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radata退出中国背后:云数仓成为行业主流发展趋势

时间:2023-02-20 12:06:26

近日,数据仓库巨头Teradata(天睿公司)内部宣布退出在中国市场,引发业界广泛关注。


作为数据仓库行业的明星企业,Teradata进入中国二十余年来,曾经一度占据中国数据仓库市场半壁*。如今,随着Teradata的退出,中国大数据市场竞争格局也将产生新的变化。


业内人士分析,云计算的快速兴起与蓬勃发展是Teradata走下“神坛”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云计算的去中心化架构,弹性存储与计算方式,高灵活性、可扩展性、高性价比等特点,对传统数据仓库厂商造成强势冲击。


在全球市场,Teradata面临着AWS、谷歌、微软等大厂的围追堵截。在国内市场,以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为代表的本土云计算厂商纷纷入局数仓市场。同时,以HashData为代表的新一代数据库公司,也展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业内人士认为,数据仓库产业已经从软硬⼀体机的形态过渡到云原⽣数据仓库的形态。在国内市场,涌现出很多新的数据仓库平台产品, ⽐如华为GaussDB、HashData云数仓等。这些产品的性能越来越接近Teradata⼀体机,而整体价格更有优势,同时具备云架构赋予的拓展性,客户有了更多的选择。


随着Teradata退出中国市场,势必会对中国大数据市场带来一些冲击,包括既有用户支持、市场竞争格局、升级选择等各个方面。不过,随着国内大数据市场的不断发展,这种影响将是暂时的,市场会继续朝着更加成熟和健康的方向发展。


实际上,伴随中国软件企业技术和产品能力的快速提升,跟国外巨头的差距在逐步缩小。尤其最近几年,在国内政策助力下,本土软件企业迎来了黄金发展时期,这一现象在数据库领域表现得尤其明显。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Teradata的退出可能会为本土大数据企业、云服务商、数据仓库及大数据解决方案提供商和垂直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商带来更多空间与机遇。


近年来,数据库行业上云趋势显著。随着云计算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数据仓库运维难、成本高、实时性差等缺陷愈发明显,已无法满足正处于数字化转型深水区企业的数据分析需求。新一代云数据仓库凭借其敏捷性、云原生、安全开放等优势迅速崛起。


Gartner预计,未来将有75%的数据库要跑在云平台之上。根据DB-Engines Ranking的数据,近十年传统厂商的排名虽然仍占据领先地位,但云服务厂商的增长趋势明显更快。


本土数据仓库及大数据解决方案提供商自研的明星产品也受到了业界广泛关注。酷克数据作为国内最早专注于云原生数仓研发的企业,率先实现了元数据、计算和存储三者分离架构和多集群共享统一数据存储层的架构,最大限度发挥云计算优势,大幅降低企业进行大数据分析的门槛。


与传统MPP架构数据库相比,HashData云数仓具备秒级的扩缩容能力、高度弹性的并发能力、灵活的应用支持能力、“零成本”运维等诸多优势。


作为一款云原生架构的数据仓库产品,HashData在功能、性能、易用性、稳定性等方面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先后荣获IT168技术卓越奖、 中国信通院 融科技创新应用“最受关注案例”、《金融电子化》杂志“2022科技赋能金融业数字化转型突出贡献奖”多项殊荣,产品技术实力受到业界多方肯定。


凭借领先的技术架构和产品理念,HashData已在政务、金融、电信、能源、交通、医疗等关键领域的核心场景实现大规模商业落地。其中,在金融领域,HashData支撑了超过2.5万个节点集群的运行,支持千万级的数据库对象,100+PB数据量,数千个并发应用,每天1亿条以上的复杂SQL查询,实现了行业领先的集群规模与数据存储量。


行业变化带来机遇的同时,挑战也才刚刚开始。国产厂商将接受在产品、服务能⼒、团队管理等⽅⾯的全方位考验。Hashdata将持续加强技术创新,深度结合业务场景,推动数字科技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与升级,为客户带来更为高效便捷的优质服务体验,与中国数字化产业一道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