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goDB入门基础知识

时间:2024-05-22 22:37:44

一、MongoDB介绍

MongoDB是一个基于分布式文件存储的数据库。由C++语言编写。旨在为web应用提供可扩展的高性能数据存储解决方案。

MongoDB是一种可扩展的敏捷NoSQL数据库,其中Mongo源自单词humongous。MongoDB基于NoSQL文档存储模型;在这种模型中,数据队形被存储为集合中的文档,而不是传统关系型数据库中表的行和列。文档是以二进制JSON(BSON)对象的方式存储的,可以存储比较复杂的数据类型,MongoDB最大的特点是它支持的查询语言非常强大,其语法有点类似面型对象的查询语言,几乎可以实现类似关系数据库单表查询的绝大部分功能,而且还支持建立索引。

MongoDB的优点:面向文档、高性能、高可用性、高可扩展性、对SQL注入攻击免疫等优点。

 

二、MongoDB数据库结构

为了更好的理解MongoDB的数据库接口,可以对比关系型数据库进行理解。

在MongoDB中是通过数据库、集合、文档的方式来管理数据的。

关系型数据库术语/概念 MongoDB术语/概念 对比说明
database database 数据库
table collection 数据库下的表/数据库下的集合
row document 表中数据行/集合中文档
column field 数据字段/文档域
index index 索引
table joins   表连接(MongoDB不支持表连接)
primary key primary key 主键,MongoDB自动在每个集合中添加_id域作为主键

 

     说明:文档中的域(相当于字段名)命名不能包含空格,句点(.)和美元符号($)。另外主键_id保留用于存储对象ID(Object ID).主键_id是唯一值,系统生成的主键_id组成部分为:从新纪元开始的秒数(4字节)、3字节的机器标识符、2字节的进程id、3字节的计数器(该计数器的起始值是随机的)。

MongoDB文档最大不能超过16MB,主要是为了避免查询占用太多内存(RAM)或频繁访问文件系统。

三、MongoDB数据类型

 BSON数据格式提供了多种数据类型,可用于以二进制方式存储JavaScript对象。MongoDB给每种数据类型都分配了1~255的整数ID号,方便按照类型查询。


 

MongoDB数据类型及其对应ID编号
类型 编号
Double(双精度浮点数) 1
String(字符串) 2
Object(对象) 3
Array(数组) 4
Binary data(二进制数据) 5
Object ID(对象ID) 7
Boolean(布尔值) 8
Date(日期) 9
Null(空) 10
Regular expression(正则表达式) 11
JavaScript 13
Symbol(符号) 14
JavaScript(带作用域) 15
32—bit integer(32位整数) 16
Timestamp(时间戳) 17
64—bit integer(64位整数) 18
Min key 255
Max key 127

使用MongoDB支持的各种数据类型是,需要注意的另一点是他们的排序顺序。比较不同BSON类型的值时,MongoDB使用下面的排序顺序(从小到大):1、Min key(内部使用的类型);2、Null;3、数字(32位整数、64位整数和双精度浮点数);4、符号和字符串;5、对象;6、数组;7二进制数据;8、对象ID;9、布尔值;10、日期和时间戳;11正则表达式;12、Max key(内部使用的类型).

 

四、操作MongoDB数据库

4.1连接MongoDB数据库

MongoDB的使用主要是客户服务器模式,即 可以使用一个客户端连接MongoDB数据库(服务端)

命令行:

mongodb://[username:[email protected]]host1[:port1][,host2[:port2],...[,hostN[:portN]]][/[database][?
options]]

mongodb:// 固定前缀
username:账号,可不填
password:密码,可不填
host:主机名或ip地址,只有host主机名为必填项。
port:端口,可不填,默认27017
/database:连接某一个数据库
?options:连接参数,key/value对

例子:

mongodb://localhost 连接本地数据库27017端口 
mongodb://root:[email protected] 使用用户名root密码为itcast连接本地数据库27017端口 
mongodb://localhost,localhost:27018,localhost:27019,连接三台主从服务器,端口为27017、27018、27019

