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浙江大学软件学院应届毕业生的求职感 - 笔记

时间:2024-03-05 18:47:50

一个浙江大学软件学院应届毕业生的求职感

小结:
实习还是很重要的,现在很多公司都想要有经验的,想办法丰富自己的职业经历,给自己的简历加分。

在刚刚落幕的杭州“两会”上,一位政协委员提出了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大学生
实习计划”,而今年开春,国务院也将“大学生见习计划”提上了日程,明确提出从
2009年起用3年时间组织100万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参加见习。无论是实习还是见
习,都是希望为大学生架起一道通向社会、顺利就业的桥梁。而在浙江大学国家
示范性软件学院,我们找到了“大学生实习计划”的现实版本——
“实习计划”:芝麻,开门吧! 
——一个大学应届毕业生的求职感悟
本报记者 沈宇翔
 
  “天天奔向招聘会,投简历无数,却落得余音寥寥、音讯皆无。肥皂剧陪我每
一天。”天涯网友“珍珠小贝”的经历是一部分面临毕业大学生的真实状态。5个月
后,610万名高校毕业生将走出校门,直面金融危机阴霾下的全社会就业困境。
  然而,我们采访的这位大学应届毕业生,王振志,浙江大学软件学院2007级
软件工程专业的研二学生,向我们介绍的却是他在求职路上的成功经验和感悟——
  主考官问,你的优势在哪?
  我说,我在IBM干满了半年
  去年年底,我坐在浙江移动的面试教室里,和我一同接受这一轮面试的有3个
学生。能坐到这里的,都算了不起了。你想想,笔试的时候,十几个教室,每个
教室坐满了四五十个人,结果剩下100人参加面试,已经是50:1的淘汰率了。
  令我印象很深的是,当时主考官问我们在座的3个人,“你觉得自己的优势在
哪里?” 
  我记得我边上的两位应试者,一个回答说,“我的优势在于学习成绩好”,另
一个说“我的学习能力强”,主考官点点头。轮到我了,我说,我在学校的学习成
绩也一直不错,但是,我想我的优势更在于动手能力强,工作经验相对比较丰富
。就是这个回答,让我胜出,成为最后被录用的10人之一。
  虽然大学4年加上研究生2年,我一直是在校生,但是因为学院特别强调培养
学生的动手能力,强制我们到企业实习,所以我已经先后参与了6个软件工程项目
的开发。在我求职简历的工作经历一栏里,光在IBM的6个月实习经历,已经让我
有了竞争的资本。这正是眼下许多大企业的招聘要求,一方面希望招聘对象是块
璞玉,容易打磨,另一方面又要求他是个熟手,能够马上派上用场。
  想做“实习生”不容易
  招聘过程与招正式工一个样
  现在社会上都说大学生应该先就业再择业,但以我个人的经验,觉得这种观
点应该再往前延伸——先实习再就业。
  在很多人印象当中,实习,无非是暑期来临前向学校领一张实习表格,暑期
结束后把填写了实习单位评估与印章的实习表格交给学校,实习时间长则两个月
,短则一两个星期,到实习单位人头还没熟就回来了。不是的,我说的实习,完
全两码事。
  现在,实习生也有专场招聘会。每年5月份,我们浙大软件学院都会举行学生
就业月活动,在组织一系列毕业生就业指导讲座的同时,也会组织一系列特殊的
招聘会,专招实习生,对象是学院大三和研一的学生。实习生招聘会的形式和正
规的招聘会一模一样,像英特尔、微软、IBM、网易、网新、道富等几十家著名国
内外IT企业都会来参加。像我,投了IBM的简历,上海总部的HR筛选后,就先通过
我留下的电话对我进行电话面试,接着又让我到上海总部来参加面试,我还算幸
运的,面试结束,主考官就对我说你可以留下来了,但是按照IBM的规定,你必须
要补一道笔试的程序,就这样我事后又被他们带过去做了一份考试卷子。
  别以为实习就可以蒙混过关。在IBM,对实习生的要求和正式员工是一样的,
首先要全职工作。我那时候还剩下一门功课学分还没修完,于是在上海租了房子
,每两周回杭州一趟上两节课,又哼哧哼哧往上海赶。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是成为
合格实习生的前提。
  当然,除了工作报酬有所区别,IBM对实习生的待遇和正式员工也是毫无二致
。IBM的上班时间是上午9点到下午18点,中间一个小时休息,每个人都有属于自
己的格子间,哪怕上面的大老板也是这样的一个格子间,边上有咖啡机、水池、
冰箱、微波炉等,一到中午很多员工就会用微波炉加热午饭,大开间的办公室于
是饭菜飘香。我们那个项目组正好接了一份很急的项目,于是组长带着我们加班
,刚开始,项目组长会对我进行一些个别指导,但是没过多久,我做的事情和正
式员工就没什么区别了,一样的电脑,一样的手机,一样的工作环境,一样的工
作时间。等到完成项目,我们一起出去庆祝,一起吃喝玩乐,给我的感觉,我就
是IBM的一分子!
  而且,每年IBM还为实习生举办结业典礼,颁发证书,还有将近三分之二的新
员工会从实习生中产生。这样的激励机制让每个IBM的实习生都精神百倍投入工作
,尽可能汲取养分,尽可能表现自己。
