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朗称霍去病为中才之将,他凭什么这么认为,难道曹魏有比霍去病更厉害的人吗?...

时间:2024-03-15 17:18:33
知乎用户回答
琅邪杨文理 770人赞同了该回答

这事儿不复杂,也没必要强行解释。

王朗之子王肃对司马迁评价极高,甚至当面怼皇帝:

(明)帝又问:“司马迁以受刑之故,内怀隐切,著史记非贬孝武,令人切齿。”对曰:“司马迁记事,不虚美,不隐恶。刘向、扬雄服其善叙事,有良史之才,谓之实录。汉武帝闻其述史记,取孝景及己本纪览之,於是大怒,削而投之。於今此两纪有录无书。后遭李陵事,遂下迁蚕室。此为隐切在孝武,而不在於史迁也。”

敢现场打脸皇帝老子,可算是司马迁的铁粉了。刨去王肃改了老爹之志的可能,如此铁站边,大概率出自家学,则可以推断,王朗大致也极为推崇司马迁。

那么《史记》书《卫将军骠骑列传》,态度如何呢?

太史公以孤愤之故,叙(李)广不啻出口,而传卫青若不值一钱。

卫青都如此待遇,况霍去病乎?王司徒还算客气,后世苏大胡子读《史记》干脆得出一句粗鄙之语:

汉武帝无道,无足观者,惟踞厕见卫青,不冠不见汲长孺,为可佳耳。 若青奴才,雅宜舐痔,踞厕见之,正其宜也。

参照一下《汉书》便可知,整个《史记》卫霍传几乎就是原文照抄汉武帝诏书的流水账,还添加了一些卫青“和柔以媚上”、霍去病不恤士卒的眼药。试问,倘若王司徒全盘接受了司马迁观点,对霍去病会有什么漂亮的评价么?没蹦出一句“卫霍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就已经阿弥陀佛了。

当然,站在现代人的角度看问题,若霍去病果真不得军心,还能率军深入河西,长驱漠北,所向披靡,大概是在讲鬼故事,真把士卒当作工具人了。

霍去病生长富贵,少爷作风大约不假,但赏罚公不公呢?跟随他的诸位升得快不快呢?这个就不直接谈了。

去年走了一趟大海道,甭说霍去病,就算对历代史家喷得体无完肤的李广利,鄙人都生了一份敬意。

王朗称霍去病为中才之将,他凭什么这么认为,难道曹魏有比霍去病更厉害的人吗?...
王朗称霍去病为中才之将,他凭什么这么认为,难道曹魏有比霍去病更厉害的人吗?...
王朗称霍去病为中才之将,他凭什么这么认为,难道曹魏有比霍去病更厉害的人吗?...

能带兵走过如此戈壁瀚海,还可以保持战斗力,这是等闲能为的?

文人看不起武人,也看不懂武人,古来如此,无足为奇。因此,李靖在《问对》中狠狠吐了一回槽:

史官鲜克知兵,不能纪其实迹焉。

翻译一下:

他们懂个屁!

看看王司徒用兵实绩,貌似很可以对号入座。

换个懂行的如何评价?

丈夫一为卫、霍,将十万骑驰沙漠,驱戎狄,立功建号耳。

王司徒合当走运,天幸老曹没传位曹彰,笑。

总而言之,儒臣的不少文章只是单纯输出观点和感情,逻辑推理的存在感很稀薄,别太当真。

编辑于 2020-06-13 00:59:52
Zpuzzle Fight 155人赞同了该回答

你咋不看看王朗这段话出自哪儿呢?

王朗的这段话出自《三国志·魏书·钟繇华歆王朗传》,原文是

明帝即位,进封兰陵侯。增邑五百,并前千二百户。 使至邺省文昭皇后陵,见百姓或有不足。是时方营修宫室,朗上疏曰:“陛下即位已来,恩诏屡布,百姓万民莫不欣欣。臣顷奉使北行,往反道路,闻众徭役,其可得蠲除省减者甚多。愿陛下重留日昃之听,以计制寇。昔大禹欲拯天下之大患,故乃先卑其宫室,俭其衣食,用能尽有九州,弼成五服。句践欲广其御儿之疆,馘夫差于姑苏,故亦约其身以及家,俭其家以施国,用能囊括五湖,席卷三江,取威中国,定霸华夏。汉之文,景亦欲恢弘祖业,增崇洪绪,故能割意于百金之台,昭俭于弋绨之服,内减太官而不受贡献,外省徭赋而务农桑,用能号称升平,几致刑错。孝武之所以能奋其军势,拓其外境,诚因祖考畜积素足,故能遂成大功。 霍去病,中才之将,犹以匈奴未灭,不治第宅。明恤远者略近,事外者简内。自汉之初及其中兴,皆于金革略寝之后,然后厥猥闶,德阳并起。今当建始之前足用列朝会,祟华之后足用序内官,华林、天渊足用展游宴,若且先成阊阖之象魏,使足用列远人之朝贡者,修城池,修使足用绝逾越,成国险,其余一切,且须丰年。一以勤耕农为务,习戎备为事,则国无怨旷,户口滋息,民充兵强,而寇戎不宾,缉熙不作,未之有也。“转为司徒。