3.2使用MongoDB自带的JavaScript shell(mongo.exe)连接

cmd命令窗口执行mongo.exe:

windows系统通过win+R调出运行框,输入cmd,一般调出来的路径在c盘

MongoDB入门基础知识

需要将路径调到mongo.exe安装的路径,我的mongo.exe安装在D盘

MongoDB入门基础知识

切换到d盘:

MongoDB入门基础知识

此时已经连接上了MongoDB数据库了,现在可以用命令来操作MongoDB数据库了,JavaScript shell可以运行JavaScript程序。

在java中连接,需要添加依赖

<dependency>
    <groupId>org.mongodb</groupId>
    <artifactId>mongo‐java‐driver</artifactId>
    <version>3.4.3</version>
</dependency>

 测试程序

@Test
public void testConnection(){
    //创建mongodb 客户端
    MongoClient mongoClient = new MongoClient( "localhost" , 27017 );
    //或者采用连接字符串
    //MongoClientURI connectionString = new    
MongoClientURI("mongodb://root:[email protected]:27017");
               
//MongoClient mongoClient = new MongoClient(connectionString);    
    //连接数据库
MongoDatabase database = mongoClient.getDatabase("test");
    // 连接collection
    MongoCollection<Document> collection = database.getCollection("myCollection");
    //查询第一个文档
    Document myDoc = collection.find().first();
    //得到文件内容 json串
    String json = myDoc.toJson();
    System.out.println(json);
}

五、操作数据库

5.1查询数据库

出巡所有数据库命令:show dbs   

显示当前数据库:db

5.2创建数据库

命令:use 数据库名字

说明:使用数据库和创建数据库都是用的use命令,如果已经存在该数据库,则直接使用,如果没有改数据库,则会自动创建改数据库。新创建的数据库用show dbs命令不显示,因为需要至少包括一个集合。

例如创建数据库xiaomifeng1010

use xiaomifeng1010

因为此前没有xiaomifeng1010数据库,则会新创建一个

5.3删除数据库(慎用!)

命令格式:db.dropDatebase()

例如删除刚创建的xiaomifeng1010数据库

先切换到xiaomifeng1010数据库:use xiaomifeng1010

再执行删除:db.dropDatabase()

六、操作集合

集合相当于关系型数据库中的表,一个数据库可以创建多个集合。

6.1创建集合

创建集合的命令:

db.createCollection(name, options)

name:String 类型,集合名字

option:Document类型,是一个可选项,可以不写,表示的是指定有关内存大小和索引的选项。

字段 类型 描述
capped Boolean (可选)如果为true,则启用封闭的集合。上限集合是固定大小的集合,它在达到其最大大小时自动覆盖其最旧的条目。 如果指定true,则还需要指定size参数。
autoIndexId Boolean (可选)如果为true,则在_id字段上自动创建索引。默认值为false
size 数字 (可选)指定上限集合的最大大小(以字节为单位)。 如果cappedtrue,那么还需要指定此字段的值。
max 数字 (可选)指定上限集合中允许的最大文档数。

在插入文档时,MongoDB首先检查上限集合capped字段的大小,然后检查max字段。

例子

没有使用选项参数时,创建collection。

>use xiaomifeng1010
switched to db xiaomifeng1010
>db.createCollection("myCollection")
{ "name" : elite }
>

Shell窗口:

使用show collection来显示创建的集合。

>show collections
myCollection

Shell

createCollection()方法有其中几个重要选项 :

> db.createCollection("mycol", {capped : true, autoIndexId : true, size : 6142800, max : 10000 })
{ "name" : elite}
>

Shell

在 MongoDB 中,不需要创建集合。当插入一些文档时,MongoDB 会自动创建集合。

>db.newcollection.insert({"name" : "lirui"})
>show collections
mycol
newcollection
myCollection

6.2删除集合

删除集合的命令:

db.collection.drop()

例子:

db.myCollection.drop() 删除myCollection这个集合。

七、操作document(文档)

