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 NR——无线帧格式

时间:2024-04-06 07:18:35

5G NR——无线帧格式 : 5G NR的基本时间单位。

                          5G NR——无线帧格式

                          其中,5G NR——无线帧格式 Hz,

                                      5G NR——无线帧格式,信道最大傅里叶变换的点数

5G NR——无线帧格式 : 无线帧长度;值为10ms 。

 

5G NR的子载波间隔不再像LTE的子载波间隔固定为15Khz,而是可变的,见下表:

5G NR——无线帧格式

 

一个无限帧长为10ms,每个无线帧分为10个子帧,子帧长度为1ms;每个无线帧又可分为两个半帧(half-frame),第一个半帧长5ms、包含子帧#0~#4,第二个半帧长5ms、包含子帧#5~#9;这部分的结构是固定不变的。

可变的部分是每个子帧包含的符号数,由于子载波间隔是可变的,子载波间隔越大则每个符号的长度越短,而子帧长度是固定为1ms的,所以子载波间隔越大则一个子帧所包含的符号越多,计算公式为:

                                                                  5G NR——无线帧格式=5G NR——无线帧格式5G NR——无线帧格式

    这个公式的意义是,每个子帧所包含的符号数两等于每个子帧包含的slot数乘以每个slot包含的符号数量。

5G NR——无线帧格式
正常循环前缀场景
5G NR——无线帧格式
扩展循环前缀场景

 

 

5G NR——无线帧格式
子载波间隔越大则时隙越短(最小的子载波间隔15KHz对应的时隙长1ms、最大的子载波间隔240KHz对应时隙长0.0625ms)

 

对于URLLC场景,要求传输时延低,此时网络可以通过配置比较大的子载波间隔来满足时延要求。

 

子载波的间隔最后协议定位15KHz~240KHz,为什么不能小于15KHz或大于240KHz呢?相位噪声和多普勒效应决定了子载波间隔的最小值,而循环前缀CP决定了子载波间隔的最大值。我们当然希望子载波间隔越小越好,这样在带宽相同的情况下,能够传输更多的数据。但如果子载波间隔太小,相位噪声会产生过高的信号误差,而消除这种相位噪声会对本地晶振提出过高要求。如果子载波间隔太小,物理层性能也容易受多普勒频偏的干扰;如果子载波间隔的设置过大,OFDM符号中的CP的持续时间就越短。设计CP的目的是尽可能消除时延扩展(delay spread),从而克服多径干扰的消极影响。CP的持续时间必须大于信道的时延扩展,否则就起不到克服多径干扰的作用。因此选择15KHz~240KHz都是技术和实现成本等一系列综合考虑的折中结果。

 

参考

【1】TS38.211

【2】《为什么5G这样设计空口物理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