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的魔法函数

时间:2024-01-17 14:19:02

概要

  1. 如何定义一个类
  2. 类里通常包含什么
  3. 各个部分解释
  4. 类是怎么来的
  5. type和object的关系
  6. 判断对象的类型
  7. 上下文管理器

类结构

#!/usr/bin/env python
# -*- coding: utf-8 -*-
# Author: rex.cheny
# E-mail: rex.cheny@outlook.com # 类名后面写(object)这种写法表示是新式类,不写object是经典类,两种的区别是多继承的问题。
class OOP(object): # 定义类变量,类共享的,那么实例A修改以后实例B也会受到影响(修改不可比那对象感官上看不到修改,如果是可变类型比如列表,感官上就有影响了),
# 所以类变量是定义共有的属性通常不能修改,虽然技术上也可以修改。不用实例化也可以访问类变量。
var1 = "hello" # 不可变对象
list1 = [] # 可变对象 def __call__(self, *args, **kwargs):
"""
这个函数不是析构函数也不是构造函数,对象或者实例可以像函数一样调用,就像执行普通函数一样。这个如果不需要也不用写。
:param args:
:param kwargs:
:return:
"""
print("我是特殊函数 __call__") def __init__(self):
"""
构造函数,用于初始化类的实例,实例化对象的时候就会自动调用这个方法,比如把实例变量绑定到实例上。
这里这个self其实有些特别,也就是实例化的时候会自动把实例对象传递进来,self就是实例对象。
oop = OOP() 这里其实是 OOP(oop) 所以self就是实例oop,这个self也就是为了接受隐式传递进来的实例名称
除了在 __init__ 方法中定义的东西属于实例自己之外也就是在内存中也是独立的,其他的内容包括类变量、类里面的方法在内存中都只有一份所有
实例公用。
多说一句,其实实例化的时候先执行__new__方法,该方法调用__init__方法。
""" # 在 __init__ 方法里定义的变量是实例变量,实例独享的。通过实例调用变量或者其他资源是先找实例本身,如果没有就找类的。
# 比如类变量和实例变量同名,你通过实例访问这个变量时,它会给你返回实例变量的值。
# 加 "_" 表示私有变量,不过使用 "_" 也可以通过某种方式直接访问,所以要想使用严格的私有变量要使用 "__" 双下划线。
self._Var2 = ""
print("我是构造函数 __init__") def __del__(self):
"""
析构函数,当实例对象删除时候调用,所以不需要设置参数,你也传递不了参数。它是在实例销毁的时候自动调用的。
对于python解释器来说,它有垃圾回收机制,只要有实例存在解释器就认为这个类被使用。如果你del这个实例,其实你删除的
是这个实例,也就意味着切断了实例和类的关系,当解释器发现某个类没有被引用了就可以在内存中删除了。
实例保存的是指向类的指针,实例放在栈里,类放在堆里。基本数据类型放在栈里,非基本数据类型真实的数据都是在堆里,而这个变量名在栈里。
这个方法你通常不用写。
"""
print("我是析构函数 __del__") def myMethod(self):
"""
为什么类里面的每一个方法都是有self呢?因为我们调用的时候虽然是通过实例名称来调用,但是实际上是
OOP.myMethod(oop)这种形式,你发现它还是会自动把实例传进来,这个self就是用来接收这个实例的。所以
你在自己的方法里面可以访问变量。实例 oop 本身没有 myMethod()方法,之所以可以调用成功就是 OOP.myMonth(oop) 完成的。
对于实例来说类里面的方法都是公用的,你实例化多个对象其实这些对象是多个,但是它们所公用的类方法和类变量在内存中也只有一份,
哪个个实例调用这个方法那么这个self就是哪个实例。记住一句话实例调用方法都是对实例自身进程操作的。
再说详细点,2个针对于同一个类的实例,A实例操作一个方法会影响B实例么?显然不能,这就是self必须存在的原因,在JAVA中也是一样,只是它使用this。
:return:
"""
print("自定义方法") # 设置成属性用于获取内部变量
@property
def Var(self):
return self._Var2 # 设置成属性形式赋值给内部变量,这个必须写在@property下面
@Var.setter
def Var(self, value):
self._Var2 = value def main():
oop = OOP()
oop1 = OOP()
# 调用实例的 __call__函数
oop()
# 通过属性方式修改变量
oop.Var = "world"
print(oop.Var)
# 判断是否有某种属性
# print(hasattr(oop, "_var1")) # 修改不可变对象(类变量)
print("通过实例oop查看类变量var1的值:", oop.var1)
print("通过实例oop1查看类变量var1的值:", oop1.var1)
print("通过实例oop修改类变量var1的值:改为100")
oop.var1 = 100
print("通过实例oop查看类变量var1的值:", oop.var1)
print("通过实例oop1查看类变量var1的值:", oop1.var1)
# 从值上看感觉类变量也属于实例,因为修改不影响,下面打印id你就看出来了
# print("通过实例oop查看类变量var1的内存地址:", id(oop.var1))
# print("通过实例oop1查看类变量var1的内存地址:", id(oop1.var1))
# print("通过实例oop修改类变量var1的值:改为100")
# oop.var1 = 100
# print("通过实例oop查看类变量var1的内存地址:", id(oop.var1))
# print("通过实例oop1查看类变量var1的内存地址:", id(oop1.var1)) # 修改类变量可变类型变量
print("oop实例向list1添加一个元素A")
oop.list1.append("A")
print("oop的 list1 内容为:", oop.list1)
print("oop1的 list1 内容为:", oop1.list1) if __name__ == '__main__':
main()

