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L协议的工作流程: 服务器认证阶段:
1)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一个开始信息“Hello”以便开始一个新的会话连接;
2)服务器根据客户的信息确定是否需要生成新的主密钥,如需要则服务器在响应客户的“Hello”信息时将包含生成主密钥所需的信息;
3)客户根据收到的服务器响应信息,产生一个主密钥,并用服务器的公开密钥加密后传给服务器;
4)服务器恢复该主密钥,并返回给客户一个用主密钥认证的信息,以此让客户认证服务器。 用户认证阶段:
在此之前,服务器已经通过了客户认证,这一阶段主要完成对客户的认证。经认证的服务器发送一个提问给客户,客户则返回(数字)签名后的提问和其公开密钥,从而向服务器提供认证。
相关文章
- TSL 和 SSL 是什么?它们有何关系?-定义:SSL(安全套接层)是一种早期的加密协议,用于在互联网通信中保障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它通过加密和身份验证机制,确保客户端(如浏览器)与服务器之间的通信不被窃听或篡改。 版本:SSL 1.0(未发布)、SSL 2.0(1995年,已废弃)、SSL 3.0(1996年,已淘汰)。 问题:SSL 3.0 及早期版本存在严重安全漏洞(如 POODLE 攻击),目前已被现代系统禁用。 2. TLS(Transport Layer Security) 定义:TLS(传输层安全协议)是 SSL 的继任者,旨在提供更安全的通信协议。TLS 由国际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标准化,逐步替代了 SSL。 版本:TLS 1.0(1999年,已淘汰)、TLS 1.1(2006年,已淘汰)、TLS 1.2(2008年,广泛使用)、TLS 1.3(2018年,最新标准)。 优势:更强的加密算法(如 AES、ChaCha20)、更高效的握手过程、支持前向保密(Perfect Forward Secrecy)等。 SSL 与 TLS 的关系 继承关系 TLS 直接基于 SSL 3.0 设计,可以视为 SSL 的升级版。TLS 1.0 最初命名为 SSL 3.1,后因标准化需要更名为 TLS。 协议兼容性
- SSL (Secure Sockets Layer 安全套接层) 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