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电商的市场的市场份额:

天猫、京东竞品分析天猫、京东竞品分析

市场前景:

随着物流的产业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智能手机普及,网购的产品种类日益丰富,网上购物成为了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网上购物不仅不需要出门可以选购自己所需要的产品,还可能节约一定的费用,这种种因素刺激网上商城的市场的发展。


用户分析:


用户定位

天猫:主打正品品牌销售、时尚销售,产品大而全,主要面向的是一二线城市的用户。

京东:主打电脑、数码、通讯、家用电器产品销售,产品种类繁多,涉及多个领域,主要面向那些需要高科技的用户,但近年来京东发展的产品领域涉及多个,用户定位不太明确。


竞品分析:

天猫:随着B2C的发展,消费者需要全新的、与阿里巴巴大平台挂钩的代名词,天猫提供一个定位和风格更加清晰的消费平台。猫是性感而有品位的,天猫网购,代表的就是时尚、性感、潮流和品质;猫天生挑剔,挑剔品质,挑剔品牌,挑剔环境,这恰好就是天猫网购要全力打造的品质之城。

京东:中国最大的自营式电商企业,专业的综合网上购物商城,销售超数万品牌、4020万种商品,囊括家电、手机、电脑、母婴、服装等13大品类。秉承客户为先的理念,京东所售商品为正品行货、全国联保、机打发票。

 

场景分析:

需要购买服饰箱包鞋靴,不想逛街,直接上电商网站买。

在这些网站上买的东西比在商场买的便宜,而且还送货上门,就选择在电商网站买。

想买些零食,又不知道买哪些吃的,就会在这些电商网站上打开看看,有什么好吃,选择自己喜欢的购买。

要买的东西不是急需要用的,可以接受几天的等待的,会选择在这些电商网站上慢慢对比购买。

 

战略分析:

天猫:销售正品的平台,种类繁多,涉及服装,家电,日化,食品,图书等等。强化商家与消费者的关系,为消费者提供正品保障。

京东:低成本的战略销售来扩大市场规模。从单一的电子产品扩展到服装,日化,图书,食品。从单一网上零售到仓储、零售,物流配送全方位运营,通过平台整合,价值链控制,打通整个产业链条,实现供应商——仓储——网购平台——物流配送——消费者无缝对接。


范围层分析:

功能分析:

天猫:

天猫、京东竞品分析

京东:

天猫、京东竞品分析天猫、京东竞品分析

功能对比:

京东和天猫的功能都差不多只是双方侧重点不同。京东有自己物流配送系统,更能保证物品的送达时间快,物品的完整度高。

天猫:注重的是品牌销售和用户的喜好。在首页除了主导航分类和两个比较大的分类外,天猫的每个层级则是根据用户最近浏览去推荐产品。天猫注重给用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七天无理由退货。

京东:有独特的生活服务功能,进入首页就能看到,给用户提供了生活便利。京东快报给用户提供了一种了解网站当前的一些最新公告和活动促销。京东在自己的网站首页上布局也比较合理,每一个功能都划分一个层次,每个层次有会进行细的分类,这样用户浏览时目的感就会更明确。京东也会有猜你喜欢的导航,但是京东没有有很大的空间去展示它,只是用了一层的框架去展示它。而且京东会比较强调自己的服务质量,在首页特设了一个服务这个层级导航,给用户提供一个良好的购物体验。京东特设一个特色购,强调了京东的特色是家电数码通讯产品。


特色功能:

天猫——喵鲜生:提供不同的购物感受,很多时候我们会因为喜欢吃某种水果、海鲜或者肉类但是因为地区或者季节的问题买不到,有了这个平台后,用户就不用担心这问题。喵鲜生主打的进口产品。满足了用户的需求,不用出国也可以吃到自己想吃的产品。天猫有自己的储备仓库,可以确保水果、海鲜和肉类的新鲜程度。

天猫——天猫会员:特设了一个界面关于会员的,这给了用户的极大的归属感。让用户会觉得自己与该网站是一体的,会员权益保障——说明天猫重视每一个会员的购物体验,给每一个会员都会提供一种安全的保障。

京东——拍卖:给普通用户提供了参与拍卖的另一种渠道,可能在不经意的浏览键就发现自己喜欢的物品,在自己接受的范围内参与竞拍。也增加了网站的流量。

京东——金融:理财、众筹、白条等。


结构层分析:

天猫购物流程:

天猫、京东竞品分析

京东购物流程:

天猫、京东竞品分析

交互设计对比:

