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种sem追踪区分客户电话来源的方式

时间:2024-03-29 16:08:51

对于营销推广来说,电话是很重要的沟通方式,特别是有些企业,在总业绩中,电话咨询占有不小的比例。

但电话来源的跟踪一直是个头疼的问题。

无法跟踪电话来源,广告的转化数据就存在缺失,优化闭环不完整,优化调整就不全面。

如果能够跟踪电话来源,就可以完善广告优化闭环,提升电话的推广的效果,从而提升业绩。

如何跟踪电源的来源渠道、计划、关键词、广告呢?有这么几个方法。

事件跟踪方式

这是在《闭环,面包屑,与可控的竞价》中提到的方式。

事件跟踪的优势是方便部署,给电话拨打按钮加段代码就可以跟踪到。

但是缺陷也很明显,无法判断访客是否真正呼出了电话。

所以这种方式统计到的电话拨打次数,会超过实际的电话接通数量,只能作为参考。

多个号码方式

这种方式简单粗暴,就是办理很多电话号码,用于不同渠道的投放。

比如,电视、报纸、墙体、email……不同的渠道投放不同的号码,哪个号码有咨询,就是绑定的渠道带来的。

但这种方式对于网络营销就不是很适用。

发新闻稿、做外推,用这个方式还能勉强凑合,做竞价、信息流,就有些吃力了。

因为一家公司可能投放很多付费广告渠道,不同的渠道又有不同的计划、单元,需要大量的电话号码。

如果是搜索竞价,这种方式也很难追踪到具体的关键词。

而且,目前来看,国内申请大量电话号码也不现实。

所以这种方式只适用于渠道数量较少的公司。

网页回呼方式

网页回呼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类似百度离线宝的“真·回呼”,一种是类似商务通的“假·回呼”。

百度离线宝回呼

这种真·回呼的原理是,访客在网页输入自己的电话号码,回呼系统同时拨打访客和公司的电话,双方都接通后就可进行通话。

由于这种方式需要在网页添加一段代码,这段代码可以读取到用户的cookie文件,从而获取到访客的来源信息,将来源信息与电话对应,就确定了电话的来源渠道。

不过百度离线宝需要开通媒体追踪功能才能确定电话来源。另外访客不接听的话,也无法建立通话。

商务通的网页回呼

这种网页回呼,其实是一个留言系统。用户在电话输入框填写电话、请求回呼后,生成一条留言信息。在线的客服看到留言中的电话后,进行回拨。

因为商务通能够记录对话、留言的来源网址,如果推广的URL添加了跟踪标记,就可以将电话和推广渠道进行对应。

两种方式各有利弊:离线宝、媒体追踪要花钱,但能实时回呼;商务通可能便宜点,但必须客服在线才能回呼。

但两种回呼方式都有同样的困境:访客对回呼功能的认识不足。

比如,经常遇到访客输入网页上的400电话,或者错误的号码,就是不了解这个功能,或者出于防备的心理故意输错。

两种方式在使用上也额外增加环节:填写电话。

直接拨打电话是最方便的,但是网页回呼却要让访客自己输入电话号码,增加了转化流程。

如果网页有电话拨打按钮,或者400电话,访客有很大的概率直接拨打电话,而不使用回呼功能。

所以这种方式只能是目前勉强能用的选择。

动态电话方式

这种方式在国外十分流行,原理也十分简单。

在网页添加一段代码,页面就会显示一个动态的电话号码。当访客拨打电话,系统将电话号码和访客来源匹配,从而获取电话的来源数据。

为了保证访客能正常拨打电话,电话号码库中要保证一定数量的号码。

比如网站访问高峰时,同时在线的访客有100人,最多可能要准备100个不同的号码,防止这100个访客同时拨打电话。

当然也可以按渠道来分配电话号码。

5 种sem追踪区分客户电话来源的方式

上图是国外某网站的对动态电话跟踪的介绍图片,帮助大家理解。

当访客拨打被分配的号码时,电话追踪系统能够记录到电话的拨打时间、地理位置、产生拨打的页面,以及来源渠道、搜索词等信息。

如果推广的URL添加了跟踪标记,还能将电话来源精确到投放的关键词。

如果利用Google Analytics的虚拟页面来记录电话拨打行为,就可以直接使用Google Analytics来分析Adwords或者其他广告渠道的电话拨打效果。

