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总结

时间:2024-03-06 13:14:49

0.前言

  本次博客,主要对于这三个月以来的Java程序设计学习进行的相关分析与总结。于该阶段中我们通过以课程和作业练习来搭配形式,对Java语言进行学习。于该阶段,我们以面向过程的编程语言的思想为基础开始接触Java这一门面向对象的语言,其中经过了编程思想改变的过程,其中我们认识了什么是类;学习了类与类之间的关联;学习了如何利用继承和多态来做出一个更好的程序;了解了接口能够给我们带来的便捷之处,同时学习了程序的设计模式以及正则表达式等复杂知识

1. 作业过程总结

在这段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进行了九次作业的练习,每一次作业与每一次作业之间,每一次作业的题目与题目之间,都是遵循着难度依次迭代的关系来进行的。这样的题目设置的确起到了可以帮助我们以一个循序渐进的模式逐步的进步,并且在这一过程中,还了解了相当一部分关于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

 

从这三个阶段的作业中我们可以看出,我们对Java的学习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也是最容易的一个阶段就是对类与对象的初步认识,而第二个阶段开始,难度开始有所提升,我们接触到了Java中的继承,并且对它进行了练习,之后再在第三阶段,我们开始接触到了Java中的数据结构,而这里关于数据结构的学习,我们目前暂时只是对Java中的一些关于数据结构的应用进行了学习,例如List,map,tree的应用,暂时还未学习其中的原理。在这三个阶段之中,第一阶段过的相对平稳,所遭遇的问题可能主要是因为刚刚接触一门新的语言,所以在jdk的安装方面遇到了一些问题。而在后面阶段的学习中,我们的作业的难度出现了一次阶梯性的增长,代码量也开始长时间处于四百行到八百行之间(也有可能是因为本人的代码太过于繁琐而导致的)。在每一次作业的变化中,老师都在对程序的不同的方面中加大要求,不只是体现于测试点的增加上,还都代码长度和代码运行的改变,其中目的就是为了希望我们的代码更加的高效优质。同时也给我们的作业拿满分的过程增加了不少的难度,不过在这三次作业之中,我们可以看出老师在此过程之中除了最后一次作业中,并没有出特别多的算法问题来作为考察,而是重在于考察我们在对Java的运用的熟练程度这一方面,更加注重于基础的训练。

 

不过于作业之中,我们也同时遇到了很多的问题。以下为问题以及问题分析和解决方案,

1).正则表达式的校验的准确性的问题:

 

 

 

  如图所示,如同玩笑一般的全部出错。很严肃的说,这就是因为个人的不严谨的行为所导致的后果,结果就是这么的残忍,一分没得,这一点无疑对心理也有着巨大的打击。不过在这一方面出现错误和其他的程序错误又存在着不同,这一处错误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知道我们出现错误的位置在哪里并且可以很快速的去解决问题。不过其中存在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其中错误的难以发现,因为我们生活之中习惯了对数字的直接处理,而在正则表达式中看中的是对字符串的每一个字符的判断,这一点就在一定程度上与我们自生的判断方式会产生不同,所以我们在对表达式进行检查的时候,经常会因为自己的思维惯性而导致自己忽略其中的错误。所以对于正则表达式的校验方面,我们必须去承认我们要绝对的注意细节问题。因为这几道题确实给予了我特别大的冲击,所以可能对细节这一点的强调要更多一些。

2).Comparable 接口与Comparator接口的运用的不理解:

在第三次作业中,要求我们用到了Arraylist 以及Linkedlist之中的sort方法,而这个排序方法的主要原理还是和Comparable或者Comparator中的函数规定的返回值由相应的关系,但是在刚刚开始写这一次作业的时候,并没有真正理解关于sort方法的作用原理,只是把它的排序方式当作一种约定俗成的东西给记了下来。但是当看到题目出内容和排序方式正好相反时,的确是进入了一种束手无策的状态之中。最初的想法是如何可以把整个重新排列的列表倒过来,后来发现做不到之后就开始进行对Comparable的重新学习,之后才得以完成。

(3).对map和set之间要相互运用的不熟悉

 

 

 

