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IOE的一点反对意见以及其他

时间:2023-03-08 17:31:07

某天在机场听见两老板在聊天,说到他们目前销售的报表老跟不上的问题,说要请一个人,专门合并和分析一些发过来的excel表格,我真想冲上去说,老板,你需要的是一个信息处理的系统,你需要咨询么。回来一直耿耿于怀,一方面觉得自己确实没有那个做销售的本事,另外一方面,站在老板的角度,他确实需要一个信息处理系统么?

可能每个干技术的都会说,废话!天天做这些重复劳动不烦啊,搞一台机器,搞一个数据库,再弄几个页面就解决问题了。但是站在老板的角度,弄这么一个系统需要多少钱呢?往少里说,没个几万块搞不定吧,而且这个系统就只能干这个,请一个人,平时可以做这个,还可以让他写文档,干文秘,扛大包,这都可以。归根到底,企业是要赚钱的,成本永远是考虑。如果从成本上考虑,信息系统未必存在优势。

去IOE这个词最近很火,不仅仅是互联网企业追随,连电信联通移动这些传统的国企,也开始提。阿里用上千个技术人员,完成了去IOE(IBM,ORACLE,EMC)的转变,初衷肯定是成本问题,而且这些技术人员可以灵活使用,就算是自己公司不需要,再搞个软件公司也未尝不可,复用度高,用IOE不仅没法复用这些技术人员,而且还容易被IOE绑架。所以综合考虑,阿里选择了去IOE。

而在IT这个行业,很多时候技术不再是技术,而是一种文化。我有个同学做ERP,碰到一个不大不小的企业,做一个不大不小的系统,这个老板听说云计算很火,就一定让让我同学的解决方案使用云计算。这种事情比比皆是,去IOE也是,去IOE这个词,被阿里的技术输出炒的火热,我认为,文化输出的意味比技术输出的以为更强。去IOE并不能解决所有企业的问题。

每个企业实际有每个企业不同的信息化需求,文中开头提到的公司,信息化的需求就是用盗版的excel,而阿里的信息化需求,则复杂的多的多。我想说的是,适合阿里的,并不一定就适合所有的公司,甚至互联网公司。

首先,还是回到成本问题,每个企业的业务复杂程度,内部管理环境都不同,这些决定了去IOE是否能够降低公司的成本,去IOE的一个条件,就是你需要有一批成熟的技术人员。我就拿ORACLE来说,用MYSQL取代ORACLE,肯定需要更多的DBA,更多的研发人员,这方面你需要更多的人力成本,应该说你业务越复杂,在这方面的付出就更多。这方面需要一个成熟的考量。

其次,应该考虑对技术团队带来的影响,还是说MYSQL取代ORACLE,原来的ORACLE DBA和ORACLE的研发人员是怎么安排,都转成MYSQL他们接受么?他们肯定对去留问题有一个考虑。对于大的IT系统,一个好的DBA或者研发人员,都是需要关注和理解业务的,而他们如果离职对公司是一个什么影响,我觉得这边也要做个评估。

另外,我不待见去IOE还基于一个简单的考虑,机械取代人力才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而不是反过来。用一群人去替代一些成熟的技术,这真正算不上是进步,虽然对IT从业来说不是坏事,但是终究会被淘汰。

我觉得一个企业要认清楚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信息化建设,也应该围绕如何扩大优势,弥补劣势展开,不知道如何明确各地区的销售情况,才需要用EXCEL做报表,希望自己的销售的流程更加快捷,才需要用CRM,在没有成熟的技术基础,也没有成熟的技术团队管理的前提下,不要盲目的去追求去IOE。自己需要什么,该怎么建设,都应该经过充分的调研,盲目的,一刀切的事情,并不是一个成熟的企业该去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