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基础(2)

时间:2021-11-22 22:38:33

1.局域网:
    局域网是指范围在几百米到十几公里内办公楼群或校园内的计算机相连接构成的计算机网络。传统的局域网具有高数据传输率(10Mbps或100Mbps)、低延迟和低误码率的特点,而且组建成本也比较低。
    局域网有不同的拓扑结构,所谓“拓扑结构”,就是指用来描述网络中计算机、网线、集线器以及其他设备的连接方式,是网络物理布局的一种模型,也可以把它看成是一种网络构架。拓扑结构有:总线型、唤型和星型等。

2.城域网:
    城域网所采用的技术基本上与局域网相类似,只是规模上要大一些。城域网一般只包含一到两根电缆,没有交换设备,因而其设计也比较简单。
    城域网标准的名称为分布式队列双总线(Distributed Queue Dual Bus,DQDB),标准编号为IEEE802.6。DQDB的工作范围一般是160 km,数据传输率为44.736 Mbps。   
    DQDB的主要特性与特点:
    (1)使用双总线结构,每条总线都可以独立运行
    (2)采用802.2 LLC标准,与IEEE802局域网兼容
    (3)可以使用多种传输媒体,包括光纤、微波、同轴电缆等
    (4)采用构成回路的双总线拓扑,确保容错能力
    (5)数据率为34----155Mbps或更高
    (6)理论上网络运行与工作站的数目无关

3.广域网:
    广域网通常跨接很大的物理范围,如一个国家。广域网包含很多用来运行用户应用程序的机器,通常把这些机器叫做主机,把这些主机连接在一起的是通信子网。
    通信子网的任务是在主机之间传送信息。通信子网一般包括两部份:
    (1)传输信道用于在机器间传送数据。
    (2)转接设备是用来连接两条或多条传输线的专用计算机,当数据从一条输入信道到达后,转接设备必须选择一条输出信道,把数据继续向前发送。

4.互联网:
    将多个不同的网络系统相互连接,就构成了世界范围内的互联网。比如可以将多个小型的局域网通过广域网连接起来,这是形成互联网的最常见形式。
    这些不兼容的网络通过网关连接起来,并由网关完成相应的转换功能。


 

本文出自 “5月11日” 博客,请务必保留此出处http://3088278.blog.51cto.com/3078278/567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