就拿购买平板电视这一交互为例:

这两家都是可以根据首页的分类导航,选择自己想要的家电进行详细浏览,或者通过搜索进行浏览,大致的操作都相同,只是有些细节的差异。

天猫:两者页面相差不多,天猫的产品页面右侧是同类产品比较,是根据用户的浏览推荐的,购买时有直接购买或者加入购物车两种选择方式,直接购买方便及时,加入购物车给了用户更多比较的机会和考虑的时间。产品参数的同框的左侧栏,则只是给了同品牌的产品的相关信息及销量,让用户及时了解该品牌的受欢迎程度,还可以浏览相关的产品,更能促进购买欲。在分期购买这个功能上,天猫则设置在了最后付款的页面上,这样并不能极大促进购买欲,用户决定购买的时候,那时肯定是决定考虑好相关的问题,会选择分期购买的人可能会相对减少,说明天猫并没有把这个分期付款功能做为一个促进成交量的策略。

天猫、京东竞品分析天猫、京东竞品分析天猫、京东竞品分析

京东:京东则是在产品名称的右上角上设置了一个对比按钮,让用户自行添加自己想要对比的同类产品,更尊重用户的自己的想法,更能让用户自己掌控流程,会更受用户追捧,在购买按钮上,京东在这样大型家电产品上则只设置一个加入购物车的按钮,更多的是考虑用户再浏览过程的感受,更是希望用户再购买这样大型的商品的时候谨慎考虑,多进行对比,最后在考虑是否购买,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在后期用户对自己购买产品的不满意度和售后的工作量,减少一定的工作。

而京东还设置了推荐配件栏和在产品相关介绍框中的左侧栏则是设置了相关产品分类和达人购买,说明京东同时也注重配套服务,用户体验更加完善。

京东还把分期付款当做一项备选的功能,当用户浏览到某产品时,或许会因为该产品的各项功能指标好而喜欢这个产品,想要购买,却因为资金不够无法购买,白条分期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也是一个促进购买的方式。

天猫、京东竞品分析天猫、京东竞品分析天猫、京东竞品分析

两者就这个家电购买页面有较大区别,别的并无多大区别,相对而言,京东则是更重视用户体验,天猫则是注重品牌宣传,注重质量。京东在电器这块做的很好,可能是因为早期的用户定位的缘故。

框架层分析:

天猫网站主页:

根据用户最近浏览的物品去推测用户的喜好,推荐商品的篇幅占了将近50%,页面相对凌乱,对于有浏览目标的用户,80%的内容是浪费的,相对有目的性的设计是主分类导航,分类详细。特色市场详细地介绍当前天猫还在展开的一些活动和功能,让用户更直观了解天猫。还设计一个热门品牌导航,供用户选择自己想要了解的品牌,很好地突出自己的特色。


京东网站主页:

除了设计一个分类详细的主导航。还将每一个分类设计一层的导航框架,还有猜你喜欢推荐物品,这个篇幅只占一层导航层。这样设计更让用户觉得浏览是目的性更强。还在右侧增加了京东快报和生活服务。服务十分周全。

表现层分析:

天猫浏览时,东西显得杂而多、乱。如果有目的性浏览的用户很有可能会被主页弄混乱。但是如果是没有目的性浏览的用户,会增加他在网站的停留时间,促进他浏览的欲望。

京东在视觉上给人一目了然的感觉。浏览时也会很有目的地浏览,提高了用户效率。

总结:

天猫:是在淘宝的基础上发展期来得一个品牌,注重的是品牌销售和质量。相对于淘宝有一定的区别。天猫产品种类大而齐全,涉及多个领域,天猫有自己的支付系统,连接着自己其他网站的功能。天猫是因为有淘宝作为连接属性,在消费者之中传播的很快,大家都很快也知道这个牌子的存在,而且相对于其他牌子,天猫也是算是早期在消费者心中比较知名的牌子,这也是天猫占有很大市场份额的原因。但天猫不足的是网站页面设计地过于大而乱,没有条理性。

京东是一个以销售家电数码产品起家的网站,注重的是用户体验。现在京东的业务范围拓展很快,涉及服装、日化、食品、金融、拍卖、医药等多个领域。京东也建立自己的支付系统,以摆脱自己面临的支付困境,减少用户的支付的麻烦。京东有自己的配送体系,良好的服务系统。京东界面设计条理清楚,一目了然。给人感觉舒服。



本文由PMCAFF产品经理社区作者 @Energy-ting 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