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终总结——愿你出走半生,归来已然成年

时间:2024-03-21 20:21:10

愿你出走半生,归来已然成年

2017年,我已经从阿里云转去了淘宝,认识了一群可爱又逗逼的小伙伴,从一个在校学生变成一个正式步入社会的青年,下面我分几个方面总结回顾下我经历的一些事儿。

从象牙塔走向社会

关于“未知的危险”

2017年6月份的时候顺利从东大毕业,在南京留下了很多珍贵的回忆,过了三年丰富多彩且充满波澜曲折的生活。最后半年主要的精力都花在了毕设上。

这里有件事儿不得不提,自己在做毕设时还是低估了未知风险,过年前把理论模型和前期的仿真给全部搞定,本来以为年后能很快出结果,还立了个2月底要答辩的flag,结果被现实狠狠打脸,继续推进毕设的时候才发现实际结果与预想的有很大差距,而且调了半个月根本毫无任何头绪和进展。

每天面对烂成一坨翔的结果在那里各种尝试,每天都是换方法→调参数→机器跑仿真→看超烂的仿真结果→继续换方法。

那段时间空闲下来的时候就压力感觉很大,每天晚上回寝室的路上我想的最多的,就是这个东西做不出来毕不了业的话我该怎么办?有没有谁毕设没做出东西但还是毕业了的?

这里我不想讲什么“坚持就是胜利”之类的不痛不痒的话来感动你我,因为最后解决这个问题的力量不是来自于自身,而是来源于@张剑同学 的点拨。回顾这段经历,我想到的是,“试错”应当是有方向的“试错”,“调参数”应当是有章法的“调参数”,没有理论指导的“试错”和“调参数”,命中目标真的是要看脸看人品了。

我花了很多时间的“试错”和“调参数”,事后回顾根本就是在胡闹和瞎蒙,总结起来就是:不要用后期战术上换方法和“调参数”的勤奋来掩盖前期学习理论基础知识的匮乏,出了问题赶紧多联系理论想想原因,多和身边的大牛们交流下。我研究生期间花了很多时间在搞编程上,本专业的知识忘得都差不多了,导致在做毕设时掉进这个深坑里差点出不来。

论“知识无用论”

从小到大,我在无数场合看到和接触到“知识无用论”,类似的话在各种媒体和周围人的口中听到无数遍,诸如“读书没有用,还不如早点工作/做生意当老板/炒楼炒房子/当代购/拆迁”。

之前的每一次我面对这个质疑都没有完全说服对方和自己,但在读了18年书(小学5年 + 初中3年 + 高中3年 + 本科4年 + 研究生3年)之后,终于发自内心地从心里认可了“读书学习”这件事,也终于不再纠结于如何去回答“读这么多书有什么用”这个问题 。

因为这个问题本身没有任何意义,你毕业后过得好,那么读书就是有用的,你毕业不过得不好,那么读书就是没有用的,问题的关键根本不在“读书有什么用”这个问题,而在于你自身。

诗意地栖居在这颗蓝色星球上

2017年的夏天和几个朋友一起去了西班牙,开启了自己“周游世界”的第一步,见到了超合我胃口的以勇者斗恶龙为蓝本改造的巴特略之家,下面是照片:
我的2017年终总结——愿你出走半生,归来已然成年
还有太多其他值得回忆和记录的地方,这里就不一一记录了。我想之前自己看《地球脉动》的时候,把片子里提到的地点都一一收录在谷歌地图里,想着终有一天要把这些地方走遍。
我的2017年终总结——愿你出走半生,归来已然成年
终有一天我要和我爱的人一起把这些地方走遍,看一看人类的愚蠢和智慧,看一看大自然的残酷和美妙。

区块链是未来吗?关于投资的一些思考

区块链赚足了眼球,比特币用6个月的时间(2017年6月到2017年12月)从250019500,翻了将近8倍,之后我也入了场,买了一些资产,整体来算不赚不亏。

现在我感觉这个市场里太浮躁了,很多时候都TMD在收智商税。

这里我举一个亲身经历的例子,当初刚刚入场的时候,因为ZF已经禁止交易虚拟资产,所以对于没有海外账户的新手来说,想买区块链资产是一件困难的事儿。

圈子里还存在着一个在我看来很可笑的项目,叫做“代定投”。所谓的“代定投”是什么意思呢?很简单,小白们不是想买比特币等其他区块链资产,同时又不清楚购买的流程,且没有海外账户吗?