在第三阶段的学习过程中,我们的作业中运用到了我们所学习的数据结构中的map,也就是映射,但是在最开始学习的时候,很难理解来时为什么不可以直接对map进行输出而一定要转换为Set形式,在此过程中我就尝试了一次把转换为set的语法除去,但是发现结果是完全无法正常输出,

 

 

 

后来得知原因是map不能直接使用迭代器因为map没有像set继承Collection,而在我们的输出的过程之中我们确实有应用到迭代器,所以我们需要将Map转化为Set形式。

(4).错误的寻找,程序的调试

从作业的耗时我们也不难发现作业的难度以及复杂程度在一直上升。并且也总结到了我们在遇到代码出现错误时,千万千万不要一直希望用肉眼可以找到bug在什么位置,代码的结构密集,并且思路已经和闹钟思路达成一致,很难在短时间之中发现自己的问题,这样不仅仅耗时长,还有可能会一直发现不了错误,效率极其低下,并且对敲代码的心态以及热情会有极大的影响,千万注意!!!同时在长时间的作业练习之中,也总结出来最好的调试就是写一部分调试一部分,不要去当所有代码全部写完了之后才开始进行调试,那样的话效果极差,并且会导致工作量大大的加大,甚至还会导致存在问题无法调试出来。

 

2.00设计心得

  在这段时间的面向对象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对Java这一门语言有了一个初步的掌握和认识,在此过程中,对对象这一概念有了相对更深的了解,在类的构建上,也认识的更多了,然而其中,我最深的心得体会其实是类图和几大设计模式。

(1).关于类图

 

 

类图可以算是整个程序的一个图片化的体现,通过每一个区域之间的关系把程序中最主要的思路给表现了出来,而这一思路是程序中最为精华的东西,而且通过对类图的阅读和理解,我们可以很快的了解这一程序的思路并且对相应的程序做出编写,就像上个学期我们所画的算法流程框图一样,是主要思路的表现,把一个复杂的代码简化为图,的确在程序的阅读上省下了很多时间。

(2).设计模式

设计模式的出现,让我在学习过程发自内心的多次惊叹这一模式设计的巧妙,接下来的语言真的不是在套用概念,是真的认为根据设计模式的出现,这个思想充分把代码拟人化,利用人类的思维方式来进行编程,对程序员对程序的编写可以起到极大的简化的作用,同时其中的开闭原则等思想在程序的提升和维护上真的起到了极大的帮助,保证了程序的高质量,也保证了工作效率,的确让人发自内心的感觉很适用,也特别值得学习。

3.测试的理解与实践

测试的存在是为了能够提高我们的代码质量,因为我们所写出的代码最后产生的程序是给用户使用的,我们对程序不断的进行测试能够使得我们所写出来的代码更加的细致,符合评判者的要求,也就质量越高。对于测试,其实仔细想,也就是把写的程序所应该完成的功能一一确定是否可以通过,以此来保证当代码产出后,能够得到用户使用满意的答复。而在此过程中,我通过junit对程序进行测试,根据老师所设置的测试点,结合自己的程序去向正确的方向靠近

但是在此过程中,我个人发现,其实我们也可以单独设置一个程序,专门使用这个程序来对所测试部分的代码进行调试,再不断的使用System.out.println();来进行对结果的输出,我认为这一种方法样对测试点的通过好像更加方便。

4. 课程收获

在这三个月的Java学习中,其中经过了编程思想改变的过程,其中我们认识了什么是类;学习了类与类之间的关联;学习了如何利用继承和多态来做出一个更好的程序;了解了接口能够给我们带来的便捷之处,同时学习了程序的设计模式以及正则表达式等复杂知识,对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有了一个最初步的见解,为今后做出项目打好基础。在不断的练习过程中,也产生了编程不止是要编出程序,还有至关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同时要去注意自己 所写的程序的效率,这一点在今后的程序运用之中也是十分值得我们去注意的一个点,所以每一次写完了代码之后,我已养成了回去重复阅读自己的代码的习惯,希望可以想到一些方面可以通过算法来提高自己程序运行的效率和在运行过程中对内存的占用情况。

 

5.课程建议

关于此课程,希望在教学过程中加入对未来就业后需要注意的编程习惯进行大致的介绍;希望在课堂过程中,对每一次作业都会加以讲解,着重于重点难点,并且希望在作业后可以得到答案来加以改正,同时希望加强在设计模式方面的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