关于类里面的类变量和实例变量还需要在说一下

#!/usr/bin/env python
# -*- coding: utf-8 -*- class A:
# 类变量
a = 11 def __init__(self, x, y):
# 实例变量
self.x = x
self.y = y a1 = A(1, 2)
# 这里你以为是修改的类A里面的a吗?其实不是,为什么,看下面
a1.a = 100
"""
这样定义其实会让a1这个实例多一个bb属性出来(新建到a1这个实例中),
所以上面那个a1.a 其实并不是A类里面的类变量a,而是属于实例自己的
"""
a1.bb = 200
print(a1.x, a1.y, a1.a, a1.bb) # 这也就是a1为什么会有bb a2 = A(5, 6)
# 这里的a值还是11,a2这个实例本身没有a这个变量,但是它自己没有就会向上查找,它的上一级就是A这个类
print(a2.x, a2.y, a2.a) A.a = 500 # 这样才会修改类变量,修改之后实例化的对象(之前或者之后)理论上都受到影响
print(A.a)
a3 = A(8, 9)
print("实例a3的a: ", a3.a) print("实例a2的a: ", a2.a)
# a1之所以不受影响是因为之前 a1自己定义了一个a属性,这样它自己就有a属性,从而就不用去找类的a属性了
print("实例a1的a: ", a1.a)

Python的魔法函数

类中其他特殊方法(也叫做魔法方法)

__dic__

#!/usr/bin/env python
# -*- coding: utf-8 -*-
# Author: rex.cheny
# E-mail: rex.cheny@outlook.com class TestObj(object): # 类变量
var1 = 999 def __init__(self, name, age):
self.name = name
self.age = age
self.list1 = ['A', 'B']
self.set1 = (1, 2)
self.dic1 = {"a": "a", "b": "b"} def main():
TO = TestObj(name="Tom", age=23)
print(TO.__dict__)
TO.name = "张三"
print(TO.__dict__) if __name__ == '__main__':
main()

Python的魔法函数

作用:查看实例里面的属性,键为属性名,值为属性值,那都包含哪些属性呢? 所有 self.XXX 的都是属性。而且类变量也算。它永远返回的是实例当前的最新值。从输出看到类变量并没有输出。

其实这个属性通过类也可以调用

#!/usr/bin/env python
# -*- coding: utf-8 -*-
# Author: rex.cheny
# E-mail: rex.cheny@outlook.com class TestObj(object): # 类变量
var1 = 999 def __init__(self, name, age):
self.name = name
self.age = age
self.list1 = ['A', 'B']
self.set1 = (1, 2)
self.dic1 = {"a": "a", "b": "b"} def main():
# TO = TestObj(name="Tom", age=23)
# print(TO.__dict__)
# TO.name = "张三"
# print(TO.__dict__) # 通过类来调用
print(TestObj.__dict__) if __name__ == '__main__':
main()

Python的魔法函数

除了输出类变量之外还有一些类本身的东西。

__str__和__unicode__方法

#!/usr/bin/env python
# -*- coding: utf-8 -*-
# Author: rex.cheny
# E-mail: rex.cheny@outlook.com class TestObj(object): # 类变量
var1 = 999 def __init__(self, name, age):
self.name = name
self.age = age def main():
TO = TestObj(name="Tom", age=23)
# 打印实例
print(TO) if __name__ == '__main__':
main()