7.1插入文档

MongoDB中文档的格式是json格式。

{
    "_id" : ObjectId("5b2cc4bfa6a44812707739b5"),
    "name" : "小明"
}

插入文档的命令:

db.COLLECTION_NAME.insert(document)

每个文档不指定主键的话,会默认创建_id为主键,类型为ObjectID(对象类型),MongoDB自动生成主键值

例如:

db.myCollection.insert({"name":"李锐","age":18})

注意:同一个集合中的文档的key(或者说字段,简单说就是每一行的数据记录的字段个数可以不一致,比如第一行2个字段,第二行5个字段,但是官方并不推荐这样),建议设置成一致的。

7.2更新文档

更新文档命令格式:

db.collection.update(
   <query>,
   <update>,
   <options>
)
query:查询条件,相当于sql语句的where
update:更新文档内容
options:选项

7.2.1 替换文档

将符合条件“name":"李锐”的第一个文档(集合中的第一行)替换成{“name”:“严博”,“age":16}.

db.myCollection.update({"name":"李锐"},{"name":"严博","age":16})

7.2.2 使用$set修改器

使用$set修改器指定要更新的key,key不存在则创建,存在则更新。

将符合条件“name":"李锐”的所有文档(集合中的行)更新name和age值

db.myCollection.update({"name":"李锐"},{$set:{"name":"严博","age":16}},{multi:true})

multi:true表示多行记录都更新。

如果为false只更新匹配的第一个文档。

7.3 查询文档

命令格式:

db.collection.find(query, projection)
query:查询条件,可不填
projection:投影查询key,可不填

7.3.1查询全部记录

db.myCollection.find()

7.3.2查询符合条件的记录

例如:查询name为“李锐”的文档

命令:db.myCollection.find({"name":"李锐“})

7.3.3 投影查询

所谓投影查询,就是不显示系统创建的_id主键,只显示name和key这两个key

命令:

db.myCollection.find({"name":"李锐“},{name:1,age:1,_id:0})

八、关于用户的相关操作

8.1 创建用户

语法格式:

mongo>db.createUser(
{ user: "<name>",
  pwd: "<cleartext password>",
  customData: { <any information> },
  roles: [
    { role: "<role>", db: "<database>" } | "<role>",
    ...
  ]}
)

例如:

创建xiaomifeng1010用户,角色为root

use admin
db.createUser(
     {
       user:"xiaomifeng1010",
       pwd:"123456",
       roles:[{role:"root",db:"admin"}]
     }
  )

内置角色如下:

1. 数据库用户角色:read、readWrite;
2. 数据库管理角色:dbAdmin、dbOwner、userAdmin;

3. 集群管理角色:clusterAdmin、clusterManager、clusterMonitor、hostManager;
4. 备份恢复角色:backup、restore;
5. 所有数据库角色:readAnyDatabase、readWriteAnyDatabase、userAdminAnyDatabase、
dbAdminAnyDatabase
6. 超级用户角色:root

8.2查询用户

查询当前用户:

show users

8.3修改用户

语法格式:

db.updateUser(
  "<username>",
  {
    customData : { <any information> },
    roles : [
              { role: "<role>", db: "<database>" } | "<role>",
              ...
            ],
    pwd: "<cleartext password>"
    },
    writeConcern: { <write concern> })

例如修改xiaomifeng1010用户的角色为readWriterAnyDatabase

use admin

db.updateUser("xiaomifeng1010",{roles:[role:"readWriteAnyDatabase",db:"admin"}]})

8.4修改密码

语法格式:

db.changeUserPassword("username","newPassword")

例如修改xiaomifeng1010用户的密码为123456789

use admin

db.changeUserPassword("xiaomifeng1010","123456789")

8.5删除用户

语法格式:

db.dropUser("用户名“)

例如删除“xiaomifeng1010"用户

db.dropUser("xiaomifeng1010")

