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时代,无组织的组织力量——快闪族

时间:2022-12-19 11:11:28

#快闪族#


    群体行动与个人行动的差异在于,群体行动更难开展,而一旦开始,也更加难以阻止!如果一个群体存在某种非法企图,

  事态将要比个体拥有同样的非法企图危险的多!

    快闪行为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行为,是指一群通过互联网或手机联系、但现实生活中互不认识的人,在特定地点、特定时间

  聚集后,在同一时间做出令人意想不到的“行为”,然后迅速分散它与游行示威是不同的,虽然快闪行动的最终目的和游行示威是

  一致的,但是快闪行动却并不直接,有的时候甚至让人感到莫名其妙!在白俄罗斯,当时人们普遍的反对卢卡申科*的再次连

  任。5月的时候,一个网民利用LiveJournal博客软件以“by_mob”的网名发帖,建议在当月的15号来一次快闪行动。但是他们

  的行动却是大家聚在一起大吃冰激凌,表面上看这个行动和反对**没有任何的关系,但是这却传达了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

  信息,那就是——有这么多人都是反对*的!因为大家并不是为了吃冰激凌而聚到一起的。这种大型的聚会,势必会给*巨

  大的压力,而且在特定的时间发生的,就必然暗示出了聚会的深层含义。

    快闪这个词第一次是由瓦西克提出的,当时他只是把快闪当做一种娱乐活动而已,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更加很层次的暗指;

  瓦西克用“纽约来的比尔”这一个化名把指令通过电子邮件发给一群人,规定他们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集合,一旦达到目的之后,

  就开展活动。此后的快闪活动包括一群人栖在*公园的一个石脊上同时学鸟叫,在旧金山进行一次“僵尸行走”,在伦敦维多

  利亚车站举办一次无声舞会。这些快闪有点类似于“旗杆静坐”的味道——不会造成任何的有害的事件,但是可以吸引注意力

 人人时代,无组织的组织力量——快闪族  人人时代,无组织的组织力量——快闪族  人人时代,无组织的组织力量——快闪族

    到后来快闪才开始渗透到政治活动中,快闪族们有意不选取有害的行动,因为真正传递的讯息不在具体的行动中,而在聚集

  的群体本身。正如一个吃冰激凌的群体的威胁并不在于冰激凌为在于群体一样。

    那么导致快闪行动出现的群众基础是什么呢?是不是任何的一种目的都能够顺利的聚集起一大批人呢?答案肯定不是的。

  ”群众基础“并非由参与者人数的多寡来衡量,而是有知道情况的人数的多少来决定。我们常常谈论”共享认识“,指的是许多不同

  的人和群体了解一种情形,而且还知道还有那些其他人也同样了解。如果我看到一个地方起火了,并且你也注意到了,那么我们

  就会更容易的调节彼此的行动,你那灭火器,我打119。但是如果是我告诉你着火了,或者我根本就不确定你在火灾面前的反应

  那么导致协调的行动就会非常的困难。共享认识具有社会性,往往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每个人都知道某件事,二是每个人都清

  楚别人也知道这件事,三是每个人都知道,别人也知道这件事是人人都清楚的。只有达到这三个层面,才会形成一种集体行动的

  基础,如果有适当的引导方式,那么集体行动就可能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