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A | 陈建闽(阿德):Token的分散过程,一定要基于场景

时间:2024-05-20 22:44:55

陈建闽在分享中,从产品的视角透彻的分析了区块链行业应用变革,指出产品设计的四大误区:场景不真实、原有商业模式改进不够、过渡创意、先不要挑战增杂业务。同时,对于Token经济设计,他提出Token分散过程一定要基于场景去分散,不能满世界乱撒。


BTA | 陈建闽(阿德):Token的分散过程,一定要基于场景


陈建闽(阿德):

中国最大的产品经理社区PMCAFF创始人& CEO,着眼区块链技术与产品落地,影响了大批产品经理进入区块链领域。作为Nework基金会中国区合作伙伴,运营并推动区块链项目Nework落地。


以下,为陈建闽(阿德)从产品视角看区块链行业应用变革的详细分享,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刚刚有举过手买数字货币的,买数字货币赚钱的举一下手,今天怎么可能能赚到钱,能赚钱的肯定都很牛。我在2011年的时候陆陆续续在买比特币,差不多2013年以60倍的价格卖掉。当时我觉得这个东西可以搞个交易所,然后我就写了个BP,当时大家让我冷静一点,让我算一下账,我们仔细一算盘子也不大,一共几千万枚,一枚60美金,然后就放弃了。然后从2013年我就没有再研究过数字货币这个领域,直到在去年我们在做连接人类工作技能的事情,形态是什么样的,我们想直接对标美国的upwork,公司估值40亿美金。所以我也在这一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跟大家分享一下。


我们公司在用各种方式把人的技能连接起来。有两条线,一条线2B方式去连接,服务中等客户,像新东方、新浪微博等等都是我们的客户,我们可以通过资源匹配把产品研发资源,设计资源研发起来。小B和C这段可以采用区块链技术来解决。


我们是用的Nework,一个共享经济的链。其实发现在甲乙问题撮合的时候,问题不仅仅来自于乙方,也来自于甲方,有的时候甲方比乙方更不靠谱,如何把这个事情做好?区块链技术是可以的,所以我们才去做的。


大家在聊区块链的时候经常会进入到一个问题里面,我们到底是做业务,还是在做什么?其实我现在有几个东西可以总结出来,大家都知道,今天聊的比较多区块链都是技术层面的,绝大多数人还是关心业务层面上是怎么做的。

有两个结论。


一个是区块链技术是用于重构生产关系的。对于溯源有个巨大的问题,我们在线下的一杯水很难确定这杯水有没有被掉包,所以在这个基础之上,很多生产机会都可以被改造,现在最多的用于区块链去改造博客,用区块链去改造浏览器,去改造文件服务器,其实这些所有东西都是跟九几年互联网的东西很像,本来现在互联网没有工具型产品的机会了,尤其区块链这个事情又重新被重构了。


第二个是Token化,就是增长黑客。当你有这个的时候,用户是可以愿意来体验的,其实各大公司有非常必要去拥抱区块链技术。


从两个层面讲这个事情的重要性。这张图是这样的,我们把每个月ICO的信息给抓取出来,2017年1月份值非常少,到2018年的时候大家发现ICO的量值到达了400个,大家觉得这个多不?我告诉你们另外一个数据,每年中国BP可能有50万份,所以ICO这个数据还不是很多。


我觉得今天区块链给我们最大的震撼是什么?我觉得很多在应用层面上,如果再研究落实机制的话,你们会掉到非常深的坑里面没法出来。


我用产品的语言表达,就是数据即货币


大家想象一下,科幻小说里面可以把一个人从A地面掉到B地面,但是我们用区块链技术今天传的真的是一种数据,这个数据是无法被拷贝的,以前每个数据都可以重新被拷贝,但是由于落实机制的存在,数据都没有办法被拷贝。


像基层网络已经可以具备了传输价值这样的事情,整个互联网就发生了爆炸式的变革,所以今天区块链世界对未来整个互联网的变革是非常深远的。


在这个基础之上,有几个核心的要素是要被拿出来研究的。第一个要素是信任。你们基于信任解决什么问题,这是一个很关键的事情,今天大家不用研究区块链,大家只用研究你的积分怎么合理就可以了,比如像新浪微博的等级各方面的系统都是我最早参与设计的,所以激励也是很关键的点。大家记不记得一件事情,在指数级增长这个数当中说过,我们用户是从到社群里面的组成过程,但是在那个里面我们只能做到对员工的股份激励,但是今天由于区块链的存在,我们可以做到所有用户的激励,今天是产生了质的变化。   

 


产品设计误区


区块链产品现在还处于探索性,我只能给大家一些错误的总结,很难给大家一个正确的总结,因此一切还在探索中,这是我们在设计Nework当中做的事情。


第一,这个事情你脱离了真实场景,就算用上区块链技术也是多余的,而且也是没有必要的。大家在做每个商业推敲的时候,找一找有没有存在一些现实的产品,它本身在解决这个需求,如果没有,我们非要生拉硬造是非常可怕的。


第二,就是对于原有商业模式有没有改造。上一位嘉宾分享的时候说,他让整个结算过程变得更快,这也是用到区块链一个特别好的事情。


第三,大家往往会过度设计。大家放心好了,等你做一个区块链项目,你基本上已经完成了一半交易所的工作,今天区块链给大家一个机会,你专注在自己的领域里面机会就非常大了,没有必要去干其他的。


第四,没有必要去挑战复杂业务。溯源就是一个复杂业务,我用一句话来总结,千万不要用电子世界的逻辑去挑战原子世界的逻辑,就是我们生活当中的东西,怎么在电子世界里面证明了真实性,这是目前正在探索的事情,而不是区块链这个技术可以简单解决的。

 