除了在自己公司的网站使用动态电话,在其他网站、email、甚至线下媒体也可以使用动态电话确定来源。

比如,在新浪、网易、搜狐等网站投放不同的包含动态电话的广告,就可以区分不同的网站效果。

比如,在报纸上投放动态电话和一个包含跟踪标记的短连接/二维码,访客可能直接拨打电话,也可能扫码浏览网页后拨打网页上的电话,我们都可以追踪到电话来源。

可以说,动态电话就是将前面多个电话的方式给系统化、数字化了,而且大幅降低了电话号码申请、维护的费用、工作量,提升了电话追踪的精确度。

只可惜,国内目前好像还无法使用这样的业务。

动态ID的方式

传统的确定电话来源的方式,就是询问。比如询问客户是搜索什么词进到的网站、从哪看到的电话等等。

但询问的方式不太友好,特别是如果问的问题很多,又和客户想要了解的业务无关,客户可能一生气就挂电话了。

所以想要通过询问的方式确定来源,问题数量越少越好,问题越简单越好。

动态ID就是一个解决方案。原理如下:

给每个访客生成一个独立的ID,并显示在网页上。当接到电话时,客服询问访客的ID,根据ID就可确定来源渠道。

当然,网站上的电话最好和其他渠道区分开,这样就不用问访客是不是从网站上看到的电话。

别看一个ID很简单,却能有效确定电话的来源,而且几乎不影响客户的体验。

那么,怎么实现这个功能呢?

很多网站程序后台都有一个在线访客的页面,没有的话,可以找技术开发一个,比如下面这样的:

5 种sem追踪区分客户电话来源的方式

或者在服务器安装一些开源的、能够显示实时访客的网站分析工具,进行二次开发。

然后对在线访客页面进行修改,能够显示访客的来源网址、初始访问网址、动态ID就可以了。

动态ID可以存到cookie里,也可以存到一个临时的数据表中,只要能读取到即可。

客服上班后打开在线访客页面,就可以看到在线访客的来源渠道和动态ID。有电话进来时,询问ID,就确定了电话的来源。

如果嫌自己开发的太简陋,可以使用现成的,目前国内有公司提供这个功能,比如Udesk。

Udesk是给访客生成一个4位数的ID,他们叫做访客ID。

5 种sem追踪区分客户电话来源的方式

上图是Udesk官网的截图,这次分给我的访客ID是“5343”,这个ID也保存在cookies中。

无论我如何刷新,这个ID都不会变,直到系统判断此次访问结束。

因为Udesk本身就是客服系统,通过cookies能够获取到访客来源、访问信息。所以如果我拨打了Udesk的客服电话,并告知这个ID,Udesk客服在系统中输入这个ID,就可以将我的电话关联到来源渠道。

除了上述5种方式,还有一种苦力的方式:

如果每天接听的电话数量比较少,而且推广的流量也很少,竞价人员再愿意出点力辛苦下的话,每当接到电话,就通过查询访问时间、访客地域、电话拨打时间、主叫号码归属地等,将电话和推广的关键词对应起来。

但流量稍微大一点,就会耗费大量时间,也未必准确,特别是访客搜索进到A页面,浏览多个产品后,对B页面的内容产生兴趣,拨打电话。

所以现在应该没有人用这种方式了吧?

无法获取电话来源数据怎么办

因为种种原因,无法获取到电话来源数据怎么办?

可以根据以往的数据,计算出电话线索比例,反推各渠道、计划的电话数量。

能这么做的原因,是因为人群趋同。

在《SEM 4:别为今天的低谷苦恼》中提到过,因为400电话故障,导致很多电话没有接通。回溯数据发现,没接通电话的客户,几乎没有再通过在线咨询、留言的方式进行沟通。

这种行为趋同,导致某个细分行业的客户,各种沟通方式的比例是稳定的。因为一个人群内,有固定比例的人喜欢拨打电话,其他的人喜欢在线咨询、留言。

所以电话在所有线索中的比例,在大的时间周期内,应该是稳定在一个区间。

比如,根据统计,过去电话的比例在30~40%之间,在不变更创意、页面、客服话术等等前提下,这个比例会是稳定的。

那么每当渠道咨询、留言产生70个线索,并且有30个以上的电话找不到来源时,我们可以把30个电话当做是渠道推广产生的。

但是,如果电话的比例很大,对话咨询的比例很小,就不能采用这种方式。

这种方式,是实在无法确定来源时的折中方法。

不过,即使再困难,也应该至少使用上述5种方式中的一种来跟踪电话转化。

即使没钱、没人,网站总是做好的,百度统计、谷歌分析也是免费的,通过事件跟踪记录电话事件又不花钱,拿来作参考,也比瞎猜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