大兄弟/大妹子,别怕,哥哥认识一个币圈的大佬。你看,这是他写的文章和经历。你看,咱们不是加了他的付费社群了吗?现在比特币/莱特币/狗狗币一天一个价,现在立刻马上就把钱用支付宝直接转给他,让他通过“场外交易”的形式来帮我们买,所有的购买记录都会存着的。“代定投”说白了就是你把钱用支付宝直接打给某个人,记录一下,然后让他帮你场外交易购买。这件事在我看来不靠谱的地方有如下几点:

  1. 场外交易很简单很方便,基本就是无脑操作,没有任何技术含量,为什么要多付2%的手续费把钱交给另一个人来购买呢?
  2. 很多参加了“代定投”的人都是某某某的粉丝,还买了他的付费社群,准备一起学习区块链的知识并实现“财富*”。嗯哼,连最简单的买个虚拟货币都不想学、不愿意学,然后说着要通过区块链发家致富?
  3. 场外交易本身的价格就比市场价要高8%,算上手续费2%,只要你“代定投”,一开始就对赌10%的收益,这个风险谁来承担呢?

总的来说,投资是最需要自己独立思考的一件事,要不断改进自己对于所投资产的认识、对于市场的变化和对于潜在危险的对冲意识,并作出最后的决定,并对结果负责。

关于投资,我认为事实和分析比投硬币般的判断要更重要,有的时候我们中的很多人在交流投资心得的时候,交换的仅仅是自己的看法判断。诸如“啊呀,我股票又损失了xx万”、“我觉得买xx肯定涨”、“我听xxx说,买这个肯定好”,这些东西基本都是看法,都是没有后续分析的判断,都是只会降低你投资质量的噪音,也是很低效的消息交流,听了和没听其实区别不大的。

所以基于事实(例如中国游戏人口增长率和技术、市场整体规模变化、不同类型的游戏所占据的玩家人数比例)的分析才是真正有帮助的,而且要把钱打出去和并完成一整个投资轮回并变现才算是结束。这里补充一下真正的投资大师Ray Dalio(桥水资本的创始人,最近在读他的《原则》,很好的一本书)是怎么做期货的。

在这方面有实践经验的人告诉我农业经营的过程,我把他们告诉我的东西组织成模型,然后使用这些模型考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不同部分之间的互动关系。


例如,如果我知道牛、鸡和猪的饲养数量是多少,它们吃多少谷物,它们的增重率是多少,我就能预测出有多少肉将在何时上市出售,以及有多少谷物和豆粕在何时被消费。


类似地,我考察谷物和豆类在所有种植业领域的种植面积分别是多少,进行回归分析,发现降雨量如何影响每个领域的产量,然后就可以应用天气预报和降雨量数据预测谷物和豆类的产出时间与数量。


对我而言,整个过程像是一部有着符合逻辑的因果关系的美丽机器。通过理解这些关系,我就能得出用来建立模型的决策规则(或者说原则)。

试问有多少人能哪怕做到Dalio哪怕一半的投资前期准备?

我的第一套房子

2017年还有一件事值得mark一下就是我买房了,关于这套房子有太多值得说的事儿,这里重点提几个观点:

关于规划什么的,这中间的套路是在是太多,建议是多看看市局的规划文件,当然不能全信,特别是一些什么什么学校的分校 (提升地价的利器,彰显这个地区有学区有教育资源,嗯哼,总共建了就几年的学校你觉得教育质量能有多好呢?) 还有就是一些什么什么科技园、金融岛。 (科技园和金融岛简直不要太多好嘛?金融、科技天生就是强者扎推聚集、二八效应明显的行业,鸟不拉屎的地方说要建个科技园,从来也没听到什么有名气的公司要搬进去,连人都没有旺起来,谈何什么发展)

