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一下两个例子:
十个成绩,求总分,最高分,最低分
//输入10个成绩,求总分,最高,最低 var arr=new Array(67,45,56,12,90,98,23,43,56,99,97); var g=0; var d=arr[0];//定义最小开始时等于第一个数 var z=0; for(var i=0;i<arr.length;i++){ z=z+arr[i]; if(arr[i]>g){ g=arr[i]; }if(arr[i]<=d){ d=arr[i]; } } alert(z+","+g+","+d);
首先定义出数组,最高分g,最低分d开始时等于数组第一个元素,总分z
然后循环中,首先总分加数组元素
然后判断这个数组元素是否大于最高分,如果是则将这个分数赋给g,如果不是则判断是否小于最低分d,如果是则将此值赋给d
最低分的要点在于开始赋值,如果和总分高分一样初始值为0,则第二个判断中,低分会一直为0,所以要把数组的第一个值赋给d,这样才能判断计算
向数组中添加数据时去重
var arr=Array(2,1,11,2,31); var s=prompt("请输入学号"); var z=0; for(var i=0;i<arr.length;i++){ if(s==arr[i]){ z=1; } } if(z==0){ arr.push(s); }else{ alert("重复"); } alert(arr);
首先定义数组,输入学号的返回值s,变量z
遍历数组中,判断如果输入的值等于数组中的某个数,将z的值变为1,然后在进行判断,如果z为0,说明输入的数组中没有,写入,否则,提示重复
我们还可以直接调用arr.indexOf()方法来进行查找
arr.indexOf()方法:给他一个值,如果这个值在数组中出现,返回这个值得索引,如果不存在,返回 -1
// 2.往数组里面添加数据的时候去重 var a = parseInt(prompt("请输入一个数字:")); var arr = new Array(1,2,3,4,5); alert(arr.indexOf(a)); //判断数据是否在数组里面存在
输入值5,返回5的索引4。
需要注意在这里要用 parseInt() 将输入的值转换为整数。
冒泡排序
将一组无规律的数据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下来
冒泡排序的原理:
这是将一组无规律的数据从大到小排列
由此可知冒泡排序的规律:
比较的轮次=数组长度-1
每轮比较的次数=数组长度-轮次
//冒泡排序 var arr=new Array(12,32,54,65,45,23,09,67,91); var zj=0; for(i=1;i<arr.length;i++){ for(l=0;l<arr.length-i;l++){ if(arr[l]<arr[l+1]){ zj=arr[l]; arr[l]=arr[l+1]; arr[l+1]=zj; } } } alert(arr[0]+","+arr[1]+","+arr[2]+","+arr[3]+","+arr[4]+","+arr[5]+","+arr[6]+","+arr[7]+","+arr[8]);
这里的思路是:
首先定义出数组,在定义一个中间变量zj
然后一个for循环控制比较的轮次,所以这里i从1开始,循环中i<1也就是循环的轮次是数组长度-1,然后里面在嵌套一个for循环控制每一轮比较的次数,这里l=0,l小于数组长度减去i也就是轮数。
当然,以上是运行次数最少的方案,如果不考虑运行效率,可以i,l初始值都为0,并且都小于数组长度,其结果是一样的。
二分法
在数组里查找数据,找到数据所在的索引
// 在数组里面查找数据,找到数据所在位置的索引 var arr = new Array(1,2,3,4,5,6,7,8,9,10); var a = 2; //方法一 alert(arr.indexOf(a)); //方法二 for(var i=0;i<arr.length;i++){ if(a==arr[i]){ alert(i); } } // 二分法查找数据,数组必须是排好序的 var minx = 0; //定义最小值 var maxx = arr.length-1; //定义最大值 while(true){ //不确定循环次数,使用while玄幻 //定义中间值等于最大值和最小值和的一半 var zjx = parseInt((minx+maxx)/2); if(zjx==minx){ //中间值等于最小值的情况下 if(a==arr[zjx+1]){ alert(zjx+1); //如果要查找的数据等于中间值+1,也就是中间值右边得数,输出值,跳出循环 break; } } if(a==arr[zjx]){ alert(zjx); //如果中间值等于要查找的数,输出 break; }else if(a>arr[zjx]){ //如果中间值大于要查找的数 minx = zjx; //中间值赋给最小值,然后继续循环 }else{ maxx = zjx; //如果中间值小于要查找的数,中间值赋给最大值,然后继续循环 } }
这三种方法都可以找到数据的索引,这里着重看一下二分法
二分法查找的前提;数组必须为有序
思路:找到数组的中间数zjx和要查找的数a,若a<zjx,则要查找的数在中间数zjx的左边,就把数组二分,只在左边查找,右边同理,直到找到要查找的数。
二分法对于数据特别多的情况能极大的节约效率。
在上面的二分法中:
首先定义最大值 maxx,最小值 minx
中间值 zjx 也可以再循环中定义
我们不能确定循环的次数,所以这里使用 while 循环
首先找出中间值,中间值等于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和除以2
如果要查找的数等于中间值,输出
如果中间值大于要查找的数,说明要查找的数比中间值小,在中间值左边,然后把中间值作为最大,继续循环
如果中间值小于要查找的数,说明要查找的数比中间值大,在中间值右边,然后把中间值作为最小,继续循环
如果遇到还剩下两个数的情况,这两个值就一个大的是最大值,一个小的是最小值,取出的中间值因为在程序中去掉了分数,只留整数,所以中间值也就是最小值,这时判断要查找的数是否是中间值即最小值右边的数即最大值,如果是,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