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X,Redhat下实现nfs文件系统开机自动mount

时间:2022-12-18 13:53:54
转自:http://hxho.blog.163.com/blog/static/16473277620108242463032/

AIX下实现nfs文件系统开机自动mount

主要的工作是编辑/etc/filesystems文件,添加要mount的文件系统的信息

当然,之前首先要保证两台机器(假设主机server1为服务器,server2为客户端)

手动mount没有问题。

1。编辑两台机器的/etc/hosts文件,互相添加对方的主机名解析

     192.168.2.80      server1

     192.168.1.81      server2

2. 编辑server1的/etc/hosts文件,添加要export的NFS路径,这里假设为/test

  /test rw,root=server2:,access=server2:

rw是指输出时给与读写权限,注意根据需要控制,一般给ro权限,只读

root=server2,是指server2的root用户可以mount操作

access是指那些客户端可以访问,后面跟主机命列表,每个主机名要有“:”间隔

 保存,退出编辑器

然后执行exportfs -a

执行showmount -e server1

可以看到输出

export list for server1

/test  server2

3. 在server2上执行showmount -e server1

 输出应该如上

mkdir test1          #这里的路径请根据应用需要来确定

然后 mount server1:/test /test1

mount 命令或者df -k 都可以查看到已经mount的文件系统的情况

4。编辑server2的/etc/fielsystems文件,让操作系统开机自动mount server1上的nfs文件系统

 /test1:

       dev  =/test

      vfs   =nfs

     mount   =true

     nodename   =server1

    options  =rw,soft,bg

    type    =nfs_mount

 

这样开机的时候系统就可以自动mount了

关于options的说明

rw是指读写权限,还可以是ro,这个ro的情况居多,一般让客户端执行写操作

bg就是后台操作的意思,在开机过程中,如果mount此文件系统不成功,则系统照样继续启动,将在后台继续尝试mount动作,直到完成mount

于此相反的是fg,如果是fg,则开机时mount此文件系统失败,则在前台继续mount直到mount成功,启动进程才往下走,nfs一般来讲,没必要开机必须mount,建议用bg

soft
  如果服务器不响应,返回错误。缺省值是 hard,即一直尝试,直到得到响应。

mount 命令的参数很多,具体要看是什么文件系统了,nfs的参数也是很多的,详细的就只能查看文档了,不过简单的,这就可以使用了

 

redhat

RedHad默认已经安装了NFS,如果没装需手动安装如下5个rpm包:
setup-*:            共享NFS目录在/etc/exports中定义
initscripts-*:        包括引导过程中装载网络目录的基本脚本
nfs-utils-*:        包括基本的NFS命令与监控程序
portmap-*:       支持安全NFS RPC服务的连接
quota-*:      网络上共享的目录配额,包括rpc.rquotad (这个包不是必须的)


  • NFS的配置


     编辑/etc/exports文件添加共享目录:
/home/stb 192.168.1.235(rw,sync,no_root_squash)
/home/stb 192.168.1.170(rw,sync,no_root_squash)
/home/stb 192.168.1.31(rw,sync,no_root_squash)
/home/stb为对外共享的目录;
192.168.1.235为对外共享的主机;
()内为opitons;
rw:             可读写的权限;
ro:             只读的权限;
no_root_squash:登入到NFS主机的用户如果是ROOT用户,他就拥有ROOT的权限root_squash:    在登入 NFS 主机使用目录的使用者如果是 root 时,那么这个使用者的权限
sync:           资料同步写入存储器中。
async:          资料会先暂时存放在内存中,不会直接写入硬盘。


  • NFS服务的启动


    service nfs start
    service nfs restart
    service nfs stop
   service nfs reload 当修改过/etc/exports文件后不用重启服务可执行该命令


  • 客户端的挂载


 

  • 通过mount命令挂载
    mount 192.168.1.162:/home/stb /mnt/stb
    mount -t nfs 192.168.1.162:/home/stb /mnt/stb -o nlock
    //其中客户端必须有/mnt/stb目录
  • 2. 通过 /etc/fstab 来挂载 NFS 文件系统
       
    要挂载其它机器上的 NFS 共享的另一种方法是在 /etc/fstab 文件中添加一行。这一行中必须声明 NFS 服务器的主机名,要导出的目录,以及要挂载 NFS 共享的本地机器目录。你必须是根用户才能修改 /etc/fstab 文件。
    /etc/fstab 中每行的一般语法如下所示:
    server:/usr/local/pub    /pub   nfs    rsize=8192,wsize=8192,timeo=14,intr挂载点 /pub 在客户机器上必须存在。在客户系统的 /etc/fstab 文件中把这一行添加完毕后,在 shell 提示下键入命令 mount /pub,以及将会从服务器中挂载的挂载点 /pub。
  • 3.
    挂载 NFS 共享的第三种方法是使用 autofs。autofs 使用 automount 守护进程来管理你的挂载点,它只在文件系统被访问时才动态地挂载它们。
    autofs 咨询主映射配置文件 /etc/auto.master 来决定要定义哪些挂载点。然后,它使用适用于各个挂载点的参数来启动 automount 进程。主映射配置中的每一行都定义一个挂载点,一个分开的映射文件定义在该挂载点下要挂载的文件系统。譬如,/etc/auto.misc 文件可能会定义 /misc 目录中的挂载点;这种关系在 /etc/auto.master 文件中会被定义。
    auto.master 文件中的每个项目都有三个字段。第一个字段是挂载点。第二个字段是映射文件的位置,第三个字段可选。第三个字段可以包括超时数值之类的信息。
    譬如,要在你的机器上的 /misc/myproject 挂载点上挂载远程机器 penguin.example.net 上的 /project52 目录,在 auto.master 文件中添加以下行:

    /misc   /etc/auto.misc --timeout 60
    在 /etc/auto.misc 文件中添加以下行:
    myproject  -rw,soft,intr,rsize=8192,wsize=8192 penguin.example.net:/proj52
    /etc/auto.misc 中的第一个字段是 /misc 子目录的名称。该目录被 automount 动态地创建。它不应该在客户机器上实际存在。第二个字段包括挂载选项,如:rw 代表读写访问权。第三个字段是要导出的 NFS 的位置,包括主机名和目录。
    注记
    目录 /misc 在本地文件系统中必须存在。在本地文件系统的 /misc 目录中不应该有子目录。
    到此就ok了!!!!!!!
  •  

    怎样在AIX中Mount Redhat Linux上的nfs文件系统?

    环境  任何机型,操作系统 AIX 4.3.3,Redhat 6.2 
    问题  当在R6上mount redhat linux的nfs时,系统报错:
    1831-008: Operation not permitted 
    解答 当在R6上mount redhat linux的nfs时,系统报错:
    1831-008: Operation not permitted


    用nfso命令修改参数nfs_use_reserved_ports,如下:
    #nfso -o nfs_use_reserved_ports=1 
    缺省时AIX的参数nfs_use_reserved_ports是0,而linux
    在响应客户的mount请求时,需要使用reserved_ports。
    修改参数后,故障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