区块链产品就为Growth Hacking


区块链产品就是一个Growth产品的过程。


第一,基于信任区块链提供了一种突破性的创意。大家都知道指数级增长的一本书里面提到了,你在做指数级产品的时候一定有一个突破性的创意存在,你不可能平铺直叙的去创造一个产品,在流量稀缺的时代是不可能的。


第二,就是基于token激励机制支持。


第三,基于共识生态价。我们可以调动社会力量价值,比以往还要高。我去很多人去说区块链产品已经不能用APP来理解了,也不能当一个公司去理解,很多区块链技术是属于全人类的事情,因为它的角度是一场人类的变革。


第四,token是一个群策群力的过程。


我们来说一说像以太猫这样的游戏,在互联网里为什么没有成功?可以对应一下我刚才说的四个点。大家都会知道说steemit,medium 在alexa排名在200左右,而steemit基于区块链的博客社区已经到了800。

 


Token经济设计


Token经济设计,这个在很多层面上是比较可怕的,你要考虑Token发放整个模型是最安全的,而不是满世界乱撒。


Token分散过程一定要基于场景去分散。怎么理解呢?你每做一件事情,跟你获得的Token最好是同比的,不要不劳而获,这样会破坏你的体系。大家知道比特币是靠别人挖矿来获得的,微博之所以有今天的发展,是有大V,微博从来没有给过他们钱,用区块链看这个事情就不合理了,为什么不给用户钱,他给你赚了钱。还有云保链的场景非常有意思,大家会发现我去付比特币的时候,有可能地址打错了,因此他来了个打错地址的保险,所以就比较刚性。


像Nework也是,人跟人主动性的问题也是这样,人跟人合作的时候主要的问题不是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不是能力的问题,而是上不上心,怎么样让双方更上心,能不能用区块链的方式去解决。


我们说一个简单的事情,大家都知道趣头条,上个星期跟他们聊过,它虽然不是区块链项目,但是人家是一个完美的撒币的项目。因为趣头条已经切入到四五线城市,已经成为一个小的今日头条,它的一轮融资已经到达2亿美金。浏览新闻可以送金币,最重要的是说,人家通过这个撒币,DAU到达了一千万,MAU做到三千万,还有邀请用户送两万八,我们再看觉得这个设计很不合理。但是我再给你透露个数据,邀请两千个用户送两万八,但凡有点互联网常识的人,一个用户成本也就15块钱。天底下哪有这么便宜的用户,所以说你仔细去看整个模型都是非常严谨的,最主要的人家IY是正的。


所以在做业务层面的时候,很多的思维就是绕不过去。我们把设计过程可以公布一下,这是我们第三版的设计,发现整个设计过程其实还是非常复杂,而且非常严谨,我们在不断地推敲,这个版本已经推翻过好几次了。


所以刚刚基于上一个逻辑,我觉得很多做应用的人不应该直着去上链,因为你上了链就有代码,代码就无法更改了,所以产品经理在区块链里边是要升级的。


 

产品思考需要拓展三个层面


大家都知道,现在都是人工智能时代了,阅读器都是用人工智能的算法给你推荐内容,所以我总结了一下,产品在以往不足里面需要拓展三个层面的思考。


第一社群层面,我们要调动更多社会资源的时候,社群层面的设计是更加关键的,而且是整个产品经理完全不去考虑的。


第二经济层面,对产品带来挑战是更加巨大的,也是很多产品之前没有考虑过的,大家想我要找一个产品经理,懂业务的,还要懂经济的非常难。


第三,业务层面,这个时候就要考虑我的产品什么东西该上,什么东西是在中心化来用的,这是非常烧脑、非常让人抓不到头绪的一件事情,这是需要技术和产品一起打磨,过程非常痛苦。

 


区块产品结构


下面就到了大家非常关心的产品结构了,我的产品跟区块链到底是什么关系?


第一个,以太坊不太适合去做真实的项目运行。这个以太坊的速度太慢了,我的产品变化量一百万,我一天有一百万的DNU,有十万的写入操作,每个写入操作是3美金(贵的的时候)的话,我一天要烧30万美金。我疯了是吧,我作为一个项目方神经病去烧这么多,我家里一个服务器用了十几年也不需要三十万美金,这是多么现实的一件事情。


第二,我们在做以太坊的时候,其实以太坊的速度也是它的问题,它现在全网共享十几笔交易,我会认为这个事情未来垂直应用的链会比较多一点,其实像eos也在尝试去拓展这种事情,全行业对这种事情还是比较期待的。


如果是区块链应用的话,不要急着上链,你还是先解决场景问题,而不是说我先解决链不链的问题,你们想象一下,你做个产品都没有人用,你上了链也没有人用,何必给自己添加麻烦。


所以说到这里大家会考虑一个事情,大家经常讨论这个问题,我们这个项目是轻的应用,还是肥的链呢?这种讨论都很没有意义,为什么?我们可以以应用为中心,迭代式的,把我们已经成熟的业务逻辑放到链上去,而不是一口气非要整明白业务应用多一点,还是链上应用多一点,先把业务往下做是比较好。


大家会看到,Nework有几个设计思路,解决共享经济,个体分布式的信用,激励系统。这样不仅我们自己Nework的产品,还有像权大师也可以用这个系统把生态做起来。



BTA | 陈建闽(阿德):Token的分散过程,一定要基于场景


想跟区块链大咖蒋涛和孟岩一起工作吗?

快来快来,****区块链大本营招采编 2 名 (待遇不低于行业水平)

邮件发送:[email protected](注明:姓名+区块链+采编应聘)


BTA | 陈建闽(阿德):Token的分散过程,一定要基于场景

扫码加入区块链大本营读者群,群满加微信 17600222208 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