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NA-第2章 VRP 基础

时间:2024-05-21 12:21:20

目录

第2章 VRP 基础

2.2VRP命令行

2.2.1  命令行的基本概念

2.2.2  命令行的使用方法  

2.3     登录设备

2.4     基本配置

2.5     配置文件管理

2.5.1  基本概念

2.5.2  保存当前配置

2.5.3  设置下次启动的配置文件

2.6     通过Telnet登录设备

2.6.1 Telnet 简介

2.6.2 Telnet 登录设备

2.7     文件管理

2.7.1  基本概念

2.7.2  备份配置文件

2.7.3  传输文件2.7.4   删除文件

2.7.5   设置系统启动文件

2.8      基础配置常用命令


第2章 VRP 基础

2.2VRP命令行

2.2.1  命令行的基本概念

"<   >"表示是用户视图
"[      ]"表示系统视图 

VRP命令级别分为0~3级: 0级(参观级)、1级(监控级)、2级(配置级)、3级(管理级)。网络诊断类命令属于参观级命令,用于测试网络是否连通等。监控级命令用于查看网络状态和设备基本信息。对设备进行业务配置时,需要用到配置级命令。对于一些特殊的功能,如上传或下载配置文件,则需要用到管理级命令。

用户权限分为0~15共16个级别。默认情况下,3级用户就可以操作VRP系统的所有命令,也就是说4~15级的用户权限在默认情况下是与3级用户权限一致的。4~15级的用户权限一般与提升命令级别的功能一起使用, 例如当设备管理员较多时,需要在管理员中再进行权限细分,这时可以将某条关键命令所对应的用户级别提高,如提高到15级,这样一来,缺省的3级管理员便不能再使用该关键命令。
HCNA-第2章 VRP 基础

2.2.2  命令行的使用方法  

测试设备间的连通性:ping ip-address   

用户试图切换到系统视图使用:system-view

HCNA-第2章 VRP 基础

系统视图切换到用户视图:ctrl + z ,quitreturn

HCNA-第2章 VRP 基础

HCNA-第2章 VRP 基础

ctrl + z和return可以直接退回到用户视图,quit只能一步步的返回

HCNA-第2章 VRP 基础

进入接口视图:interface interface-type interface-mumber

interface-type:

HCNA-第2章 VRP 基础

注:?可以查询当前可以输入的命令参数

输入的参数不完整可以按TAB键补全,如输入et 按照查询的排列顺序第一个补全为Eth-Trunk,输入ethe则补全为Ethernet,输入b则补全为Bridge-if(唯一的以B开头的参数)。

HCNA-第2章 VRP 基础

HCNA-第2章 VRP 基础

HCNA-第2章 VRP 基础

VRP系统提供了丰富的命令行输入方法,支持多行输入,每条命令最大长度为510个字符,命令关键字不区分大小写,同时支持不完整关键字输入。表2-2列出了命令行输入过程中常用的一些功能键。

HCNA-第2章 VRP 基础

快捷键的使用可以进一步提高命令行的输入效率。VRP系统已经定义了一些快捷键,称为系统快捷键。系统快捷键功能固定,用户不能再重新定义。常见的系统快捷键,如表2-3所示。VRP系统还允许用户来自定义一-些快捷键,但自定义快捷键可能会与某些操作命令发生混淆,所以一般情况下最好不要自定义快捷键。
HCNA-第2章 VRP 基础

2.3     登录设备

2.3.1  通过 Console口登录设备...
2.3.2  通过MiniUSB口登录设备“

2.4     基本配置

 配置设备名称:sysname host-name
HCNA-第2章 VRP 基础
配置设备系统时钟:clock timezone time-zone-name { add | minus }offset

time-zone- name为用户定义的时区名,

正向偏移(UTC时间加上偏移量为当地时间)选择add

负向偏移(UTC时间减去偏移量为当地时间)选择minus;

offset 为偏移时间。

HCNA-第2章 VRP 基础

配置设备系统日期:clock datetime HH: MM: SS YYYY-MM-DD
例如:2000.10.30  00:00:00

HCNA-第2章 VRP 基础
配置设备IP地址:

interface interface-type interface-mumber  //进入接口视图

ip address ip-address {mask | mask-length}

HCNA-第2章 VRP 基础

HCNA-第2章 VRP 基础
2.4.4  用户界面配置

2.5     配置文件管理

2.5.1  基本概念

配置文件管理的基本概念有3个:当前配置、配置文件、下次启动的配置文件。
(1)当前配置
设备内存中的配置信息称为设备的当前配置,它是设备当前正在运行的配置。显然,设备下电后或设备重启时,内存中原有的所有信息(包括配置信息)都会消失。
(2)配置文件包含设备配置信息的文件称为配置文件,它存在于设备的外部存储器中(注意,不是在内存中),其文件名的格式- -般为“*.cfg"或“*.zip"。用户可以将当前配置保存到配置文件中。当设备重启时,配置文件的内容可以被重新加载到内存,成为新的当前配置。配置文件除了具有保存配置信息的作用外,还可以方便设备安装和维护人员查看、备份以及移植配置信息用于其他设备。缺省情况下,保存当前配置时,设备会将配置信息保存到名为“vrpcfg.zip" 的配置文件中,并存放于设备的外部存储器的根目录下。
(3)下次启动的配置文件顾名思义,下次启动的配置文件即为设备下次启动时加载至内存的配置文件。设备
重启时,会从指定的配置文件中提取配置信息,并加载至内存中:缺省情况下,下次启动的配置文件的文件名为“vrpcfg.zip"

