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logic10 集群配置

时间:2022-12-28 14:17:26


1.预备知识

什么是Domain和Server

Domain

Domain是WebLogic
Server实例的基本管理单元。所谓Domain就是,由配置为Administrator
Server的WebLogic Server实例管理的逻辑单元,这个单元是有所有相关资源的集合。

Server

Server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为实现某些特定功能而结合在一起的单元。

Domain and Server的关系

一个Domain
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WebLogic Server实例,甚至是Server集群。一个Domain中有一个且只能有一个Server
担任管理Server的功能,其它的Server具体实现一个特定的逻辑功能。

2.本文环境

Ø
平台:RHL 4.0

Ø
软件:WebLogic Server 10

3.配置WebLogic
Server集群

配置集群应用的必要条件

Ø
集群中的所有Server必须位于同一网段,并且必须是IP广播(UDP)可到达的

Ø
集群中的所有Server必须使用相同的版本,包括Service
Pack

Ø
集群中的Server必须使用永久的静态IP地址。动态IP地址分配不能用于集群环境。如果服务器位于防火墙后面,而客户机位于防火墙外面,那么服务器必须有公共的静态IP地址,只有这样,客户端才能访问服务器

Ø
要以CLUSTER方式运行,必须有包含CLUSTER许可的LICENSE才行

配置前的准备工作

在配置集群应用前要对集群的配置信息有一个良好的设计,下面就是我们这次配置的集群信息:

在同一网段内的不同机器上配置集群

机器类型

操作系统

硬件配置

角色

备注

DELL PC

RHL 4.0

IP:10.0.10.149 PORT:7001

Administrator Server

DELL PC

RHL 4.0

IP: 10.0.10.149 PORT:8080

Proxy Server

DELL PC

RHL 4.0

IP: 10.0.10.149 PORT:7082

Managed Server

DELL PC

RHL 4.0

IP: 10.0.10.145 PORT:7080

Managed Server

使用Domain
Configuration Wizard
进行配置

创建新的Domain

输入命令“./config.sh”,单击“下一步”按钮

选择安装域源

选择安装“WebLogic Server”,单击“下一步”按钮

配置管理员用户名和密码

输入Weblogic管理员管理服务器(AdminServer)的用户名和密码,在此以“weblogic”作用登录管理服务器的用户名和密码,单击“下一步”按钮

配置域启动模式和JDK

选择“生产模式”和“JRockt
SDK”后,单击“下一步”按钮

选择是否自定义环境和服务设置

选择“是”后,单击“下一步”按钮

配置管理服务器

输入Administrator Server的名称,监听地址,监听端口,如果需要SSL支持的话可以在“SSL
enabled”后面的复选取框上打勾,配置SSL监听端口,单击“下一步”按钮

配置受管理服务器(代理服务器实际上也是一个受管理服务器)

输入Managed Server的名称,监听地址,监听端口,如果需要SSL支持的话,可以在“SSL
enabled”复选框上打勾,配置SSL监听端口。可以配置多个Managed
Server。单击“下一步”按钮

配置群集信息

单击“切换显示”,再单击“添加”,输入Cluster的名称,其他都默认即可。单击“下一步”按钮

受管理服务器添加到集群

选择左面列表中的Managed Server,将其添加到右面的列表中,这里代理服务器不要添加到右边,单击“下一步”按钮

创建HTTP代理应用程序

选中“为群集创建Http代理”,myCluster代理服务器选择前面没有加入myCluster的ProxyServer,单击“下一步”按钮

配置计算机

在此不对计算机进行配置,单击“下一步”按钮

检查Weblogic

在此检查前面所做的配置,如果没有问题单击“下一步”按钮

创建Weblogic

输入要创建的域名和位置,此处域名可输入为Cluster_domain,输入完成后单击“创建”按钮

正在创建域

创建无误后,单击“完成”按钮

编辑启动WebLogic服务文件

Ø
编辑口令文件

在刚才创建的域目录下建立boot.properties文件,内容为:

