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rge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功能,类似于Mysql里的insert into on duplicate key.
Oracle在9i引入了merge命令,
通过这个merge你能够在一个SQL语句中对一个表同时执行inserts和updates操作. 当然是update还是insert是依据于你的指定的条件判断的,Merge into可以实现用B表来更新A表数据,如果A表中没有,则把B表的数据插入A表. MERGE命令从一个或多个数据源中选择行来updating或inserting到一个或多个表
语法如下
MERGE INTO [your table-name] [rename your table here]
USING ( [write your query here] )[rename your query-sql and using just like a table]
ON ([conditional expression here] AND [...]...)
WHEN MATHED THEN [here you can execute some update sql or something else ]
WHEN NOT MATHED THEN [execute something else here ! ]
我们先看看一个简单的例子,来介绍一个merge into的用法
merge into products p using newproducts np on (p.product_id = np.product_id)
when matched then
update set p.product_name = np.product_name
when not matched then
insert values(np.product_id, np.product_name, )
在这个例子里。前面的merger into products using newproducts 表示的用newproducts表来merge到products表,merge的匹配关系就是on后面的条件子句的内容,这里根据两个表的product_id来进行匹配,那么匹配上了我们的操作是就是when matched then的子句里的动作了,这里的动作是update set p.product_name = np.product_name, 很显然就是把newproduct里的内容,赋值到product的product_name里。如果没有匹配上则insert这样的一条语句进去。 大家看看这个merget inot的用法是不是一目了然了呀。这里merger的功能,好比比较,然后选择更新或者是插入,是一系列的组合拳,在做merge的时候,这样同样的情况下,merge的性能是优于同等功能的update/insert语句的。有人曾经分析merge是批量处理对性能贡献很大,个人觉得这个是没有考据的。
我们也可以在using后面使用视图或者子查询。比如我们把newproducts换成
merge into products p using (select * from newproducts) np on (p.product_id = np.product_id)
when matched then
update set p.product_name = np.product_name
when not matched then
insert values(np.product_id, np.product_name, )
也是可以的。
在Oracle 10g中MERGE有如下一些改进:
1、UPDATE或INSERT子句是可选的
2、UPDATE和INSERT子句可以加WHERE子句
3、在ON条件中使用常量过滤谓词来insert所有的行到目标表中,不需要连接源表和目标表
4、UPDATE子句后面可以跟DELETE子句来去除一些不需要的行
我们通过实例来一一看看如上的新特性
1. UPDATE或INSERT子句是可选的
在9i里由于必须insert into和update都要存在,也就是不是update就是insert,不支持单一的操作,虽然还是可以曲线救国,呵呵 但是有些过于强势了。而10g里就是可选了,能符合我们更多的需求了
比如上面的句子
我们可以只存在update或者insert
merge into products p using newproducts np on (p.product_id = np.product_id)
when matched then
update set p.product_name = np.product_name
这里,如果匹配就更新,不存在就不管了。
2. UPDATE和INSERT子句可以加WHERE子句
这也是一个功能性的改进,能够符合我们更多的需求,这个where的作用很明显是一个过滤的条件,是我们加入一些额外的条件,对只对满足where条件的进行更新和insert
merge into products p using (select * from newproducts) np on (p.product_id = np.product_id)
when matched then
update set p.product_name = np.product_name where np.product_name like 'OL%'
这里表示只是对product_name开头是'OL'的匹配上的进行update,如果开头不是'OL'的就是匹配了也不做什么事情,insert里也可以加入where
比如
merge into products p using (select * from newproducts) np on (p.product_id = np.product_id)
when matched then
update set p.product_name = np.product_name where np.product_name like 'OL%'
when not matched then
