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的区别 单片机和嵌入式linux区别

时间:2021-09-30 08:43:00

  在如今高速发展的社会下,电子信息技术的更新迭代相当迅速,想要不被社会淘汰,就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技术水平。本文简单分析了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的联系、组成结构对比等基础知识,并列举了几种适用于PIC18F系列单片机的几种嵌入式技术实时操作系统

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的区别 单片机和嵌入式linux区别

  

  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的区别 单片机和嵌入式linux区别

  (1)单片机基本结构

  单片机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构成。

  (2)嵌入式系统成部分:

  嵌入式系统一般由以下几组嵌入式微处理器、外围硬件设备、嵌入式操作系统、特定的应用程序。

  嵌入式系统设计的第一步是结合具体的应用,综合考虑系统对成本、性能、可扩展性、开发周期等各个方面的要求,确定系统的主控器件,并以之为核心搭建系统硬件平台。

  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的联系

  单片机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是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把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处理器CPU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多种I/O口和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时器等功能(可能还包括显示驱动电路、脉宽调制电路、模拟多路转换器、A/D转换器等电路)集成到一块硅片上构成的一个小而完善的微型计算机系统,在工业控制领域的广泛应用。从上世纪80年代,由当时的4位、8为单片机,发展到现在的32300M的高速单片机。

  最早的单片机是Intel公司的8048,它出现在1976年。Motorola同时推出了68HC05Zilog公司推出了Z80系列,这些早期的单片机均含有256字节的RAM4KROM48位并口、1个全双工串行口、两个16位定时器。之后在80年代初,Intel又进一步完善了8048,在它的基础上研制成功了8051,这在单片机的历史上是值得纪念的一页,迄今为止,51系列的单片机仍然是最为成功的单片机芯片,在各种产品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嵌入式系统的出现最初是基于单片机的,从20世纪七十年代单片机的出现到今天各式各样的嵌入式微处理器,微控制器的大规模应用,使得汽车、家电、工业机器、通信装置以及成千上万种产品可以通过内嵌电子装置来获得更佳的使用性能:更容易使用、更快、更便宜。这些装置已经初步具备了嵌入式的应用特点,但是这时的应用只是使用8位的芯片,执行一些单线程的程序,还谈不上系统的概念。

  从80年代早期开始,嵌入式系统的程序员开始用商业级的操作系统编写嵌入式应用软件,这使得可以获取更短的开发周期,更低的开发资金和更高的开发效率,嵌入式系统真正出现了。确切点说,这个时候的操作系统是一个实时核,这个实时核包含了许多传统操作系统的特征,包括任务管理、任务间通讯、同步与相互排斥、中断支持、内存管理等功能。

  其中比较著名的有Ready System公司的VRTXIntegrated System Incorporation(ISI)PSOSIMGVxWorksQNX公司的QNX等。这些嵌入式操作系统都具有嵌入式的典型特点:它们均采用占先式的调度,响应的时间很短,任务执行的时间可以确定;系统内核很小,具有可裁剪,可扩充和可移植性,可以移植到各种处理器上;较强的实时和可靠性,适合嵌入式应用。这些嵌入式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的出现,使得应用开发人员得以从小范围的开发解放出来,同时也促使嵌入式有了更为广阔的应用空间。

  90年代以后,随着对实时性要求的提高,软件规模不断上升,实时核逐渐发展为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RTOS),并作为一种软件平台逐步成为目前国际嵌入式系统的主流。这时候更多的公司看到了嵌入式系统的广阔发展前景,开始大力发展自己的嵌入式操作系统。除了上面的几家老牌公司以外,还出现了Palm OSWin CE,嵌入式LinuxLynxNucleux,以及国内的HopenDelta Os等嵌入式操作系统。随着嵌入式技术的发展前景日益广阔,相信会有更多的嵌入式操作系统软件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