输出是对象的地址

Python的魔法函数

这是默认输出,如果你想改变输出就是通过__str__来设置的,__unicode__是python2的方法,在python3中使用__str__

#!/usr/bin/env python
# -*- coding: utf-8 -*-
# Author: rex.cheny
# E-mail: rex.cheny@outlook.com class TestObj(object): # 类变量
var1 = 999 def __init__(self, name, age):
self.name = name
self.age = age # 定义__str__方法
def __str__(self):
return "我是TestObj" def main():
TO = TestObj(name="Tom", age=23)
# 打印实例
print(TO) if __name__ == '__main__':
main()

Python的魔法函数

作用:在类里定义这个方法,那么在打印对象时将输出该方法的返回值。在python3中是__str__ 在python2中是__unicode__。这个方法用的最多的是在Django的module中。

__getitem__、__setitem__和__delitem__方法

#!/usr/bin/env python
# -*- coding: utf-8 -*-
# Author: rex.cheny
# E-mail: rex.cheny@outlook.com class TestObj(object): # 类变量
var1 = 999 def __init__(self, name, age):
self.dic1 = {} def __getitem__(self, item):
print("__getitem__", item)
return self.dic1[item] def __setitem__(self, key, value):
print("__setitem__", key, value)
self.dic1[key] = value def __delitem__(self, key):
print("__deleteitem__", key) def main():
TO = TestObj(name="Tom", age=23)
TO["name"] = "Lucy"
TO["age"] = 23
print(TO.dic1)
print(TO["name"])
del TO["name"] if __name__ == '__main__':
main()

运行结果

Python的魔法函数

通过这三个方法可以让操作实例跟操作字典一样。至于使用场景我也不知道,目前没有用到过。

这些魔法方法属于谁

#!/usr/bin/env python
# -*- coding: utf-8 -*- class Company(object):
def __init__(self, employee_list):
self.employee = employee_list def __getitem__(self, item):
return self.employee[item] company = Company(["Tom", "Lucy", "Lily"])
print(company[:2]) for item in company:
print(item)

Python的魔法函数

Python的魔法函数

换成字典就不行了

Python的魔法函数

__getitem__可以让我们增加一些更加方便的方式去操作对象,但是上面之所以不能切片了是因为字典本身不能切片,而且__getitem__里面的item是索引并不是键,所以当我们换成字典的时候就会出错。其实这种魔法方法不是为类而创建的的也不是object才有的,而是一种可以丰富对类的操作的一种方式。

上下文管理器

#!/usr/bin/env python
# -*- coding: utf-8 -*- """
正常使用try语句我们是这样的
"""
def exe_try():
dic1 = {"A": "2"}
try:
print(dic1["B"])
except KeyError as e:
# 抛出异常执行这里
print("KeyError")
else:
# 不抛出异常执行这里
print("没有异常")
finally:
# 无论是否抛出异常最后都执行这里
print("finished") # exe_try() """
你是否想过一个问题,打开文件会抛出异常,通常打开文件后也需要关闭文件流,为什么用 with open()语句可以不用手动关闭文件流呢?
这就是上下文管理器
""" class Sample: def __init__(self):
# 首先执行这个方法
print("__init__") def __enter__(self):
# 然后会自动调用这个方法,可以理解为获取资源
print("__enter__")
return self def __exit__(self, exc_type, exc_val, exc_tb):
# 这个函数会自动调用,当跳出with语句的时候,目的是为了释放资源
print("__exit__") def toDo(self):
print("to do something") # 这个用法是不是很像 with open()呢?
with Sample() as sample:
sample.toDo() """
__enter__和__exit__构成了上下文管理器
"""

Python的魔法函数

#!/usr/bin/env python
# -*- coding: utf-8 -*- """
如何把上下文管理器更加简化一下呢?
""" import contextlib @contextlib.contextmanager # 这个装饰器把下面的函数包装成上下文管理器,主要利用了yiele的特性
def myFun(arg1):
print("begin", arg1) # 相当于 __enter__ 里面的代码
yield {} # 这里必须有个生成器
print("finished") # 相当于 __exit__ 里面的代码 with myFun("AAA") as my:
print("BBB")

Python的魔法函数

类是如何创建的

一切皆对象,任何一个对象都可以找到它属于什么类型,那么类也是对象,那类的类型是什么呢?

#!/usr/bin/env python
# -*- coding: utf-8 -*-
# Author: rex.cheny
# E-mail: rex.cheny@outlook.com __metaclass__ = type class TestObj(object): def __init__(self, name, age):
self.name = name
self.age = age # 定义__str__方法
def __str__(self):
return "我是TestObj" def main():
TO = TestObj(name="Tom", age=23)
print(type(TO))
print(type(TestObj)) if __name__ == '__main__':
main()

输出

Python的魔法函数

类的类型就是type,也就是说类是通过type来创建的。到底是怎么创建的呢?

