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道题在考试时二分答案写炸了,结果得了20分。。。。。同学有用贪心写的(对,贪心!!)都得了30,我感到了深深的恶意。这段时间在忙转语言,现在重新整理一下NOIP的题。
题目来源:vijos
题目如下:
组委会计划移走一些岩石,使得选手们在比赛过程中的最短跳 跃距离尽可能长。由于预算限制,组委会至多从起点和终点之间移走 M 块岩石(不能 移走起点和终点的岩石)。
格式
输入格式
输入第一行包含三个整数 L,N,M,分别表示起点到终点的距离,起点和终 点之间的岩石数,以及组委会至多移走的岩石数。
接下来 N 行,每行一个整数,第 i 行的整数 Di
(0<Di<L
)表示第 i
块岩石与 起点的距离。这些岩石按与起点距离从小到大的顺序给出,且不会有两个岩石出现在同 一个位置。
输出格式
输出只包含一个整数,即最短跳跃距离的最大值。
限制
对于20%的数据,0≤M≤N≤10
。
对于50%的数据,0≤M≤N≤100
。
对于100%的数据,0≤M≤N≤50000
,1≤L≤1000000000
。
#include <cstdio>
#include <algorithm>
#include <cstring>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a[];
int n,m; int ok(int mid) //判断当前答案是否可行
{
int i,head=,count=; //head记录上一个可行的点,count计数
for(i=;i<=n;i++)
{
if(a[i]-head<mid)
count++;
else head=a[i];
}
if(count<=m) return ; //如果当前数量小于等于要求(可行),则返回1
else return ; //否则返回0
} int main()
{
int l,max=,ans;
a[]=; scanf("%d%d%d",&l,&n,&m);
if (m==) { cout<<l; return ;}
for (int i=; i<=n; i++)
scanf("%d",&a[i]);
n++;
a[n]=l;
int head=;
int tail=l;
while(head<=tail) //head,head记录当前二分的区间
{
if(ok((head+tail)/))
head=(head+tail)/+;
else tail=(head+tail)/-;
ans=(head+tail)/;
}
cout <<ans;
retur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