不要觉得背房贷辛苦,从长期来看,人民币大概率会贬值,原因很简单,没有几个国家能够忍住用印钞票来解决问题这口蜜饯。这里我以美元为例举个简单例子,一图胜千言。 1940年美元供应为550亿美元,1美元可以买12瓶可乐。 ![美元1940](https://img-blog.csdn.net/20180226111506646?watermark/2/text/aHR0cDovL2Jsb2cuY3Nkbi5uZXQvYXM2NDU3ODg=/font/5a6L5L2T/fontsize/400/fill/I0JBQkFCMA==/dissolve/70) 1960年代,美元供应达到2110亿美元,1美元可以买两张电影票。 ![美元1960](https://img-blog.csdn.net/20180226111535278?watermark/2/text/aHR0cDovL2Jsb2cuY3Nkbi5uZXQvYXM2NDU3ODg=/font/5a6L5L2T/fontsize/400/fill/I0JBQkFCMA==/dissolve/70) 1980年代,美元供应暴涨,已经达到了15600亿美元,突破万亿大关,1美元可以买1瓶亨氏的厨房调料。 ![美元1980](https://img-blog.csdn.net/20180226111550828?watermark/2/text/aHR0cDovL2Jsb2cuY3Nkbi5uZXQvYXM2NDU3ODg=/font/5a6L5L2T/fontsize/400/fill/I0JBQkFCMA==/dissolve/70) 2000年代,进入新世纪,美元供应接近5万亿美元,达到了49170亿美元,1美元可以买一个汉堡。 ![这里写图片描述](https://img-blog.csdn.net/20180226111607777?watermark/2/text/aHR0cDovL2Jsb2cuY3Nkbi5uZXQvYXM2NDU3ODg=/font/5a6L5L2T/fontsize/400/fill/I0JBQkFCMA==/dissolve/70)

那么你用现在的货币购买力去锁定一套房子,从长期来看是划算的(土地是抗通胀的好东西)

还有其他东西就先不说这么多,这里安利两个微信公共号,一个是水库论坛(三观比较激烈,挑好的部分看就好),另一个是二小姐后花园(三观比较正,文风犀利)

读书

今年读的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书是《人类简史》和《未来简史》,这两本书非常惊艳,从智人这个物种的起源一直讲到了当今社会政治和文化。

读完后最大的感受就是“噢,原来消费主义是这么来的”、“噢,原来宗教是这么一步步演变的”、“噢,原来钱是可以这么用的”……而且这边书的翻译非常地道,你经常可以见到如下的段落:

尼安德特人(和其他人类物种)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足以引发许多历史上的想象。如果除了智人之外,尼安德特人或丹尼索瓦人也同样存活了下来,这世界会是什么模样?如果世界上同时有好几个不同的人类物种,我们会有什么样的文化、社会和政治结构?


举例来说,宗教信仰会是什么样子?《圣经》会不会说尼安德特人也和智人一样有灵魂?耶稣牺牲自己,会不会是为了要洗净丹尼索瓦人的罪?《*》会不会对所有人类物种一视同仁,都为他们在乐园里占个位子?


孔子会不会说我们也要“仁者爱人”地对待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尼安德特人会不会在古罗马军团中服役,又会不会也服侍着中国庞大的朝廷?


美国《独立宣言》所揭橥而坚信的“人生而*平等”,指的会不会是所有“人属”的物种?马克思会不会呼吁所有人类物种的工人都该团结起来? 

总的来看,今年读的书还是太少了,总共就读了6本书,仔细算起来,自己其实花了更多的时间在阅读微信公共号和一些博客文章上,这些文字比较细碎,但我依然是在持续化的学习中。

一点想法

自己的想法还是定性居多,定量分析太少了,很多时候面对一片混沌的状态,光有定性是没法做出判断的。

这就好比是侦探游戏中的动机、证据:定性分析就像是动机,能指引你踉踉跄跄地走向终点,定量分析就好比是关键证据,在由动机确定了几个嫌疑人后,需要有拿的出手的铁证来做最终决定。

你当然可以仅凭着动机来抓人,在嫌疑人的范围不多且动机倾向很明显的时候,也是能抓到罪犯的。但如果说你想要真正把这件事做得好,当一个为人民服务的好侦探,那么提取、搜集、判断、归因关键证据的能力是一定要有的。

寄语

愿你出走半生,归来已然成年。带着初心走向这个世界,经历风风雨雨后变得更为成熟和强大,能笑着和当初那个书生小子喝酒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