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中工作分解结构模型(WBSM)的应用

时间:2024-03-03 17:50:08
摘要 本文根据工作分解结构(WBS)的工作特点,运用系统工程的思想理论方法,构建了工作分解结构模型,并提出了模型算法;该模型方法的建立使得WBS工作更加简单可靠、思路清晰、基于更加可靠的科学基础之上。

  1、工作分解结构模型(WBSM)方法工作程序

软件开发网

 

  工作分解结构WBS(Work Breakdown Structure)是根据树形图将一个功能实体(项目)先分解为子项目,再逐级分解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工作单元,并确定每个工作单元的任务及其从属的工作(或称之为活动);以便更有效地组织项目的进行。本文根锯WBS的这一特点,应用系统工程的思想理论方法,提出了工作分解结构模型WBSM(Work Breakdown Structure Modeling)方法。为了使WBSM工作能够更加科学有效地实施,我们首先对WBSM的工作程序进行阐述。一般来说,实施WBSM的工作程序有:

  (1)组织实施WBSM小组。小组成员一般由该项目负责人员(如:项目经理等)和参与该项目并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人员(如:来自公司或者该项目的不同职能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员和有经验者)组成,人数以5~10为宜。要求小组成员对所讨论的问题都能持积极关心的态度,并能从不同工作的角度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样能使小组进行认真且富有成效的讨论,为以后的统一思想、协调工作打下基础。

 

  (2)WBSM要素分析。WBSM要素的选择是进行WBSM工作的基础。合理选择WBSM要素,即要凭借小组成员的经验,又要充分发扬*;要求小组成员把所想到的有关问题都写在纸上,然后由专人负责汇总整理成文。小级成员据此边讨论、边研究;并提出

 

  

  图1 WBSM 工作程序图

 

  构成WBSM要素方案,经过若干次反复讨论,最终求得一个较为合理的WBSM的构成要素方案,并据此制定要素明细表备用。

  (3)根据要素明细表作构思模型,建立邻接矩阵和可达矩阵。

软件开发网

 

  (4)根据可达矩阵利用WBSM算法构建工作分解结构。

  (5)根据WBSM的运算结果,并考虑到该企业或项目(功能实体)的各职能部门,作图构建工作分解结构线性责任图WBS-LRC(Work Breakdown Structure And Linear Responsibility Chart)。

 

  (6)根据WBS-LRC设置或修正该企业或项目(功能实体)的各职能机构、按排工作程序,并最终形成决策书。

 

  图1所示即为WBSM工作程序(2)~(6)步过程示意图。

 

  2、WBSM算法

  WBSM算法与解释结构模型算法即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又有质的区别。一般而言,解释结构模型是将其目标要素作为该结构层次的*(位于图形的最顶层)。然而,在WBSM中,由于考虑到阶段工作目标要素是本阶段其它各项工作要实现的结果;因此,阶段工作目标要素应位于本阶段WBSM的最后(图形最底部)一个层次。这样,一方面符合了人们各项工作要素的顺序由先到后的习惯性思维的要求;另一方面也便于WBSM各阶段工作的衔接与分析。WBSM算法的主要步骤如下:

  2.1邻接矩阵与可达矩阵

  在一般情况下,建立邻接矩阵前,根据小组成员的实际经验,对WBSM要素的结构先有一个模糊的认识;这样,就可以建立一个构思模型。接着从回答工作要素Si 是否"可达"(用R表示)S j ;在这里"可达"有二层含义:一是表示Si 是否与S j 有关;二是表示Si 是否先于S j 。回答了这一问题即可构造出其邻接矩阵A/ ,并可和事先设想的构思模型进行比较和调整。对于一个具有N个工作要素的邻接矩阵A/ 来说,A/ 加上N阶单位阵I后,即可得到一个不超过一步可达的N阶可达矩阵A,即:A= A/ I 。

软件开发网

 

  2.2级间划分

 

  这是WBSM对解释结构模型算法作了实质性修改的一步。所谓WBSM级间划分就是将所有工作要素,以可达矩阵为准则,划分成不同的级(层)次,以建立工作分解结构(WBS)。具体做法是:将与Si 有关的要素集中起来,并定义为Si 的可达集,用R(Si)表示;R(Si)是由可达矩阵中第Si 行中所有元素为1的列所对应的要素的集合。类似地,将到达要素集S j (此处i = j,下同)的所有要素的集合定义为S j 的前因集,用A(S j)表示;A(S j)是由S j 列中所有矩阵元素为1的行所对应的要素的集合。根据R(Si)和A(S j)就可进行级(层)间划分。一个WBSM的多级梯阶结构的第一级要素集是指没有比它更低一层(级)次的要素集作为其前因集;其前因集A(S j)中只包含它本身的要素集。

