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金融经济的眼重看历史[程序员学经济二]

时间:2022-02-17 14:34:27

一、 历史是社会科学的试验报告

历史是什么,小的时候把历史当做故事听,了解其中的恩恩怨怨和打打杀杀,尤其做为男孩子,更喜欢其中的战争故事,而且在民族情绪化的年代,年轻的孩子不自觉地成为了战争*者,希望打仗,希望当英雄。
再大了一些的时候,知道了历史是为了研究我们的由来,研究我们的文化,一个没有历史的民族,没有自己文化的民族,在国际上是没有地位的,很多国际争端的解决,也要在历史中找到依据。
  直到过了而立之年,有了经历阅历,读的书多了,涉猎的学科多了,才知道历史是社会科学的试验报告,所有社会科学的研究基础均要从历史中来,所有的研究结果也要历史进行检验。
  我们做社会科学研究,研究的材料是来自于历史数据的,不能是专家拍脑门的想法,凡是称为科学而不是玄学的,均要来源于系统的试验数据,因此社会科学一旦上升到科学的高度,就要有系统的数据支持,这个数据的来源就是历史,要从各种史料中挖掘。
  而对于社会科学,有一点与自然科学有很大的不同,自然科学是越研究越专,在数理化的分科之中不断的越分越细,同时又有大量的新学科和交叉学科出现,学者一般只是在自己熟悉的学科越来越深入,身兼多个学科几乎是不可能的;而社会科学是越研究越博,身为社会科学大家的学者,一般都精通多门学科,各个学科是相通的,你在一个学科上造诣要达到高度,其他学科也要有相应的造诣才可以,而这些东西的试验基础就都是历史的研究。
  凡是公开写出来的历史,基本上是史实和数据的罗列,而怎样利用这个数据在历史这个学科里面是不讲的,各个社会科学学者从这些历史的数据中得到什么也是不讲的,另外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历史的记录很有可能做了篡改,起码是有大量掩饰的春秋笔法,这些都与历史的或现实的政治条件有关,利用这些历史的社会科学也是带有时代色彩的。我们学习历史就是要学习自己分析问题,提高自己的认识,从中给自己营养,重要的敏感的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是不会写在书本上的,要自己体会的。
  中国人传统的看待历史,更多的是发掘其中的权谋,让人越读史就越老谋深算,中国从来不缺乏算计人的智慧,缺乏的是发展经济的历史智慧,所以我自己用现代的经济学等等的知识,以历史的实验报告,再思考一些历史问题,在这里希望各方朋友的指正和探讨。
  从今天开始我逐步在空余的时候写一些自己读历史的体会,以前这些都是与朋友们侃大山的材料,朋友们总希望我写,也就抽空写一点吧。

 

二、 金融货币的眼光看历史上的战争赔款
  历史上战败赔款的事情太多了,中国近代就赔款了很多,欧洲掠夺美洲时也获得了大量的白银,似乎是每次战争的胜利就给获胜国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事实是这样的吗?
  战争所赔偿的是白银等金属货币,如果这些金属不当作本身的金属价值使用,仅仅是作为货币的话,那么他在社会的作用就和纸钞没有什么两样,最多就是他的信誉好一些,国际兑换好一些,并没有什么特别的。
  如果这些战争赔款要成为财富,除非要到对方的国家买东西才能够增加本国的财富总量,但是在古代交通成本极高的状态下,这样的交易只是很小和很少的,更多的是在本国使用,尤其是当年欧洲从印第安人那里掠夺的金银,肯定不会再拿这些金银到印第安人那里去买东西的!那么在本国使用的这些货币,就根本没有增加本国社会的财富,增加的实际上是货币投放量!
  在现在的社会,如果增加一些货币投放量是很简单的,但是在古代社会没有现在的央行*,金属货币的增加非常有限,后来实行很长时间的金本位制或金银为主的复本位制,均受制于金银的开采量,想增加社会的货币投放量是极其困难的,最后货币投放量成为了限制经济发展最大的瓶颈!
  因此古时的战争胜利实际上是让国内的经济获得了货币投放量,因此经济大发展,而战败国则货币出现货币紧缩,经济萧条,同时战争赔款是*获得的,*获得了这些赔款后就有条件增加*开支,当然皇帝的私人消费也算的,这样按照凯恩斯的经济学原理,社会需求也增加了,社会经济就发展了,国家就富强了。
  可能有人会说这个获得的金银货币是硬通货,将来可以在周边国家买东西,所以还是实际的财富增加。但是的国际贸易量受到运输能力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在经济总量中的比例远远小于今天,而且如果没有经济发展作为支撑,也会造成周边国家的贬值。我们不妨以现在美元这个国际货币硬通货来比较,获得美元与金银是相当的,甚至比金银好用,所以很多国家外汇储备以美元为主,金银已经淡出国际货币角色。这里大家再深想一下,如果美国多印刷美元到国际上,所起到的作用是不是与获得巨额战争赔款的效果是一样的,因此在当今的货币社会,金融的制空权太重要了,所以欧洲要建立欧元,以后亚洲如果没有亚元,一定是被掠夺的对象,已经没有必要直接战争掠夺了。想一下中国*的汇率问题就知道了。
  实际上战败赔款,却把经济发展得更好的历史事例是有的,只是现在的学者和政客都不愿意提,这个人就是希特勒!对于希特勒的早期军事成就和外交成就,胜利者们虽不愿意提,但也不得不提,因此他的经济成就可以不提就肯定不会提了,只以掠夺犹太人财富来掩盖。而失败者当然不敢翻案了,如果要翻案肯定是国际政治的大风波。
  而实际上一战的战败,犹太人能够独保财富吗?没有经济的实质发展,哪里来的犹太人财富给他掠夺?而这样的掠夺是财富在社会中的再分配,并没有增加社会的财富总量,反而会在掠夺斗争中有一定的流失损耗,很多国家搞国有化运动,把整个社会的富人都给掠夺了,结果不是国家富强而是国家走向经济崩溃,因此国家是不会由此变成经济强国的,所以这样的解释是经不住专业的质询的。
  希特勒的经济成就就是建立国家金融*,很好的解决了经济上的货币投放问题,德国虽然赔款很多(后来也免了不少),但是德国的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货币投放被他的金融体系很好的解决了,结果德国的货币投放比获得战争赔款的国家投放还要好,那些付出的赔款没有带走德国的经济财富。因此在1930年前后的世界经济危机中德国获得巨大发展,成为有能力再次发动世界大战的强国,也迫使西欧列强在30年代后期均惧怕德国要祸水东引了,这一切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
  货币是一个很奇妙的东西,人类在历史上对于货币的理解的每一次加深,都推动历史和经济的飞速发展,而对于货币内涵的阐释,我认为已经超过了语言所能够表达的范畴,要体悟了,经济学家的各个派别的争论,不说是在瞎子摸象,起码代表了各自的利益集团,参杂了各种各样的利益驱动,真实地东西也和历史的春秋笔法一样,需要解读的。

  我认为自己在经济方面的分析,最大的感悟就是货币的内涵,在货币问题上找准其脉络,就找到了想清楚很多经济问题的钥匙,这其中对于历史的自我钻研也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转自:http://www.haotie001.com/article/329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