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至简》 第一章 编程的精义 读后感

时间:2021-11-05 16:06:15

  早早就读完了《大道至简》第一章编程的精义,现在写一下我的读后感。

  首先,开篇由《愚公移山》引入,叙述了原始需求的产生,项目沟通的基本方式,以及确定了项目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择定了一个井然有序、可以实现的技术方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所出现的人物按任务不同划分为了技术人员、工程管理人员和一名外协。愚公的论述里面包含了编程的根本:顺序、分支和循环。也就是说,编程可以通过这三个部分来实现,这就是编程的精义。

  本章第二节还提到了“会或者不会写程序的问题”,书中“除了先天智障或者后天懒惰者都是可以学会编程的”这句话写的很对。就像书中所说,如果在早晨起床后,你自己知道干“如果天冷则先穿衣服后洗漱,如果天热则反之,日复一日,直到死亡”这一件事,那么你就可以编程了。所以程序没有会与不会之说,只有写与不写之说。

  然后,本章第三节写了我们老师经常说的一句话“程序=算法+结构”。编程作为一种行为,只需要知道其逻辑方法就可以了。编程的第一要务是先把事情分析清楚,搞清楚事件先后的逻辑关系和依赖关系。然后,再去写代码去实现。这句话确实需要记住:积极工作和勤于思考都要占时间。

  接下来,本章第四节讲到了语言。说道:当你熟悉了一门语言后,编程语言只有喜不喜欢的问题,没有会不会的问题。确实是这样,语言大致都是一样的,当你熟悉了一门语言后,任何一门语言你都可以在两周之内掌握并开始熟练编程。我也算有一点体会吧,去年我们学了一年的C++,今年我们要学习Java。我翻了翻Java课本,看了看Java的基本语法,感觉和C++差不多。而语言的差别主要表现在适用范围上,用某种语言做某种东西,而不用其他语言,只是因为这种语言比其他语言更适合做这种处理,用这种语言更快,并不是说其他语言不能做这种处理。

  最后,本章最后一节写了在没有工程的时代,上面四节所说的是一个程序员的全部。所以在没有工程的时代,出现了算法大师、游戏大师等等,唯独没有工程大师。

  总之,读完第一章编程的精义之后,我认为我感受最大的是认识了编程的根本:顺序、分支和循环,认识了老师经常说的“程序=算法+结构”。知道了用代码实现编程之前要先把事情分析清楚,搞清楚事件先后的逻辑关系和依赖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