#!/usr/bin/env python
# -*- coding: utf-8 -*-
# Author: rex.cheny
# E-mail: rex.cheny@outlook.com def __init__(self, name, age):
self.name = name
self.age = age """
TestObj 对象名称
type() 函数
"TestObj" 类名称
(object,) 继承自哪里,可以为空
{} 方法名称和方法,字典形式 方法就是上面定义的
"""
TestObj = type("TestObj", (object,), {"__init__": __init__}) def main():
TO = TestObj(name="Tom", age=23)
print(type(TO))
print(type(TestObj)) if __name__ == '__main__':
main()

Python的魔法函数

现在知道为什么TestObj的type是type了吧。

关于type和object

type用来生成类,而类用来生成实例,所以我们通过type命令可以查看这个实例或者说是对象是由谁生成的也就是其类型

a = 1
print(type(1), " 生成1")
print(type(int), " 生成int")
print(type(type), " 生成type")

Python的魔法函数

# 基类
class MyClass:
pass # object是所有类都要继承的类也就是最顶层的类,或者说所有类的父类,类的祖先 print("MyClass的基类是:", MyClass.__bases__)
print("type的基类是:", type.__bases__)
print("object的type是:", type(object))
print("Object的基类是:", object.__bases__)

Python的魔法函数

type的基类是object, 而object的type是type,看起来是个环形。object是type的实例,而type又继承自object,type也是自己的实例。在Python中
一切为对象,list、str、int等都是对象,可能有人问这命名是类啊,没错它们是类但也是对象。这一点和JAVA有所区别。这些东西之所有是类但同时也是对象
是因为他们都是type的实例。它们继承自object但是它们也是type的实例,只有实例才可以叫做对象,否则它们就是类。

type是自己的实例,object是type的实例,而type又继承了object,str是type的实例同时继承了objcet。

Python的魔法函数

判断对象类型

我们知道获取对象类型通过type来查看。但是还有一个叫做isinstance,这两个有什么区别呢?

#!/usr/bin/env python
# -*- coding: utf-8 -*- class A:
pass class B(A):
def test(self):
print("Test") b = B() print(isinstance(b, B))
print(isinstance(b, A)) print(type(b) is A)

Python的魔法函数

结果是type不认为实例b是A的类型,但是isinstance则任务b是A的类型,b是B的实例,而B继承了A所以说b是A的类型也没有错。那他俩有什么区别呢?

发现用 isinstance 和 type 得到的结果不同,因为type(b) 指向的就是B这个类,而A就是A这个类,显然不相同,虽然B继承自A,但是用 isinstance 就会得到相同的结果,它会追溯它判断b是不是A这个类型,因为b是B的实例,而B继承自A,所以结果为 True。

说到底type不会认为子类的对象的类型是父类,而isinstance则会子类的对象也是父类的类型。

多继承时super的执行顺序

#!/usr/bin/env python
# -*- coding: utf-8 -*- class A:
def __init__(self):
print("A") class B(A):
def __init__(self):
print("B")
# 调用父类方法,Python2写法
# super(Son, self).__init__() # 调用父类方法,Python3简化写法
super().__init__() # class C(A):
def __init__(self):
print("C")
super().__init__() # class D(B, C):
def __init__(self):
print("D")
super().__init__() # # 打印D的MRO看一下
print(D.__mro__) d = D()

Python的魔法函数

常规上我们说super是调用父类方法,没错但是不太严谨,它是调用MRO路径寻找的下一个类的方法。当你使用单继承的时候看不出来,
当使用多继承的时候就会看出来。

__new__方法

#!/usr/bin/env python
# -*- coding: utf-8 -*-
# Author: rex.cheny
# E-mail: rex.cheny@outlook.com class TestObj(object): def __init__(self, name, age):
self.name = name
self.age = age
print("__init__方法执行了") def __new__(cls, *args, **kwargs):
"""
该方法会在__init__之前调用.
:return:
"""
print("__new__方法执行了") """
如果你的类里自己重写了 __new__ 方法那么下面的这个返回必须写,否则你定义的类将不会执行__init__方法。
这个类是继承自object,那么你其实并不知__new__原本具体都做什么,出于某些原因你必须要重写__new__方法,
当你的逻辑写完之后,就要通过 object.__new__(cls) 来调用父类的__new__方法,完成初始化。
"""
return object.__new__(cls) def main():
TO = TestObj(name="Tom", age=23)
print(TO.name) if __name__ == '__main__':
main()

Python的魔法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