  在IBM实习生办公室里
  我找到了走向社会的自信
  IBM给实习生的报酬分三个档次,我拿的是中档,每小时25元人民币。这个收
入,每月刨去房租、路费也就所剩无几了,有人说,做实习生,就是变相的廉价
劳动力,但是对我来说,哪怕让我倒贴我也心甘情愿,因为我从中学到了太多。
  首先,从书本到实践,我完成了这种跨越。原来在课堂上做的软件编程,只
要老师看得懂就行,而一旦进入实际操作,必须要保证所有人都要看得懂你的程
序。在项目组长的指导下,我接受了企业工程规范化的训练,掌握了最新的技术
,也接触到了IBM最新的硬件。
  更重要的是,我从身边的员工身上感受到了什么是职业精神。比如,在学校
我们总是习惯于考试前临时抱佛脚,而真正到了工作中,每个人都会把工作做到
前面,因为每一个环节都是环环相扣的,“我们做不好必定会影响到下一步”,项
目组长这样告诉我;比如,老师布置的编程作业,我写完了就交出去,而在实习
中,出了差错就会直接关联到企业的损失,不检查两三遍我不会放心;再比如,
上面布置了一项看上去不可能完成的项目任务,要在学校,我们的第一反应是抱
怨和抵制,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会连续数十天加班到晚上十点,居然把任务
完成了。
  还有就是,6个月的实习让我明白了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实习以后的我,鸡
毛蒜皮的小事想得少了,更关心的是自己的将来,企业的发展,乃至整个经济社
会的走向。
  尽管最后,因为女朋友身在杭州,我不得不在结束了6个月的实习期后离开了
IBM,重新开始寻找工作。但是,这段实习经历,帮助我在2008年结束前顺利地找
到了满意的工作,我想,它也会继续帮助我开启远大的职业生涯。
  “实习计划”
  在金融危机下打开就业之门
  王振志所在的学院是浙江大学软件学院。这个2001年才成立的院系,这几年
应届研究生的就业率都保持在100%,稳居浙大就业率榜首。软件学院何钦铭教授
依旧颇有信心地告诉记者,2009年该院应届毕业生也一定会有令人满意的就业率
。我们不禁要问,浙大软件学院的底气从哪里来?
  软件学院有一个自己独有的科室——对外合作与就业指导科。这个科室负责对
外联络,开展企业和海外高校合作,每年和企业举行交流座谈,共建学生实习基
地,对内负责学生就业指导,把每年5月份定为就业指导月,不仅对于应届毕业生
开展就业服务,还要求学生在毕业的最后一年到相关企业开展6个月到1年的全职
实习。
  软件学院院长助理杨小虎博士向记者介绍,学生在最后一年的全职实习中,
学院会专门举行实习生专场招聘会,邀请英特尔、微软、IBM、网易、网新、道富
、阿里巴巴等国内外知名IT企业参加招聘,同时为学生指派论文导师和企业导师
,让学生将毕业论文的写作与实习项目相结合,强制性让学生深入到企业实习锻
炼。
  这是浙大软件学院堪称特色的“大学生实习计划”。
  杨小虎告诉记者,虽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但是在软件行业,
其实有大量的人才缺口存在,一方面企业对人才需求非常大,另一方面,相当一
部分高校培养的大学生无法满足企业的要求,实践能力差。“就比如我们组建的道
富信息科技(浙江)有限公司,好几次招聘,从全国范围内收到了5000多份简历
,最终连100人都没招满,原因就在于国内相当一部分相关专业高校毕业生,计算
机实践能力相差太远,不符合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在这种背景下,软件学院在建
院之初就明确提出了“大学生实习计划”。
  8年之后,“大学生实习计划”的重要性日益凸现。知名IT企业网新,今年一下
子将40个实习生名额给了软件学院,工作地点是在北京,工作时间是过完2009春
节马上全职实习。问题来了,满足要求的研一学生刚上了半个学年,还没修满学
分,难道让他们中断课程去北京全职实习?还是放弃这40个实习名额?最终,软
件学院为了保证实习计划,破例让老师去北京专门给实习生上课。
  “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看中实习生的实践经历,喜欢从实习生当中招聘员工,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现在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实习计划,越来越早地将学生推向企业
实习的原因。” 
  “学院的实习计划,可以说是一个多赢的策略,”既是学校的教学人员,又是
相关IT企业的管理人员,杨小虎以他的多重身份向记者分析,“对学院来说,通过
实习计划能提高学生的就业比例,对学生来说,能够获得工作经验,提升动手能
力,而对企业来说,通过长时间的实习能够完整地了解学生,相对于通过笔试面
试的招聘方式,无疑成本低,风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