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ML文档的文档模式包括混杂模式和标准模式,这两种模式主要影响CSS内容的呈现,但在某些情况下也会影响到JavaScript的解释执行。
如果在文档开始处没有发现文档类型声明,则所有浏览器都会默认开启混杂模式。但采用混杂模式不是什么值得推荐的做法,因为不同浏览器在这种模式下的行为差异非常大,如果不使用某些hack技术,跨浏览器的行为根本就没有一致性可言。
我们都知道标准模式,在很多时候,准标准模式(过渡型和框架集型)和标准模式(严格型)都被称为标准模式。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混合模式?
混杂模式
为了搞明白什么是混杂模式,特意多搜索了几篇文章,这些文章中给到的混杂模式的解释如下:
在标准模式中,浏览器根据规范呈现页面;在混杂模式中,浏览器按照自己的方式来解析代码,页面以一种比较宽松的向后兼容的方式显示,就严格度上来说不如严格模式。混杂模式通常模拟老式浏览器(比如Microsoft IE 4和Netscape Navigator 4)的行为以防止老站点无法工作。
也就是说,混杂模式是为了能在不知道采用什么模式的情况下,以一种最保险的方式:模拟老式浏览器去呈现网页。但为什么都不建议使用混杂模式呢?很可惜,没查到太多信息,只查到一篇文章讲到标准模式和混杂模式在盒模型及一些属性上有区别,后面深入学习到了再来篇日记做记录吧。
那如何区分标准模式和混合模式呢?以下有四种情况区分:
- 如果文档中包含了严格的DOCTYPE,那浏览器会按照标准模式呈现;
- 如果文档中包含了过渡的或者框架集的DTD和URI的DOCTYPE,那浏览器也会按照标准模式呈现;
- 如果DOCTYPE不存在或者缺少URI等,文档会以混杂模式呈现;
- HTML5没有DTD,语法相对比较宽松,没有标准模式和混杂模式的区分。HTML5文档的开头要有<!DOCTYPE html>,其实也算是它的标准模式。
在搜索到的博客文章中,大部分介绍了两种模式,同时还提到了模式触发。但刚开始学习JS,真心好多不懂,但看了看,模式触发大致就是浏览器会以什么模式呈现文档,暂且不论了,后续接着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