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使用CI框架的使用经常碰到跳转和路径方面的问题,site_url()和base_url()很容易混淆,下面来说说他们的区别!
假如你config文件里面的base_url和index_page是这样定义的:
config['base_url'] = "http://www.domain.com/";
config['index_page'] = "index.php";
那么你若使用site_url("controller/method/2");则实际url为
http://domain.com/index.php/controller/method/2,这个用于跳转比较方便
若使用base_url("controller/method/2");则url为:
http://www.domain.com/controller/method/2,这个用于加载js文件比较方便
base_url()少了一个index.php
相关文章
- CI在CentOS中的部署与实践LNMP
- RabbitMQ 优点和缺点- 消息可靠性:RabbitMQ 提供了持久化功能和消息确认机制,确保消息在各种情况下都能可靠地存储和处理。 灵活的路由:通过多种交换机类型和绑定规则,RabbitMQ 能够灵活地路由消息到指定的队列。 支持多种消息协议:实现了 AMQP 等(MQTT、STOMP)标准化、开放的消息队列协议,使其能够与多种语言编写的应用程序进行通信。 插件化扩展:RabbitMQ 提供了丰富的插件系统,可以通过插件扩展功能,如死信队列、压缩、追踪等。 高可用性:支持集群模式和镜像队列,确保服务的可用性 易用性和可管理性:提供了丰富的 API 和管理工具,以及多种客户端库和框架支持,易于集成和使用。 多语言支持:RabbitMQ 支持多种编程语言的客户端,包括 Java、Python、Ruby、C#、Node.js 等,方便开发人员集成到各种应用中。 高性能:在处理大量并发消息时表现出色。 广泛的社区支持:拥有庞大的开发者社区和丰富的文档资源。 劣势: 性能和吞吐量较低:相比于 Apache Kafka 等面向大数据流处理的消息队列系统,RabbitMQ 的吞吐量较低,不适合处理海量的实时数据流。RabbitMQ 的设计更注重消息的可靠性和灵活性,而非极高的吞吐性能。
- CI框架与Thinkphp框架的一些区别
- CI(CodeIgniter)框架中的增删改查操作
- 用CI框架向数据库中实现简单的增删改查
- CI框架中遇见的一些错误和解决方法 笔记
- CI 框架中的日志处理 以及 404异常处理
- CI框架中的奇葩
- Spring从零开始学使用系列(四)--Spring框架中的Bean作用域:Singleton与Prototype详解
- Linux Kernel C语言编程范式 内部DSL是嵌入到开发语言内部,与开发语言混合使用的DSL,它可以是一个接口,如printf,也可以是一个宏,如下示例。UNUSUAL_DEV呈现了2种信息,一种是设备id_table信息,用于驱动匹配,一种是unusual_dev_list,用于标示非标准设备。具体设计和实现细节可以参考《Linux设备驱动框架设计》一文中的“USB块设备驱动框架设计”小节,不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