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有云和容器开源项目是怎么落地的?看看他们怎么说

时间:2024-05-20 17:39:27


随着云计算的深入发展,以OpenStack、Docker为代表的开源技术正在受到更广泛的应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云计算开源发展调查报告(2017)》中也证实了这一现象,报告显示我国在使用私有云的企业中,超过80%的企业接受并认可开源技术,接近60%的企业已经在应用容器技术或正在测试环境。

个开源项目的最终落成需要经历多重的考虑,在3月21日-22日举行的2018云计算开源产业大会·私有云和容器开源论坛上,华为、腾讯、中兴通讯、IBM、云途腾等行业领导者将分享他们在开源项目上的成功经验。

以华为ServiceComb的项目为例,2017年6月,华为宣布开源微服务框架ServiceComb。在研发过程中,考虑到开发者的自身业务需求,ServiceComb增加定制业务插件功能,并对应用交广的微服务框架进行了兼容。针对现代企业应用极高的容错需求,微服务框架提供的隔离熔断机制,可保证被调用服务出现问题时不产生雪崩效应。来自华为的姜宁将在会上对ServiceComb项目的发展路线做更为细致的分享。

另一方,电信运营商也在私有云、容器开源项目上尝试做更多的贡献。中兴通讯曾尝试发挥容器、kubernetes的长处,为电信NFV领域带来更多的价值,并已经联合合作伙伴发布了NFV领域容器最新实践。中兴通讯在容器周边开源社区的运作模式和最新动态也将会在2018云计算开源产业大会·私有云和容器开源论坛上披露。

Apache OpenWhisk则是一款由IBM开源的事件驱动的无服务器计算平台。IBM也将此平台部署在了云平台Bluemix上,据说, OpenWhisk 会帮助用户管理基础架构,分配计算资源,调度容器运行,实现峰值自动扩展等。 Apache OpenWhisk Committer郭迎春在会上分享更多关于Apache OpenWhisk的奇妙之处,她的演讲主题是《Apache OpenWhisk让容器云Serverless》。

在RightScale前不久发布的《云计算现状调查报告(2017)》中显示,企业级用户在运行分布式负载时,他们更倾向于选择私有云。在这样的趋势下,为了方便用户更快捷选择私有云,我国现已推出私有云相关评估标准。

会上,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云计算高级研究员、云计算开源联盟、私有云成熟度评估项目组组长张婷婷将进一步解读《私有云成熟度评估系列标准》,她将从从云计算应用落地技术、管理和效果方面开展云计算通用能力的全面成熟度分析,以评估实践的方式帮助企业分析当前云计算成熟度的优势和短板,寻找行业定位,提升云计算应用水平。

重量级嘉宾,权威解读行业趋势:

私有云和容器开源项目是怎么落地的?看看他们怎么说

Chris Aniszczyk

CNCF专家

私有云和容器开源项目是怎么落地的?看看他们怎么说

个人介绍:毕业于香港大学电子与电气工程专业。在开源和开放标准方面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他在软件行业活跃多年,曾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内部研发中心做Java开发,并在香港数字设备任职期间进行多操作系统的支持和测试研究。红帽开启了Donald的开源生涯,而后他在LynuxWorks专注于Linux和UNIX/ RTOS系统方面的工作。

私有云和容器开源项目是怎么落地的?看看他们怎么说

陈屹力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研究部云服务及软件评估业务主管,可信云工作组副组长

私有云和容器开源项目是怎么落地的?看看他们怎么说

个人介绍: 一直从事云计算相关标准及政策研究工作,推进国内云计算及开源技术的产业化落地进程,参与并撰写云计算行业10多个标准,主要负责云服务及软件行业评估认证工作。

