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区块链发展路径大不同

时间:2024-03-14 13:44:54

2018年伊始,随着一众投资大佬宣布all in区块链,各大城市纷纷发布与区块链相关的政策与规划,各地纷纷召开各种数字大会、论坛,区块链技术再次走上了风口浪尖、风起云涌。

 

中外*对区块链技术和数字货币的政策导向是不同的,政策导向的不同其实反映的是中外区块链发展路径的激励机制的差别。国内是以区块链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为主线,区块链技术开发两条红线不能碰,不能非法集资不能法币兑换,在这两条红线的基础上鼓励区块链核心技术能力的建设与创新。

 

美国、韩国、日本对数字货币、ico的态度是加强监管,鼓励区块链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国外不同*的支持力度也是不一样的,迪拜计划在2020年成为一个区块链*,迪拜应该是全球对区块链支持力度最大的*,没办法钱多体量小经得起折腾,想尝试一把弯道超车。

 中外区块链发展路径大不同

 

以美国为例,美国对数字货币的监管包括几个方面:违法重罚,将比特币涉及的洗钱问题作为犯罪进行执法监督;挖矿交税,数字货币是资产,需要交纳财产税;严管交易所牌照;对ico首先判定是否为证券,不过目前为止还未通过一个项目。

 

不难看出,美国的态度是谨慎对待数字货币,试图将数字货币各环节各步骤分门别类区分开来,然后纳入现有的监管体系强监管、强控制。

 

中美区块链发展路径虽然不太相同,但相同的是都认可了区块链技术的未来与应用。我非常体谅*划红线的决心与原因,美国的信用管理体系非常健全,违法成本非常高,对数字货币的谨慎尝试,其风险是可控的,美国是靠市场机制调节刺激企业的自主研发,通过数字货币价值的激励来促进区块链技术的发展。

 

但国内不一样,国内信用体系的健全仍有较长道路要走,监管成本太高违法成本太低,所以只有舍弃数字货币加强*引导,集中力量办大事。殊途同归,*目标都是促进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只是因为国情的不同采取了不同措施而已,没有对错,只有适合于否。

 

道路不同,其实也涵盖了对通证如何有效利用的问题。区块链与通证的联系是必然不可分割的,区块链底层技术唯有与通证结合才能真正实现对生产关系的改变,那么如何让通证在国内有效落地,并确保有效监管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当然未来的路还很长,虽然区块链技术站在了互联网巨人的肩头,但它的发展过快过猛所以其中的道路自然会曲折,需要通过市场的大浪淘沙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