2.5.2  保存当前配置

(1)手动保存配置

save[configuration-file]
参数configuration-file为指定的配置文件名,格式必须为“*.cfg" 或“*.zip"。

将当前配置保存到文件名为“vrpcfg zip"的配置文件:save
HCNA-第2章 VRP 基础

如果还需要将当前配置保存到文件名为“backup.zip”的配置文件中,作为对vrpcfg.zip的备份

HCNA-第2章 VRP 基础

(2)自动保存配置

 开启设备的周期性自动保存功能:autosave interval on 

设置自动保存周期:autosave interval time  

time为指定的时间周期,单位为分钟,默认值为1440分钟(24小时)。

开启设备的定时自动保存功能:autosave time on

设置自动保存的时间点:autosave time time -value

time -value为指定的时间点,格式为hh:mm:ss,默认值为00:00:00。

2.5.3  设置下次启动的配置文件

startup saved-configuration configuration-file 
 configuration-file 为指定配置文件名,如果设备的外部存储器的根目录下没有该配置文件,则系统会提示设置失败。
如果需要指定已经保存的backup.zip文件作为下次启动的配置文件
HCNA-第2章 VRP 基础

注意:设置了下次启动的配置文件后,再保存当前配置时,默认会将当前配置保存到所设置的下次启动的配置文件中,从而覆盖了下次启动的配置文件的原有内容。所以,保存当前配置时应该特别小心。

比较当前配置与下次启动的配置文件的差异 :compare configuration

没有差异时显示:

HCNA-第2章 VRP 基础

有差异时显示(我将上文2.4配置里的vlan 1 的ip地址删除,显示配置文件26行的位置不同):

HCNA-第2章 VRP 基础

2.6     通过Telnet登录设备

2.6.1 Telnet 简介

Telnet协议是TCP/IP协议族中应用层协议的一员。Telnet 的工作方式为“服务器/客户端”方式,它提供了从一台设备(Telnet 客户端)远程登录到另一台设备(Telnet服务器)的方法。Telnet 服务器与Telnet 客户端之间需要建立TCP连接,Telnet 服务器的缺省端口号为23。

2.6.2 Telnet 登录设备

telnet ip-address

2.7     文件管理

2.7.1  基本概念

VRP文件系统主要用来创建、删除、修改、复制和显示文件及目录,这些文件和目录都存在于设备的外部存储器中。华为路由器支持的外部存储器一般有 Flash和SD卡,交换机支持的外部存储器一般有 Flash和CF卡。除此之外,有的设备还支持通过外接U
盘来扩充设备的外部存储容量。
设备的外部存储器中的文件类型是多种多样的,除了有之前提到过的配置文件,还有系统软件文件、License 文件、补丁文件等。在这些文件中,系统软件文件具有特别的重要性,因为它其实就是设备的VRP操作系统本身。系统软件文件的扩展名为“.cc”, 并且必须存放于外部存储器的根目录下。设备上电时,系统软件文件的内容会被加载至内存并运行。

2.7.2  备份配置文件

(1)查看当前路径下的文件,并确认需要备份的文件名称与大小
dir [ /all ] [ filename | directory ]
all表示查看当前路径下的所有文件和目录,包括已经删除至回收站的文件。

filename 表示待查看文件的名称。

directory 表示待查看目录的路径。

路由器的默认外部存储器为Flash,执行如下命令可查看路由器R1的Flash存储器
的根目录下的文件和目录。
HCNA-第2章 VRP 基础
(2)新建目录
mkdir directory,

directory 表示需要创建的目录

在flash根目录下创建backup目录

HCNA-第2章 VRP 基础
(3)复制并重命名文件
复制文件的命令为copy source-filename destination-filename,

source-filename 表示被复制文件的路径及源文件名。

destination-filename表示目标文件的路径及目标文件名。
把配置文件sslv*n.zip 复制到新目录backup 下,并重命名为backupbak.zip。会显示百分比进度
HCNA-第2章 VRP 基础

HCNA-第2章 VRP 基础

(4)查看backup目录,成功复制文件

cd flash:/backup 是Linux命令:修改当前的工作路径,相当于打开flash:/backup文件夹

HCNA-第2章 VRP 基础

2.7.3  传输文件
2.7.4   删除文件

删除文件:delete [/unreserved ] [/force ]filename

其中/unreserved 表示彻底删除指定文件,删除的文件将不可恢复。如果不使用/unreserved,则delete命令删除的文件将被保存到回收站中。

/force 表示无需确认直接删除文件。

filename表示要删除的文件名。

undelete命令则可恢复回收站中的文件。注意,保存到回收站中的文件仍然会占用存储器空间。

reset recycle-bin命令将会彻底删除回收站中的所有文件,这些文件将被永久删除,不能再被恢复。

删除文件

HCNA-第2章 VRP 基础

HCNA-第2章 VRP 基础

恢复文件

HCNA-第2章 VRP 基础

无需确认删除文件(可恢复)

HCNA-第2章 VRP 基础

HCNA-第2章 VRP 基础

永久删除文件(永久删除后再恢复文件显示找不到删除的文件)

HCNA-第2章 VRP 基础

2.7.5   设置系统启动文件

查看设备当前设置的下次启动时所使用的启动文件情况:display startup

由于前面配置更改过下次启动配置文件:

HCNA-第2章 VRP 基础

默认情况下:

HCNA-第2章 VRP 基础

设置下次启动使用的系统文件:startup system-software system-file 
system-file 表示指定的系统软件文件名。

2.8      基础配置常用命令

HCNA-第2章 VRP 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