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接口,从IUnknown开始
有必要回想一下IUnknown派生的每一个接口。因为IUnknown包含了两个COM对象的基本特性——引用计数和接口查询。当你编写组件对象类时(coclass),还要写一个满足自己需要的IUnknown实现。以实现IUnknown接口的组件对象类为例——下面这个例子可能是你编写的最简单的一个组件对象类。我们将在一个叫做CUnknownImpl的C++类中实现IUnknown。下面是这个类的声明:
class CUnknownImpl : public IUnknown{public: // 构造函数和析构器 CUnknownImpl(); virtual ~CUnknownImpl(); // IUnknown 方法 ULONG AddRef(); ULONG Release)(); HRESULT QueryInterface( REFIID riid, void** ppv );protected: UINT m_uRefCount; // 对象的引用计数};
构造器和析构器
构造器和析构器管理服务器的引用计数:
CUnknownImpl::CUnknownImpl(){ m_uRefCount = 0; g_uDllRefCount++;}CUnknownImpl::~CUnknownImpl(){ g_uDllRefCount--;}
当创建新的COM对象时,构造器被调用,它增加服务器的引用计数以保持这个服务器驻留内存。同时它还将对象的引用计数初始化为零。当这个COM对象被摧毁时,它减少服务器的引用计数。
AddRef()和Release()这两个方法控制COM对象的生命期。AddRef()很简单:ULONG CUnknownImpl::AddRef(){ return ++m_uRefCount;}AddRef()只增加对象的引用计数并返回更新的计数。Release()更简单:ULONG CUnknownImpl::Release(){ULONG uRet = --m_uRefCount; if ( 0 == m_uRefCount ) // 是否释放了最后的引用? delete this; return uRet;}
除了减少对象的引用计数外,如果没有另外的明确引用,Release()将摧毁对象。Release()也返回更新的引用计数。注意Release()的实现假设COM对象在堆中创建。如果你在全局粘上创建某个对象,当对象试图删除自己时就会出问题。
现在应该明白了为什么在客户端应用程序中正确调用AddRef()和 Release()是如此重要!如果在这了做得不对,你使用的对象会被很快摧毁,这样的话在整个服务器中内存会很快溢出导致应用程序下次存取服务器代码时崩溃。
如果你编写多线程应用,可能会想到使用++&替代InterlockedIncrement()和InterlockedDecrement()的线程安全问题。++&——用于单线程服务器很保险,因为即使客户端应用是多线程的并从不同的线程中进行方法调用,COM库都会按顺序进行服务器的方法调用。也就是说,一旦一个方法调用开始,所有其它试图调用方法的线程都将阻塞,直到第一个方法返回。COM库本身确保服务器一次不会被一个以上的线程闯入。
相关文章
- [深度学习]实现一个博弈型的AI,从五子棋开始(2)
- 从0开始深度学习(10)——softmax的简洁实现
- C#动态编译代码,执行一个代码片段,或者从指定文件中加载某个接口的实现类
- 从0开始使用ArcGIS实现克里金(Kriging)插值(适用数学建模竞赛,详解)
- python实现:从superset接口中读取数据,把数据以excel、pdf、图片、csv格式发送到企业微信群
- 关于一次前后端同时开发的体验---从接口开始
- 2024-03-09:用go语言,我们把无限数量的栈排成一行,按从左到右的次序从 0 开始编号, 每个栈的的最大容量 capacity 都相同。实现一个叫「餐盘」的类 DinnerPlates, Di
- Java 数据结构-特点: 代表一个队列,通常按照先进先出(FIFO)的顺序操作元素。 实现类: LinkedList, PriorityQueue, ArrayDeque。 堆(Heap) 堆(Heap)优先队列的基础,可以实现最大堆和最小堆。 PriorityQueue<Integer minHeap = new PriorityQueue<>; PriorityQueue<Integer maxHeap = new PriorityQueue<>(Collections.reverseOrder); 树(Trees) Java 提供了 TreeNode 类型,可以用于构建二叉树等数据结构。 class TreeNode { int val; TreeNode left; TreeNode right; TreeNode(int x) { val = x; } } 图(Graphs) 图的表示通常需要自定义数据结构或使用图库,Java 没有内建的图类。 以上介绍的只是 Java 中一些常见的数据结构,实际上还有很多其他的数据结构和算法可以根据具体问题选择使用。 其他一些说明 以下这些类是传统遗留的,在 Java2 中引入了一种新的框架-集合框架(Collection),我们后面再讨论。 枚举(Enumeration) 枚举(Enumeration)接口虽然它本身不属于数据结构,但它在其他数据结构的范畴里应用很广。 枚举(The Enumeration)接口定义了一种从数据结构中取回连续元素的方式。 例如,枚举定义了一个叫nextElement 的方法,该方法用来得到一个包含多元素的数据结构的下一个元素。 关于枚举接口的更多信息,请参见枚举(Enumeration)。 位集合(BitSet) 位集合类实现了一组可以单独设置和清除的位或标志。 该类在处理一组布尔值的时候非常有用,你只需要给每个值赋值一"位",然后对位进行适当的设置或清除,就可以对布尔值进行操作了。 关于该类的更多信息,请参见位集合(BitSet)。 向量(Vector) 向量(Vector)类和传统数组非常相似,但是Vector的大小能根据需要动态的变化。 和数组一样,Vector对象的元素也能通过索引访问。 使用Vector类最主要的好处就是在创建对象的时候不必给对象指定大小,它的大小会根据需要动态的变化。 关于该类的更多信息,请参见向量(Vector) 栈(Stack) 栈(Stack)实现了一个后进先出(LIFO)的数据结构。 你可以把栈理解为对象的垂直分布的栈,当你添加一个新元素时,就将新元素放在其他元素的顶部。 当你从栈中取元素的时候,就从栈顶取一个元素。换句话说,最后进栈的元素最先被取出。 关于该类的更多信息,请参见栈(Stack)。 字典(Dictionary) 字典(Dictionary) 类是一个抽象类,它定义了键映射到值的数据结构。 当你想要通过特定的键而不是整数索引来访问数据的时候,这时候应该使用 Dictionary。 由于 Dictionary 类是抽象类,所以它只提供了键映射到值的数据结构,而没有提供特定的实现。 关于该类的更多信息,请参见字典( Dictionary)。 Dictionary 类在较新的 Java 版本中已经被弃用(deprecated),推荐使用 Map 接口及其实现类,如 HashMap、TreeMap 等,来代替 Dictionary。
- 从壹开始前后端分离 [ vue + .netcore 补充教程 ] 二九║ Nuxt实战:异步实现数据双端渲染
- 1.PHP内核探索:从SAPI接口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