽然这只是个段子,但是这何止不是对于文学作品的伤害?你知道别人怎么想的?你确定你想的是对的?

    对于别人的经历你觉得,好,你可以去借鉴,不好,你可以妄加评论,但是你不要把你的感受或者是别的一些**的思维强加到别人身上。这是对思想的一种绑架,这是犯罪!与其谈谈处于那样的位置怎么办,还不如说是根据他的经历,结合自己自身在团队项目工作中的实际体会,我觉得这样既不会伤害到别人,还可以对自己有个新的认识。

    在我们团队中,每个人的分工都是明确的,自己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更不会“越界”去干涉别人的工作,可能有些人认为这样对于团队的工作有些影响,但我不这样认为。这样做会让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可以增强团队的凝聚力,明确自己团队的运行规则。每个理论,每个实践,每个工作都是环环相扣的,不是说缺了哪一个都能运行的。只有这样才能做出一个好的项目,为之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只选择自己合适的团队运行策略和管理方式,不是随便谁谁谁都可以这样做的,你可以借鉴也可以批评,借鉴是好的,批评我们也会从中吸取教训并改正,但不要给我们说:“这样做怎么怎么样,还不如那样吧啦吧啦。。”说一些脑残白痴的火星话。我这人说话就是实在,每个团队中不就应该有这么一个直言不讳的人么?这样对于项目的问题,可以直戳痛处,从而提高效率,不对么?

    看完《人,绩效和职业道德》然后看了博客,我唯一受到的启发就是,永远不要像阿Q那样臆想,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