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把OS中Taneubaum写的那篇论文Can We Make Operating Systems Reliable and Secure?给班上的同学讲解了一遍。这篇文献我花了三天的时间才把它弄好,ppt都写了五十多页,自我感觉写得还不错!可是,但自己给班上的同学讲起来的时候,心里仍然很紧张,讲解得不自然而且还只是照着ppt讲了一遍,不,准确来说,是照着ppt读了一遍。根本就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不知道该怎么说自己,反正很无语吧。最让自己郁闷的是刘老师的提问,包括Nooks这个团队现在的进展怎么样了?L4微内核如何了?微软弄出来的那套东西
受欢迎么?等等这些问题。我原以为,按照文章的翻译讲解就可以了,只要把文章中的那些知识讲解清楚了就行。但是却发现自己仍然还是存在着不足:那篇文章是06年写得,过去了 差不多快10年,应该有关于这方面的一些进展情况的,可是自己却没有意识到自己应该去查询一下相关资料,没有想办法去把它做得更好!这点的确是自己的不足,没有把文章中的背景知识,现状等弄清楚!问题不在于这里,而在于自己压根就没想过去这么做?而老师却看到了这点!这也许就是差距吧!更确切的说,这也许就是我思维的缺陷吧!
相关文章
- 关于“你对 Spring Cloud 的理解”详细讲解?
- 【文献阅读】VQA-E——一种对预测答案解释的模型和数据集(Q. Li等人,ECCV,2018)
- 键值对的算子讲解 PairRDDFunctions
- 原创:史上对BM25模型最全面最深刻的解读以及lucene排序深入讲解
- 使用EndNote对Word论文的参考文献进行管理
- 端对端原则的思考及反思
- 兴趣很大,压力却又很大。喜欢,却又不做。对自己的反思
- 利用ZotFile对Zotero中的文献进行整理 - 小明他很忙
- java 泛型详解-绝对是对泛型方法讲解最详细的,没有之一
- Java_SSH之Hibernate_002_06:一对多实体类和映射文件、一对多数据保存讲解、inverse的作用、用映射文件描述两个类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