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RAID级别的介绍

时间:2023-12-21 16:46:50

随时科技的进步,各种各样的技术也层出不穷,当然RAID的组合也一样,嘻嘻,下面跟大家一起来学习下常用的RAID

RAID的全称
廉价磁盘冗余阵列(Redundant Array of Inexpensive Disks)
RAID的定义
多个独立的物理硬盘按照不同的方式组合起来,形成一个虚拟的硬盘

RAID 0

常用RAID级别的介绍

RAID 0 是无冗余无校验的磁盘阵列。数据同时分布在各个磁盘上,没有容错能力,读写速度在RAID中最快,但因为任何一个磁盘损坏都会使整个RAID系统失效,所以安全系数反倒比单个的磁盘还要低。一般用在对数据安全要求不高,但对速度要求很高的场合,如:视频生成和编辑、图像编辑,其他需要大的传输带宽的操作

工作原理:RAID0是以条带的形式将数据均匀分布在阵列的各个磁盘上(2个或更多,最低为2个)

优点:极高的磁盘读写效率,不存在校验,不会占用太多CPU资源,设计、使用和配置比较简单

缺点:无冗余,不能用于对数据安全性要求高的环境

RAID 1

常用RAID级别的介绍

RAID 1,镜象磁盘阵列。每一个磁盘都有一个镜像磁盘,镜像磁盘随时保持与原磁盘的内容一致。RAID1具有最高的安全性,但只有一半的磁盘空间被用来存储数据。主要用在对数据安全性要求很高,而且要求能够快速恢复被损坏的数据的场合,如财务、金融等高可用、高安全的数据存储环境

工作原理:RAID1以镜像为冗余方式,对虚拟磁盘上的数据做多份拷贝,放在成员磁盘上(2N个,(N≥1),最低为2个)

优点:具有100%数据冗余,提供最高的数据安全保障,理论上可以实现2倍的读取效率,设计和使用比较简单

缺点:开销大,空间利用率只有50%,在写性能方面提升不大

RAID 5

常用RAID级别的介绍

RAID 5 无独立校验盘的奇偶校验磁盘阵列。同样采用奇偶校验来检查错误,但没有独立的校验盘,而是使用了一种特殊的算法,可以计算出任何一个带区校验块的存放位置。这样就可以确保任何对校验块进行的读写操作都会在所有的RAID磁盘中进行均衡,既提高了系统可靠性也消除了产生瓶颈的可能,对大小数据量的读写都有很好的性能。应用的场景有:文件服务器、Email服务器、Web服务器等环境、数据库应用

工作原理:RAID5采用独立存取的阵列方式,校验信息被均匀的分散到阵列的各个磁盘上(3个或更多,最低为3个)

优点:读性能比较高,中等的写性能,校验信息的分布式存取,避免出现写操作的瓶颈

缺点:控制器设计复杂,磁盘重建的过程比较复杂

RAID 1+0

常用RAID级别的介绍

RAID 1+0 是先让磁盘组内的成员组成RAID 1互为镜像,然后磁盘组之间RAID 0条带化,也就是先镜射再分区数据,再将所有硬盘分为两组,视为是RAID 0的最低组合,然后将这两组各自视为RAID 1运作

工作原理:RAID10结合RAID1和RAID0,先镜像,再条带化(2N个,(N≥2),最低为4个)

优点:读性能很高,写性能比较好,数据安全性好,允许同时有N个磁盘失效

缺点:空间利用率只有50%,开销大,不允许以上Disk0和Disk2或者Disk1和Disk4一起损坏

RAID 0+1

常用RAID级别的介绍

RAID 01则是跟RAID 10的程序相反,是先分区再将数据镜射到两组硬盘。RAID 01只要有一个硬盘受损,同组RAID 0的所有硬盘都会停止运作,只剩下其他组的硬盘运作,可靠性较低,数据除分布在多个磁盘上外,每个磁盘都有其物理镜像盘,提供全冗余能力,允许一个以下磁盘故障,而不影响数据可用性,并具有快速读写能力

工作原理:它将所有的硬盘分为两组,变成RAID 1的最低组合,而将两组硬盘各自视为RAID 0运作(磁盘个数N>=4)

优点:有很好的写性能,允许DisK0和Disk1一起损坏,仍能正常工作

欠缺:当一组内损坏一块磁盘之后,所在的RAID 0组即认为损坏,RAID 0+1 实际上已经退化为一个RAID 0 的结构

根据自己的生产环境,选择合适的磁盘阵列^.^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http://zh.wikipedia.org/wiki/RAID(要墙)

作者:陆炫志

出处:xuanzhi的博客 http://www.cnblogs.com/xuanzhi201111

您的支持是对博主最大的鼓励,感谢您的认真阅读。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转载,但请保留该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