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和类之间的依赖、关联、聚合、组合关系

时间:2016-06-21 07:55:04
【文件属性】:
文件名称:类和类之间的依赖、关联、聚合、组合关系
文件大小:815KB
文件格式:RAR
更新时间:2016-06-21 07:55:04
类、关系 (1)抽象:从许多事物中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特征,抽取共同的、本质性的特征,就叫作抽象。抽象是形成概念的必须手段。 抽象原则有两方面的意义:第一,尽管问题域中的事物是很复杂的,但是分析员并不需要了解和描述它们的一切,只需要分析研究其中与系统目标有关的事物及其本质性特征。第二,通过舍弃个体事物在细节上的差异,抽取其共同特征而得到一批事物的抽象概念。 抽象是面向对象方法中使用最为广泛的原则。抽象原则包括过程抽象和数据抽象两个方面。 过程抽象是指,任何一个完成确定功能的操作序列,其使用者都可以把它看作一个单一的实体,尽管实际上它可能是由一系列更低级的操作完成的。 数据抽象是根据施加于数据之上的操作来定义数据类型,并限定数据的值只能由这些操作来修改和观察。数据抽象是OOA的核心原则。它强调把数据(属性)和操作(服务)结合为一个不可分的系统单位(即对象),对象的外部只需要知道它做什么,而不必知道它如何做。 (2)封装就是把对象的属性和服务结合为一个不可分的系统单位,并尽可能隐蔽对象的内部细节。 (3)继承:特殊类的对象拥有的其一般类的全部属性与服务,称作特殊类对一般类的继承。 在OOA中运用继承原则,就是在每个由一般类和特殊类形成的一般-特殊结构中,把一般类的对象实例和所有特殊类的对象实例都共同具有的属性和服务, 一次性地在一般类中进行显式的定义。 在特殊类中不再重复地定义一般类中已定义的东西,但是在语义上,特殊类却自动地、隐含地拥有它的一般类 (以及所有更上层的一般类)中定义的全部属性和服务。继承原则的好处是:使系统模型比较简练也比较清晰。 (4)分类:就是把具有相同属性和服务的对象划分为一类,用类作为这些对象的抽象描述。分类原则实际上是抽象原则运用于对象描述时的一种表现形式。 (5)聚合:又称组装,其原则是:把一个复杂的事物看成若干比较简单的事物的组装体,从而简化对复杂事物的描述。 (6)关联:是人类思考问题时经常运用的思想方法:通过一个事物联想到另外的事物。能使人发生联想的原因是事物之间确实存在着某些联系。 (7)消息通信:这一原则要求对象之间只能通过消息进行通信,而不允许在对象之外直接地存取对象内部的属性。通过消息进行通信是由于封装原则而引起的。在OOA中要求用消息连接表示出对象之间的动态联系。 (8)粒度控制:一般来讲,人在面对一个复杂的问题域时,不可能在同一时刻既能纵观全局,又能洞察秋毫。因此需要控制自己的视野:考虑全局时,注意其大的组成部分,暂时不详察每一部分的具体的细节;考虑某部分的细节时则暂时撇开其余的部分。这就是粒度控制原则。 (9)行为分析:现实世界中事物的行为是复杂的。由大量的事物所构成的问题域中各种行为往往相互依赖、相互交织。
【文件预览】:
在线培训学习资料
----right.html(939B)
----images()
--------bg-3.gif(6KB)
--------bg-1.gif(7KB)
--------bg.gif(232B)
--------bg-left.gif(926B)
----演讲PPT模板.ppt(867KB)
----index.html(805B)
----left.html(2KB)
----topic()
--------introduce.html(724B)
--------image()
--------task25.html(3KB)
--------task24.html(7KB)
--------task3.html(2KB)
--------task1.html(4KB)
--------task26.html(2KB)
--------task23.html(27KB)
--------task21.html(6KB)
--------task22.html(6KB)
----top.html(1KB)

网友评论

  • 挺有参考价值!
  • 讲解的挺详细的条理清晰对我有很大的帮助
  • 还可以~挺详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