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常见的排序算法及实现(一)

时间:2021-03-16 00:07:58

1、选择排序
基本原理:对于给定的一组记录,经过第一轮比较后得到最小的记录,然后将该记录与第一个记录的位置进行交换;接着对不包含第一个记录以外的其他记录进行第二轮比较,得到最小的记录并与第二个记录进行位置交换;重复该过程,直到进行比较的记录只有一个时为止。

void SelectSort(int a[],int n)
{
int i,j;
int temp=0;
int flag=0;
for(i=0;i<n-1;i++)
{
temp=a[i];
flag=i;
for(j=i+1;j<n;j++)
{
if(a[j]<temp)
{
temp=a[j];
flag=j;
}
}
if(flag!=i)
{
a[flag]=a[i];
a[i]=temp;
}
}
}
从简单选择排序的过程来看,它的特点就是交换移动数据次数相对少,这样也就节约了相应的时间。无论是最好情况,还是最差情况,其比较的次数都是一样的,在第i趟排序需要进行次。而对于交换次数而言,最好的情况是有序,需要交换0次;最差的情况,即逆序时,交换次数为次,基于最终的排序时间是比较和交换的次数总和,因此总的时间复杂度依然为

2、插入排序
原理:对于给定的一组记录,初始时假设第一个记录自成一个有序序列,其余的记录为无序序列;接着从第二个记录开始,按照记录的大小依次将当前处理的记录插入到其之前的有序序列中,直至最后一个记录插入到有序序列中为止。

void InsertSort(int a[],int n)
{
int i,j;
int temp;
for(i=1;i<n;i++)
{
temp=a[n];
for(j=i-1;j>=0;j--)
{
if(temp<a[j])
{
a[j+1]=a[j];
}
else
break;
}
a[j+1]=temp;
}
}

3、冒泡排序
基本思想(假设由小到大排序):对于给定的n个记录,从第一个记录开始依次对相邻的两个记录进行比较,当前面的记录大于后面的记录时,交换其位置,进行一轮比较和换位后,n个记录中的最大记录将位于第n位;然后对前(n-1)个记录进行第二轮比较;重复该过程直到进行比较的记录只剩下一个时为止。

void swap(int& a,int& b)
{
int temp;
temp=a;
a=b;
b=temp;
}
void BubbleSort(int a[],int n)
{
int i,j;
for(i=0;i<n-1;++i)
{
for(j=n-1;j>i;--j)
{
if(array[j]<array[j-1])
{
swap(array[j],array[j-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