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电延时-利用pytorch实现对cifar-10数据集的分类

时间:2021-06-20 07:58:44
【文件属性】:
文件名称:上电延时-利用pytorch实现对cifar-10数据集的分类
文件大小:4.81MB
文件格式:PDF
更新时间:2021-06-20 07:58:44
datasheet 3.8 功耗管理模式对各种时钟源的影响 当选取 PRI_IDLE 模式时,指定的主振荡器会继续运行 而不中断。对于所有其他功耗管理模式,使用 OSC1 引 脚的振荡器会被禁止。OSC1引脚(若振荡器使用OSC2 引脚,则也包括 OSC2 引脚)将会停止振荡。 在辅助时钟模式(SEC_RUN和SEC_IDLE)下,SOSC 振荡器作为器件时钟源工作。如果需要,SOSC 振荡器 也可以运行在所有功耗管理模式下为 SOSC 提供时钟。 在 RC_RUN 和 RC_IDLE 模式下,由内部振荡器提供 器件时钟源。无论是哪种功耗管理模式,31 kHz 的 LF-INTOSC 输出均可直接用来提供时钟并且可使能来 支持多种特殊的功能部件 (关于 WDT、故障保护时钟 监视器和双速启动的更多信息,请参见第 28.2 节 “ 看 门狗定时器(WDT)” 至第 28.5 节 “ 故障保护时钟监 视器 ”)。 如果选择了休眠模式,所有的时钟源都会停止。因为休 眠模式切断了所有晶体管的开关电流,休眠模式能实现 低的器件电流消耗 (仅泄漏电流)。 在休眠期间使能任何片上功能都将增加休眠时的电流消 耗。要支持 WDT 工作,需要使能 INTOSC。SOSC 振 荡器可用来为 Timer1 或 Timer3 提供时钟源。其他功能 部件无需器件时钟源也可以工作(即,MSSP 从器件、 INTx 引脚和其他等)。在第 31.2 节 “ 直流特性: 掉电 电流和供电电流 PIC18F66K80系列(工业级 /扩展级)” 中列出了可能显著增加电流消耗的外设。 3.9 上电延时 由两个定时器控制上电延时,这样大多数应用都无需外 接复位电路。上电延时可以确保在器件电源稳定(常规 环境下)和主时钟稳定工作之前器件保持在复位状态。 关于上电延时的更多信息,请参见第 5.6.1 节 “ 上电延 时定时器 (PWRT) ”。 第一个定时器是上电延时定时器 (Power-up Timer, PWRT),它在上电时提供固定的延时 (表 31-11 中的 参数 33);它总是使能的。 第二个定时器是振荡器起振定时器(OST),用于在晶 振(HS、XT 或 LP 模式)稳定前使芯片保持在复位状 态。OST在计数 1,024个振荡周期后允许振荡器为器件 提供时钟。 POR 之后有一个 TCSD(表 31-11 中的参数 38)时间间 隔的延时,在延时期间控制器为执行指令做准备。 表 3-4: 休眠模式下 OSC1 和 OSC2 引脚的状态 振荡器模式 OSC1 引脚 OSC2 引脚 EC 和 ECPLL 悬空,由外部时钟驱动 处于逻辑低电平 (时钟 4 分频输出) HS 和 HSPLL 反馈反相器被静态休眠电压禁止 反馈反相器被静态休眠电压禁止 INTOSC 和 INTPLL1/2 I/O 引脚 RA6,方向由 TRISA<6> 控制 I/O 引脚 RA6,方向由 TRISA<7> 控制 注: 关于因休眠和 MCLR 复位而引起的延时,请参见第 5.0 节 “ 复位 ”。 2011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 初稿 DS39977C_CN 第 65 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