username=weblogic

password=weblogic

Ø
编辑启动管理服务器的文件

在刚才创建的域目录下的bin目录中创建startAdminServer.sh,内容为:

nohup ./startWebLogic.sh  &

Ø
编辑启动代理服务器的文件

在刚才创建的域目录下的bin目录中创建startProxyServer.sh,内容为:

nohup ./startManagedWebLogic.sh ProxyServer
http://10.0.10.149:7001 &

Ø
编辑启动受管理服务器(ManagedServer_1)的文件

在刚才创建的域目录下的bin目录中创建startManagedServer_1.sh,内容为:

nohup ./startManagedWebLogic.sh ManagedServer_1
http://10.0.10.149:7001 &

(注:使用startManagedWeblogic命令启动Managed
Server,它的命令格式是:

./startManagedWeblogic.sh Managed Server的名称
Administrator Server地址)

在其它机器上配置受管理服务器

一.
按默认情况按装Weblogic 10

二.
启动Weblogic域配置向导,按默认选择,直接单击“下一步”

三.
选择域源

按默认选择,单击“下一步”

四.
配置管理员用户名和密码

输入管理员的用户名和密码,这里为:用户名-weblogic,密码-weblogic,完成后单击“下一步”

五.
配置服务器启动模式和JDK

这里选择“生产模式”,JDK选择“JRockit
JDK”,完成后单击“下一步”。

六.
生定义环境和服务设置

这里选择“是”,完成后单击“下一步”。

七.
配置管理服务器

输入本机的管理服务器名称和地址以及端口号,完成后单击“下一步”。

八.
配置受管理服务器

这是一是重点,在这里设置的受管理服务器名称和IP地址以及端口号要与群集服务器上设置的一致,完成后单击“下一步”。

九.
配置集群

这里也与群集服务器配置不同,在这里不做任何处理直接单击“下一步”。

一〇.
配置计算机

这一步我们也不做处理,直接单击“下一步”。

一一.
检查Weblogic域

检查你做的配置是否正确,完成后单击“下一步”。

一二.
创建Weblogic域

输入要创建的Weblogic域名称,这里使用Cluster_domain,完成后单击“创建”。

一三.
正在创建域

稍等待创建完成后单击“完成”。

一四.
编辑启动文件

在刚才创建的域目录下的bin目录中创建startManagedServer_2.sh,内容为:

nohup ./startManagedWebLogic.sh ManagedServer_2
http://10.0.10.149:7001 &

启动WebLogic服务

在集群服务器上所创建的域的bin中做如下操作。

Ø
输入命令“./startAdminServer.sh”启动管理服务器

Ø
输入命令“./startProxyServer.sh”启动代理服务器

Ø
输入命令“./startManagedServer_1.sh

在其它受管理服务器的bin目录下做如下操作。

Ø
(拷贝管理服务器的boot.properties
,启动过程中不用输入密码)

部署WEB应用

进入Console控制台(http://10.0.10.149:7001/console)。

进入console控制台后,在左边域结构树中点击“Environment”前的“+”,

在展开的菜单中点击“servers”,在右边的列表中可以看到各服务器是否正常启动。

如果正常启动则单击“deployment”,再单击“LOCK
& EDIT”,

再单击“install”,选择要部署的WEB应用程序

完成后,单击“下一步”,再单击“下一步”,

选择群集“myCluster”,再选择“群集中的所有服务器”,之后单击“下一步”,再单击“下一步”,再单击“完成”。再单击左上角的“激活更改”。

启动WEB应用

进入Console控制台(http://10.0.10.149:7001/console)。

进入console控制台后,点击“部署”

选中列表中的应用,然后选择“为所有请求提供服务”,再单击“是”。

看到状态是“活动”就表示WEB应用启动完成。

集群配置中要注意的问题

Ø Admin Server只用于集群的管理,而不能参与集群事务。

Ø Web应用应该部署到集群上,文件的同步是由WebLogic来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