insert values(np.product_id, np.product_name, ) where np.product_name like 'OL%'
这里注意比较一下,他们返回的结果行数,是有着差异的。
3. 在ON条件中使用常量过滤谓词来insert所有的行到目标表中,不需要连接源表和目标表
merge into products p using (select * from newproducts) np on (1=0)
when matched then
update set p.product_name = np.product_name
when not matched then
insert values(np.product_id, np.product_name, )
个人觉得这个功能没有太大的意义,我们的insert into本身就支持这样的功能,没有必要使用merge
4. UPDATE子句后面可以跟DELETE子句来去除一些不需要的行
delete只能和update配合,从而达到删除满足where条件的子句的纪录
merge into products p using (select * from newproducts) np on (p.product_id = np.product_id)
when matched then
update set p.product_name = np.product_name delete where p.product_id = np.product_id where np.product_name like 'OL%'
when not matched then
insert values(np.product_id, np.product_name, )
这里我们达到的目的就是 会把匹配的记录的prodcut_name更新到product里,并且把product_name开头为OL的删除掉。
merge into也是一个dml语句,和其他的dml语句一样需要通过rollback和commit 结束事务。
Merge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功能,而且是我们需求里经常会用到的一个有用的功能,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的学习到。
文中需要的测试脚本在附件里提供下载。
merge into
相关文章
- Merge into的使用详解-你Merge了没有
- Merge into的使用详解-你Merge了没有
- Qt之美(一):d指针/p指针详解(解释二进制兼容,以及没有D指针就会崩溃的例子。有了D指针,所使用的对象大小永远不会改变,它就是该指针的大小。这个指针就被称作D指针)good
- Java 数据结构-特点: 代表一个队列,通常按照先进先出(FIFO)的顺序操作元素。 实现类: LinkedList, PriorityQueue, ArrayDeque。 堆(Heap) 堆(Heap)优先队列的基础,可以实现最大堆和最小堆。 PriorityQueue<Integer minHeap = new PriorityQueue<>; PriorityQueue<Integer maxHeap = new PriorityQueue<>(Collections.reverseOrder); 树(Trees) Java 提供了 TreeNode 类型,可以用于构建二叉树等数据结构。 class TreeNode { int val; TreeNode left; TreeNode right; TreeNode(int x) { val = x; } } 图(Graphs) 图的表示通常需要自定义数据结构或使用图库,Java 没有内建的图类。 以上介绍的只是 Java 中一些常见的数据结构,实际上还有很多其他的数据结构和算法可以根据具体问题选择使用。 其他一些说明 以下这些类是传统遗留的,在 Java2 中引入了一种新的框架-集合框架(Collection),我们后面再讨论。 枚举(Enumeration) 枚举(Enumeration)接口虽然它本身不属于数据结构,但它在其他数据结构的范畴里应用很广。 枚举(The Enumeration)接口定义了一种从数据结构中取回连续元素的方式。 例如,枚举定义了一个叫nextElement 的方法,该方法用来得到一个包含多元素的数据结构的下一个元素。 关于枚举接口的更多信息,请参见枚举(Enumeration)。 位集合(BitSet) 位集合类实现了一组可以单独设置和清除的位或标志。 该类在处理一组布尔值的时候非常有用,你只需要给每个值赋值一"位",然后对位进行适当的设置或清除,就可以对布尔值进行操作了。 关于该类的更多信息,请参见位集合(BitSet)。 向量(Vector) 向量(Vector)类和传统数组非常相似,但是Vector的大小能根据需要动态的变化。 和数组一样,Vector对象的元素也能通过索引访问。 使用Vector类最主要的好处就是在创建对象的时候不必给对象指定大小,它的大小会根据需要动态的变化。 关于该类的更多信息,请参见向量(Vector) 栈(Stack) 栈(Stack)实现了一个后进先出(LIFO)的数据结构。 你可以把栈理解为对象的垂直分布的栈,当你添加一个新元素时,就将新元素放在其他元素的顶部。 当你从栈中取元素的时候,就从栈顶取一个元素。换句话说,最后进栈的元素最先被取出。 关于该类的更多信息,请参见栈(Stack)。 字典(Dictionary) 字典(Dictionary) 类是一个抽象类,它定义了键映射到值的数据结构。 当你想要通过特定的键而不是整数索引来访问数据的时候,这时候应该使用 Dictionary。 由于 Dictionary 类是抽象类,所以它只提供了键映射到值的数据结构,而没有提供特定的实现。 关于该类的更多信息,请参见字典( Dictionary)。 Dictionary 类在较新的 Java 版本中已经被弃用(deprecated),推荐使用 Map 接口及其实现类,如 HashMap、TreeMap 等,来代替 Diction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