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周linux学习

时间:2023-03-09 22:16:00
第三周linux学习

实验二 Linux下C语言编程基础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Linux系统下的开发环境

2. 熟悉vi的基本操作

3. 熟悉gcc编译器的基本原理

4. 熟练使用gcc编译器的常用选项

5 .熟练使用gdb调试技术

6. 熟悉makefile基本原理及语法规范

7. 掌握静态库和动态库的生成

二、实验步骤

1. 快捷键

Ubuntu中:

2. vim

VIM是一个非常好的文本编辑器,很多专业程序员使用VIM编辑代码,即使以后你不编写程序,只要跟文本打交道,都应该学学VIM

VI来说,一开始就需要相当大的技能,但一旦掌握这些技能,则你将会越来越熟练,这跟五笔打字很类似。我们建议通过实践练习来学习具体来说通过VIMTUTOR或玩游戏(Vim大冒险PacVim)来学习。

玩游戏去Vim大冒险PacVim通关就学会了VIM。

想当程序员用这张专门给程序员的键盘图程序员有几个键提示一下:

  • 大写“K”可以用来查找函数的帮助信息:查看 man page,命令模式下,将光标放在函数名上,按"K"可以直接察看 man page。
  • 几个设置

:set nu 显示行号

:set ai 自动缩行

:set ts=4 设置一个 TAB 键等于几个空格

  • 移动光标

[[ 转到上一个位于第一列的"{"

]] 转到下一个位于第一列的"{"

{ 转到上一个空行

} 转到下一个空行

gd 转到当前光标所指的局部变量的定义

深入学习参考:

  • 3. gcc
  • GNU CC(简称为gcc)是GNU项目中符合ANSI C标准的编译系统,能够编译用C、C++和Object C等语言编写的程序。gcc又是一个交叉平台编译器,它能够在当前CPU平台上为多种不同体系结构的硬件平台开发软件,因此尤其适合在嵌入式领域的开发编译。

GCC编译代码的过程如下:

第三周linux学习

我们可以把编译过程分成四步,以编译hello.c生成可执行文件hello为例

  • 预处理:gcc –E hello.c –o hello.i;gcc –E调用cpp
  • 编 译:gcc –S hello.i –o hello.s;gcc –S调用ccl
  • 汇 编:gcc –c hello.s –o hello.o;gcc -c 调用as
  • 链 接:gcc hello.o –o hello ;gcc -o 调用ld

编译过程比较难记,我们简化一下,前三步,GCC的参数连起来是“ESc”,相应输入的文件的后缀是“iso”,这样记忆起来就容易多了。

4. gdb

建议使用CGDB,比GDB好用,熟悉VC的调试方式,可以使用DDD。 注意使用GCC编译时要加“-g”参数。 参考gdb参考卡GDB最基本的命令有:

  • gdb programm(启动GDB)
  • b 设断点(要会设4种断点:行断点、函数断点、条件断点、临时断点)
  • run 开始运行程序
  • bt 打印函数调用堆栈
  • p 查看变量值
  • c 从当前断点继续运行到下一个断点
  • n 单步运行
  • s 单步运行
  • quit 退出GDB

问题:GDB的n(next)命令让GDB执行下一行,然后暂停。 s(step)命令的作用与此类似,只是在函数调用时step命令会进入函数,那么实际使用中应该优先选用哪个?为什么?

其他几个我认为应该掌握的调试命令有:

  • display 跟踪变量值的改变
  • until 跳出循环
  • finish 跳出函数
  • help 帮助

学习参考:

5. make与makefile

三、练习

1.练习vimtutuor至少一遍;

2.使用vim 输入以下代码,联系使用“K”查找帮助文档:

3.练习gcc编译运行代码;

4.练习gdb调试代码;

5.把上述代码中除了main函数外的代码制作成一个静态库math.a和一个共享库math.so;

6.编写makefile,让代码编译,上述静态库和共享库的使用自动化。

实验心得:通过实验,我们学习了gcc编译器的相关操作,就是引用数学函数后,在编译时要加参数。也要遵循部分规则,c为后缀的文件,C语言源代码文件,Linux下C语言编译器gcc不认识bool类型的问题。而简单的makefile文件中,Make 从 makefile(默认是当前目录下的名为‘Makefile’的文件)中读取项目的描述。makefile指定了一系列目标(比如可执行文件)和依赖(比如对象文件和源文件)的编译规则.而GDB调试器必须要记得学会基本命令,如果要进行编译,就要在 gcc下使用额外的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