若A(S j)= R(Si)I A(S j),即R(Si)和A(S j)(此处i = j)交集等于A(S j);则A(S j)既为WBSM的第一级要素集(位于WBSM图的最底层)。其它以此类推。

 

  2.3WBSM作图

  WBSM作图与解释结构模型作图也有较大区别。在WBSM作图中,首先,在水平方向上,按该各项工作的特点划分成不同的工作阶段;在垂直方向上,按该功能实体不同的职能部门进行划。其次,将WBSM按各工作要素的不同阶段和所隶属的管理职能部门绘出,即可得到一个完整的WBS-LRC图。

 

  3、案例研究

 

  本文以某汽车企业进行新车型开发项目为例进行分析。参与本次WBSM小组的主要成员有项目经理、本企业总工程师、厂长和该企业各职能部门有关负责人员共计10人左右。经过大家的充分讨论,认为该项目可划分为规划阶段、设计阶段和样品试制阶段;在各阶段该企业各职能部门所要完成的工作如下:

  (1)规划阶段(PLANE STAGES)。1)换型改造处(CT)的主要工作有: 编制规划(PCT1);编制、下达技术任务书(PCT2);参与草图审查(PCT3)。2)汽研处(AR)的主要工作有:建议方案(PAR1);设计草图(PAR2);组织草图审查(PAR3)。3) 工艺处(TE)的主要工作有:参与草图审查(PTE1);4)生产处(PR)的主要工作有:参与草图审查(PPR1);5)质量处(QU)的主要工作有:调查用户

  对质量的反应(PQU1);参与草图审查(PQU2)。6)计划处(PL)的主要工作有:目标成本分析(PPL1);参与草图审查(PPL2);7)供应处(SU)的主要工作有:参与草图审查(PSU1);8)销售处(SE)的主要工作有:销售市场调查(PSE1);参与草图审查(PSE2)。 http://www.mscto.com

  (2)设计阶段(DESIGN STAGES)。1)换型改造处(CT)的主要工作有:组织样品鉴定(DCT1);2)汽研处(AR)的主要工作有:设计样品图(DAR1);组织样品图的评议与修改(DAR2);样品试制(DAR3);样品试验(DAR4);协同换型改造处组织样品鉴定(DAR5)。3)工艺处(TE)的主要工作有:参与样品图的评议(DTE1);参与样品鉴定(DTE2)。4)生产处(PR)的主要工作有:

  

http://www.mscto.com

  图2 某汽车企业新车型开发项目WBS-LRC结构图

  与样品图的评议(DPR1);组织各生产单位试制(DPR2);

  参与样品鉴定(DPR3)。5)质量处(QU)的主要工作有:参与样品图的评议(DQU1);样品试制过程中的质量配合(DQU2)。参与样品鉴定(DQU3)。6) 计划处(PL)的主要工作有:参与样品图的评议(DPL1);目标成本分析(DPL2);参与样品鉴定(DPL3)。7)供应处(SU)的主要工作有:参与样品图的评议(DSU1);试制新材料与外协件(DSU2);ì参与样品鉴定(DSU3)。8)销售处(SE)的主要工作有:参与样品鉴定(DSE3)。

 

  (3)样车试制阶段(TRIAL-PRODUCE STAGES OF SAMPLE MOTOR VEHICLE)。1)换型改造处(CT)的主要工作有:ê组织样车鉴定会(TCT1);编制鉴定报告(TCT2);2) 汽研处(MR)的主要工作有:设计小批试制样品图(TMR1); 组织小批试制(TMR2); 试验(TMR3); 协同换型改造处组织样车鉴定会(TMR4);3)工艺处(TE)的主要工作有:工艺性评价(TTE1);参与样车鉴定(TTE2);4)生产处(PR)的主要工作有:组织生产单位试制(TPR1);参与样车鉴定(TPR2)。5)质量处(QU)的主要工作有:质量配合(TQU1);参与样车鉴定(TQU2)。6) 计划处(PL)的主要工作有:目标成本分析(TPL1);参与样车鉴定(TPL2)。7)供应处(SU)的主要工作有:试制新材料与外协件(TSU1);参与样车鉴定(TSU2)。8)销售处(SE)的主要工作有:发送用户试用(TSE1);参与样车鉴定(TSE2)。

 

  按WBSM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构建了该汽车企业新车型开发项目WBS-LRC结构图,如图2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