私有云和容器开源项目是怎么落地的?看看他们怎么说

张明星

中兴通讯虚拟化研究院资深架构师和产品规划负责人

私有云和容器开源项目是怎么落地的?看看他们怎么说

个人介绍:超过10年的虚拟化技术和产品解决方案的从业经验,专注于容器技术、Cloud-Native、DevOps领域。

私有云和容器开源项目是怎么落地的?看看他们怎么说

姜宁

华为开源能力中心技术专家

私有云和容器开源项目是怎么落地的?看看他们怎么说

个人介绍:目前华为 PaaS开源微服务框架ServiceComb项目负责人,前红帽软件首席软件工程师,有十余年企业级开源中间件开发经验,有丰富的Java开发和使用经验,函数式编程爱好者。从2006年开始一直从事Apache开源中间件项目的开发工作,先后参与Apache CXF, Apache Camel,以及Apache ServiceMix的开发。对微服务架构,WebServices,Enterprise Integration Pattern,SOA, OSGi有比较深入的研究。

私有云和容器开源项目是怎么落地的?看看他们怎么说

郭迎春

Apache OpenWhisk Committer

私有云和容器开源项目是怎么落地的?看看他们怎么说

个人介绍:IBM资深工程师,拥有多年开源社区的工作经验,她于2009年加入OpenOffice社区,2012年加入OpenStack社区,是OpenStack社区国际化项目组的创始人。目前她主要从事Apache OpenWhisk项目的开发,是Apache OpenWhisk项目的committer。

私有云和容器开源项目是怎么落地的?看看他们怎么说

韩宝英

腾讯云TStack架构师

私有云和容器开源项目是怎么落地的?看看他们怎么说

个人介绍:2012以来一直从事云计算的研发设计工作。熟悉Nova、Ceilometer等Openstack组件,熟悉Libvirt、Qemu-kvm等虚拟化组件。


私有云和容器开源项目是怎么落地的?看看他们怎么说

侯亚辉

云途腾容器平台负责人

私有云和容器开源项目是怎么落地的?看看他们怎么说

个人介绍:2014年加入云途腾(T2Cloud),曾负责T2OS IaaS平台的产品及架构相关工作,目前负责容器平台的相关开发,致力于通过平台和工具帮助企业推进DevOps,提升生产效率。

私有云和容器开源项目是怎么落地的?看看他们怎么说

戚海峰

Senior Program Manager

私有云和容器开源项目是怎么落地的?看看他们怎么说


私有云和容器开源项目是怎么落地的?看看他们怎么说

张婷婷

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 云计算高级研究员

私有云和容器开源项目是怎么落地的?看看他们怎么说

个人介绍:在云计算领域深耕7年,熟悉企业级私有云规划和建设方案制定。负责中国移动云计算演进规划、技术方案设计、规范制定等工作,参与多个千余节点大规模私有云资源池建设。对开源架构以及云计算运营管理方法等有深入理解,开创国内首个云计算量化成熟度评估体系,在国内外标准化组织中推广应用,旨在推动云计算在企业中应用落地时从“建好”到“用好”的IT转型。

最新会议议程如下:

下午技术开源论坛二

私有云及容器开源论坛(出品人:陈屹力+王利俊)

主持人: 陈冉

时间

内容

演讲人

13:30-13:50

主题演讲

Donald Liu

CNCF技术专家

13:50-14:10

可信云容器解决方案评估方法解读

陈屹力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工程师

14:10-14:30

ServiceComb的项目发展路线图

姜宁

华为开源能力中心技术专家

14:30-14:50

容器技术驱动NFV演进

张明星

中兴通讯虚拟化产品资深架构师

14:50-15:10

Apache OpenWhisk让容器云Serverless

郭迎春

Apache OpenWhisk Committer

15:10-15:30

TStack虚拟机双活实践

韩宝英

腾讯云TStack架构师

15:30-15:50

借助开源PaaS技术,助力企业DevOps落地

侯亚辉 云途腾容器平台负责人

15:50-16:10

基于Azure容器技术的DevOps开源实践 / Opensource DevOps with Azure Containers

戚海峰

Senior Program Manager

16:10-16:30

私有云成熟度标准解读

张婷婷 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研究员

16:30-17:00

圆桌讨论


私有云和容器开源项目是怎么落地的?看看他们怎么说私有云和容器开源项目是怎么落地的?看看他们怎么说

扫码申请参会资格

私有云和容器开源项目是怎么落地的?看看他们怎么说


私有云和容器开源项目是怎么落地的?看看他们怎么说私有云和容器开源项目是怎么落地的?看看他们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