这段话的核心,并不是评价霍去病的军事才能,而是王朗在看到魏明帝大修宫室之后进谏所说的话。在这里,王朗想说的说“霍去病这种平庸的将领,尚且知道匈奴未灭无以为家,陛下您如此圣明更应该做到这一点啊”。

很显然,王朗之所以要这么说,是因为他见到了“百姓或有不足”,想帮老百姓办点事。而她说话的对象是皇帝,自然要把霍去病稍微踩一踩,把皇帝捧一捧。所以他说“陛下即位已来,恩诏屡布,百姓万民莫不欣欣”,皇帝自然是圣明的。而能跟魏明帝相提并论的,自然是两汉的历代皇帝。霍去病不过是一个外戚而已,哪有跟皇帝相提并论的资格?就算有,王朗说“皇帝你也不看看,人家霍去病那么NB都没去修宅子,你个辣鸡哪儿来的脸给自己盖宫殿”合适吗?

王朗这是嫌自己死的不够快啊。

都别说跟领导了,你劝你们家孩子好好学习,是说“隔壁老王的儿子天天在家里学习考第一,你本来就比人家笨,还不知道学习,你以后想去工地搬砖吗”好一些,还是说“你又不比隔壁老王的儿子笨,你只要认真学习,肯定也能考第一。你这学期要能考到前五名,我奖励你一个新手机”好一些?

王朗身为几朝老臣,既能治国理政,又能八面逢源,这背后的官场生存智慧不是一般的厉害。等你以后给领导提意见的时候,就知道王朗的这一番上书到底多么有水平了。

编辑于 2020/6/15 14:32:31
知乎用户 22人赞同了该回答

通读上下文,

明帝即位,进封兰陵侯,增邑五百,并前千二百户。使至邺省文昭皇后陵,见百姓或有不足。是时方营修宫室,朗上疏曰:“陛下即位已来,恩诏屡布,百姓万民莫不欣欣。臣顷奉使北行,往反道路,闻衆傜役,其可得蠲除省减者甚多。愿陛下重留日昃之听,以计制寇。昔大禹将欲拯天下之大患,故乃先卑其宫室,俭其衣食,用能尽有九州,弼成五服。句践欲广其御儿之疆,御儿,吴界边戍之地名。馘夫差于姑苏,故亦约其身以及家,俭其家以施国,用能囊括五湖,席卷三江,取威中国,定霸华夏。 汉之文、景亦欲恢弘祖业,增崇洪绪,故能割意于百金之台,昭俭于弋绨之服,内减太官而不受贡献,外省傜赋而务农桑,用能号称升平,几致刑错。孝武之所以能奋其军势,拓其外境,诚因祖考畜积素足,故能遂成大功。霍去病,中才之将,犹以匈奴未灭,不治第宅。明恤远者略近,事外者简内。自汉之初及其中兴,皆于金革略寝之后,然后凤阙猥闶,德阳并起。今当建始之前足用列朝会,崇华之后足用序内官,华林、天渊足用展游宴,若且先成阊阖之象魏,使足用列远人之朝贡者,修城池,使足用绝逾越,成国险,其馀一切,且须丰年。一以勤耕农为务,习戎备为事,则国无怨旷,户口滋息,民充兵强,而寇戎不賔,缉熙不足,未之有也。”转为司徒。

此处情理、文气皆滞碍难通。“中才之将”太过突兀,后面“自汉之初及其中兴,皆于金革略寝之后”的“中兴”亦无实指。

若依下文改为“中兴之将”,则文脉相通,上下文滞碍之处迎刃而解。

(因前面举例皆为为帝王,此处霍去病用“犹以”礼节上也很恰当。)

我记得 @長瑜 你手里有多个版本的三国志影印本,可以帮我查一下吗?

编辑于 2020/6/12 21:4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