九、附mongod命令行参数

mongod命令行参数
参数 描述
--help , -h 返回基本的帮助和用法信息
--version 返回MongoDB的版本
--config<filename>,-f<filename> 指定包含运行阶段配置的配置文件
--verbose、v 增加内部报告的信息量;这些信息被发送到控制台,并被写入到logpath指定的日志文件
--quiet 减少发送到控制台和日志文件的内部报告的信息量
--port<port> 指定一个tcp端口,mongod将在这个端口上侦听客户端连接,默认是27017
--bind_ip<ip address> 指定mongod将绑定到哪个ip地址以侦听连接。默认为所有接口
--maxConns<number> 指定mongod最多同时接受多少个连接,最多为20000个
--logpath<path> 指定日志文件的路径。重启后将覆盖日志文件,除非指定了--logappend
--auth 启用数据库身份验证,对从远程主机连接到数据库的用户进行身份验证
--dbpath<path> 指定一个目录,mongod实例将在其中存储数据
--nohttpinterface 禁用http接口
--nojournal 禁用支持持久性的日记功能(journaling)
--nopreall oc 禁用数据文件预分配。这将缩短启动时间,但可能严重影响正常操作的性能
--repair 对所有数据库运行修复例程

十,配置MongoDB

除了指定命令行参数外,可执行文件mongod还可接受一个配置文件,其中指定了控制MongoDB服务器行为的配置选项。使用配置文件可以更轻松地管理MongoDB配置设置:另外,可以创建多个配置文件,供各种数据库角色是哟领,如开发、测试和生产。

在window系统中安装好的MongoDB的路径下并没有配置文件,需要手动创建一个mongo.conf文件

MongoDB入门基础知识

data目录和logs目录也需要自己创建。

MongoDB入门基础知识

这是我简单配置了一下MongoDB,这是一个基本的配置文件,当然还可以根据需求加其他配置

 #后面是注释,不会被读取

mongod配置文件设置
设置 描述
verbose 增加内部报告的信息量,这些信息将显示到控制台屏幕上或写入到日志文件中。可能取值为true和false。另外还可以使用v、vv、vvv或vvvv来提高详细登记。例如在配置文件中:verbose=true vvv=true
logpath 指定将包含MongoDB日志条目的日志文件的位置和文件名
logappend 如果为false,每次启动mongod实例豆浆新建一个日志文件,并覆盖旧的日志文件;如果为true,将不会覆盖旧的日志文件,而在它的末尾附加。默认为false
port 指定一个TCP端口,mongod将在这个端口侦听客户端连接。默认是27017
bind_ip 指定一个用逗号分隔的ip地址列表,mongod将在这些地址上侦听。默认为所有接口
maxConns 指定MongoDB服务器最多同时可以接受多少个连接
auth 如果为true,将启用数据库身份验证,这意味着客户端必须提供身份凭证。默认为false
noauth 如果为true,则禁用身份验证
journal 如果为true,将启用操作日志,以确保持久性和数据一致性,在64位系统上默认为true,在32位操作系统上默认为false
nohttpiinterface 如果为true,将禁用用于访问服务器状态和日志的http接口。默认为false
rest 如果为true,将启用MongoDB数据库服务器的简单REST接口,让您能够通过发送REST请求来访问数据库。默认为false。

十一:安装MongoDB服务:

通过执行bin/mongod.exe,使用--install选项来安装服务,使用--config选项来指定之前创建的配置文件。

MongoDB入门基础知识

 安装好后:

启动MongoDB服务:

net start MongoDB

如果出现服务名无效,可参考这个博客:net start MongoDB 服务名无效错误解决 

关闭MongoDB服务:

net stop MongoDB

当然你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管理中的服务找到MongoDB来开启和关闭MongoDB服务。

MongoDB入门基础知识

移除MongoDB服务

" D:\Program Files\MongoDB\Server\3.4\bin\mongod.exe" ‐‐remove

启动mongodb服务,
命令执行后,浏览器中输入http://127.0.0.1:27017看到如下界面即说明启动成功

MongoDB入门基础知识

学习小结到此

本文部分内容参考了书籍《MongoDB入门经典》作者:Brad Dayl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