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学习--Linux系统硬盘分区

时间:2022-10-02 06:52:58

一、前言

昨晚帮一同学装win7和ubuntu16.04的双系统,在给ubuntu分配磁盘分区的时候卡壳了。故今天花了三个小时时间学习了一下Linux下的系统硬盘分区,做了一下总结,画了几个图,写个博客。

二、硬盘简介

2.1图解

2.1.1实物图:

Linux学习--Linux系统硬盘分区

2.1.2内部结构图:

Linux学习--Linux系统硬盘分区

2.2硬盘的物理组成

就硬盘的物理组成来说,硬盘是由许多盘片组成的,根据硬盘容纳的盘片的数量,可以分为单碟(一块硬盘里面只有一个盘片)和多碟 (一块硬盘里面含有多个盘片)。
具体到每一个片盘,每一个盘片大体是由此磁盘主区和读取磁盘两部分组成。读取磁盘:机械手臂、 磁头;磁盘主体:主轴、盘片;盘片又是由扇片、扇区、磁道、磁柱组成

2.3概念理解结构图

Linux学习--Linux系统硬盘分区

三、硬盘分区简介

3.1硬盘分类:

通常,在PC机上使用的硬盘有两种:
1)IDE接口,是最常见的;
2)SCSI接口,比IDE性能好,但更贵。

3.2硬盘分区

硬盘分区是针对一个硬盘进行操作的,它可以分为:主分区、扩展分区、逻辑分区,一共为4个。其中主分区可以是1-3个(主分区必须有),扩展分区可以有0-1个,逻辑分区则没有什么限制。
另外一个非常特殊但又非常重要的一个扇区是开机扇区:Master Boot Recorder,即MBR,MBR位于一块磁盘的第零轨上,这也是计算机开机后读取的第一个区域,它存储了下文中提到的主分区和拓展分区的相关信息,然后系统才能合理地读取相关的信息。

3.3主分区和逻辑分区的关系

3.3.1二者关系

上文说到,硬盘分区可以分为主分区和拓展分区两种,在这里主分区和拓展分区是平级的。然而,因为拓展分区本身无法用来存放数据,所以将它分为若干逻辑分区,这就是逻辑分区的来历。

3.3.2分区关系图

一句话概括说来就是:硬盘分为四个区,由主分区和拓展分区瓜分;拓展分区又可以分为若干逻辑分区,数量不等。
如下图所示:
Linux学习--Linux系统硬盘分区
大体来说,共有一下几种分区情况:
4主分区0拓展分区
Linux学习--Linux系统硬盘分区
3主分区1拓展分区
Linux学习--Linux系统硬盘分区
2主分区2拓展分区
Linux学习--Linux系统硬盘分区
1主分区3拓展分区
Linux学习--Linux系统硬盘分区

四、Linux下的分区

Linux下的分区比较复杂,上文说道,在PC机上常用的硬盘有两种,IDE接口和SCSI接口,按照这两种不同的接口,Linux对每一个设备都进行了命名:

4.1IDE设备

4.1.1设备命名

一台PC上可以有两个IDE接口(我将其称为第一IDE、第二IDE),而每个IDE接口上可以接两个IDE设备(我将其称为主盘、从盘)。
Linux这样为其命名:

  • 第一IDE的主盘:/dev/hda
  • 第一IDE的从盘:/dev/hdb
  • 第二IDE的主盘:/dev/hdc
  • 第二IDE的从盘:/dev/hdc

4.1.2分区情况

具体到各分区,情况如下:
也就是主分区(或扩展分区)被命名为hda1-hda4,如果没有,就跳过。而扩展分区中的逻辑分区则从hda5开始编号,以此类推。
实例如图:
以第一IDE主盘为例
Linux学习--Linux系统硬盘分区
Linux学习--Linux系统硬盘分区

4.2SCSI设备

SCSI命名为/dev/sda、/dev/sdb、/dev/sdc以此类推。

五、Linux的swap分区

在Linux则除了存放文件的分区外,还需要一个“Swap(交换)分区”用来补充内存,所以Linux通常需要两个分区:
主分区和交换分区(swap分区)。

六、启动系统

这就是上文提到的MBR了。
每个硬盘的逻辑第1扇区中存放着MBR(主引导记录),这里就包括了主分区和扩展分区信息,当机器启动后,将引导交给硬盘时,就首先执行MBR上的程序,然后找到活动分区,启动操作系统。象LILO、GRUB、OSLoader等多引导工具都是通过改写MBR来实现的。因此,当大家在安完Linux后,将LILO写在MBR上,再安装Windows,那么MBR就改写成为了Windows的。

七、参考资料

http://wenku.baidu.com/link?url=d2pajm2vGl8sQayxx5KO1cR3oW2KRDnDSVfLyfd1_gulbUdzlvLJUaG95V0_N1sdDlG1b4BBKoxHDz_IofdGN2shM7s-zJW9QfsB9LOG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