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Hyper-v与VMware服务器虚拟化比较

时间:2022-02-20 18:07:37

(以下为自己随便写,不代表任何人和公司,有不合适的地方请嘴下留情。)

VMware具有十年的虚拟化经验,不管是从技术积累和市场份额来看它无可质疑的成为了这个行业领导者。Microsoft Hyper-v同时也在分享着虚拟化市场的蛋糕,虽然其进入虚拟化行业较晚但其实力也不可小觑,已成为VMware最强的竞争对手。下面我将对Hyper-v进行简单分析以及和VMware相比有何优势及劣势。

Hyper-v优势: 1、 对windows子虚拟机的支持; Hyper-v运行于windows server2008R2上,跟windows服务器系统的兼容性和支持更为紧密,例如Hyper-v在进行P2V时的速度会有优势。 2、 Hyper-V授权方式(小规模虚拟化) Hyper-V的授权方式基本是按照子虚拟机的个数进行计算的,购买企业版和数据中心版(大概2000RMB)会附带4个免费的子虚拟机授权。假若一台物理宿主机只规划少量子虚拟机,个人认为这种授权方式会节约企业虚拟化的部署成本。 3、 微核架构 Hyper-v采用微核架构,在Hyper-V中,驱动器是安装在子操作系统中的,而不是在hypervisor层。这样,厂商和管理员就可以使用为服务器物理硬件设计的驱动,而不是虚拟硬件的驱动器。这种架构优点在于子虚拟机上的驱动出现兼容性或bug而不会影响其它子虚拟机。VMware采用了单内核的架构,驱动程序集中于hypervisor,若出现bug将不易发现和解决,会影响整个虚拟环境的性能或降低其安全性。 Hyper-v的劣势: 1、授权方式(中大规模) Hyper-V的授权方式基本是按照子虚拟机的个数进行计算的,但根据Windows Server2008R2版本有不同的限制: Standard Edition是根据部署的子虚拟机系统进行授权,但其限制了子虚拟机只存在指定的宿主机上。这样的授权方式不够灵活,若更换宿主机后进行二次授权将是件痛苦的事情。 Enterprise Edition和Datacenter Edition是购买了的操作系统授权附带可免费部署4个子虚拟机,前者的一台宿主机上在无特殊需求时只能运行4个子虚拟机,后者无此限制。若要是Datacenter Edition下的一台宿主机上虚拟第5个子虚拟机就需再买授权。假若一台宿主机规划20个子虚拟机也就需要5个 为管理Hyper-v虚拟环境还需要购买system center和Microsoft System Center Virtual Machine Manager(VMM)。还有Configuration Manager、Operations Manager、Data Protection Manager、Mobile Device Manager 和 System Center Essentials,用户可以分开来购买。   2、技术实现 a、 Hyper-v不支持内存过量使用,也就是给子虚拟机分配的内存总容量不能超过物理内存容量。这意味着需要在宿主机上预留部分内存以防止其它宿主机故障子虚拟机不能切换,此种方式会对内存造成很大的浪费。(VMware支持内存过量分配) b、 在给子虚拟机分配的处理器总数不能超过物理处理器数,也就是说计划虚拟10个子虚拟机就需要10路处理器的宿主机。(VMware无此限制) c、 目前Hyper-v的子虚拟机对非windows的操作系统支持限制于SUSE linux d、 Hyper-V 对 4 路 vSMP 的支持仅限于 Windows Server 2008。对于 Windows 2003,Hyper-V 仅支持不超过 2 路的 vSMP e、 Hyper-v不支持DRS f、   Hyper-v不支持Storage VMotion(Hyper-v依赖于win2008,共文件系统为NTFS,是非集群文件系统) 3、安全性 a、Hyper-v依赖于windows server2008R2,相对来说windows系列的产品更易受到攻击,其安全性比VMware ESX以linux为控制台的环境更低一些。 b、在安全保护方面只能采用传统方式进行,而VMware可提供给第三方安全厂商的API,在整体解决方案中进行安全防护。 c、由于windows在更新时就需要重启物理主机,在管理上也增加了更多的工作量。 4、经验积累 微软进入虚拟化行业时间短,其经验积累还不够丰富,在整体虚拟化方案的稳定性、性能和安全等方面还需进步。Hyper-v只是微软众多产品线的一小部分,未来在虚拟化方面的投入决心及力度还有待观察。 个人觉得,目前的Microsoft Hyper-v适合小范围、小规模应用,待产品进一步成熟后可再考虑应用范围。

本文出自 “3疯的IT世界” 博客,请务必保留此出处http://3feng.blog.51cto.com/510880/506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