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排序实现可参考该博主文章,里面说的很透彻:
快速排序算法
快速排序有两种实现方法,一种是挖坑,一种是交换,上述文章中的方法是基于交换进行的快速排序。
快速排序在什么情况下最不利于发挥其有点:
快速排序的一次划分算法从两头交替搜索,直到low和high重合,因此其时间复杂度是O(n);而整个快速排序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与划分的趟数有关。
理想的情况是,每次划分所选择的中间数恰好将当前序列几乎等分,经过log2n趟划分,便可得到长度为1的子表。这样,整个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nlog2n)。
最坏的情况是,每次所选的中间数是当前序列中的最大或最小元素,这使得每次划分所得的子表中一个为空表,另一子表的长度为原表的长度-1。这样,长度为n的数据表的快速排序需要经过n趟划分,使得整个排序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n2)。
为改善最坏情况下的时间性能,可采用其他方法选取中间数。通常采用“三者值取中”方法,即比较H->r[low].key、H->r[high].key与H->r[(10w+high)/2].key,取三者中关键字为中值的元素为中间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