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使用硬改的路由器的各种经历

时间:2024-03-03 08:38:35

 最初购买硬改路由器的时间是在2015年的暑假,那时候禁不住自己的好奇心,到淘宝上买了一个硬改的路由器,路由器的成色并不太好,但是对于我来说,只要性能符合要求就可以接受了,我不太在意外观,外表老了点,嘛,功能能满足自己DIY就可以了,路由器型号是MW300R V6,CPU型号是大名鼎鼎的MT7620N(能上这CPU固件后面发现好多),路由器内存改造为64M,闪存改造为16M,加装了USB口。
        买的时候已经是8月中旬了,也没多久就要开学了,但是时间还是有的,在家的一段时间就开始熟悉路由器的各种功能设置,一开始卖家给我刷的是明月的固件,感觉自己是从低端平民玩家开始步入了高端玩家的道路,复杂的设置界面,超级慢的启动速度(1分30秒),普通路由器的不到10秒就可以用了,这个巨慢无比,每次开机都是煎熬。    图片
                                                                                明月固件的界面(上图来源于网络,不是本机)

        这个固件的设置绝对比普通家用路由器的设置复杂多了,而且一开始我连PPPOE(宽带连接)都不知道怎么设置,熟悉了普通路由器的我,开始熟悉这个的的确确是个挑战,好在自己对电脑方面有爱好,所以适应性和耐心也就比较好。根据我和卖家的聊天中,卖家和我说好多人买这个路由都败在不会设置这个坎了,到手了不会设置。
        在弄懂了最基本的设置后,我就开始了DIY之旅,一步一个脚印,当时主要测试了什么我也不大记得了,不过依稀记得的是测试FTP服务器的时候一路栽坑,一直没搞成功,匿名可以访问,就是不能按账号访问,非常的遗憾,其他的还记得测试了Aria2和Transmission的脱机下载,表示速度虽然没有电脑迅雷快,但是路由器毕竟可以一晚上跑,所以还是能够接受,然后一晚上起来发现一些下载完了,一下报告资源不够而下载失败了,额,想死。后面没有时间测试了,要去上大学了,就带了路由器上大学去了,后面用它在寝室里面搞研究,在办理了联通网络之后,我就给它挂上了U盘,然后开始折腾迅雷远程,一开始怎么都不能正常运行,知道后面发现了原来MT7620N使用的mipsel的Xware,难怪一直没能正常运行,后面改了型号就正常了,也成功的绑定了迅雷账号,然后兴致勃勃的开始迅雷的远程下载,迅雷远程下载有一个非常好的好处,就是下载速度再慢,除非是实在是没有资源,否则还是会继续下载的,这点比上面那两个好,而且速度也快一些,相同资源的情况下,当然,好东西不是各个方面都好的,当时一跑迅雷,尤其是开三个任务同时下载时,速度一快那么点(100K吧),路由器就死机了,有时开一个,速度大于500k,那负载就飕飕的上啊,越过1.00,上到2.00,直逼3.00,然后路由器就卡机了,接着就迅雷远程的网页返回设备已离线,悲剧啊。当然解决办法也是有的,自己咨询卖家,自己翻网上关于Linux系统的相关信息,卖家说有客户也反映过,有通过加装散热风扇解决的,他是建议我在附近加装,可是我找不到也就放弃了,邮过去也不现实,也放弃了,最后我又找到了其他的解决方法,就是格式化磁盘系统为ext4,这种文件系统在Linux下访问占用的系统资源少,而且快速,可以开三个文件同时下载,不过还是容易卡机,我一般维持在两个并行任务就可以了,速度快又不会死机。拜迅雷远程下载实在是高CPU负载率,我同寝室的哥们玩LOL时碰到我开远程下载就直接延迟上百,每次他们一玩LOL我就关了,然后情况好一点了,最后我又从家里面拿了一个普通路由器连网络,并且以直接有线连接的方式连到了那哥们的电脑,然后他打LOL就再也不卡了。我的主路由器就以万能中继的方式连接到普通路由器上面,反正固件这么高级,想怎么办就能怎么办。
        在一段时间后,明月的固件各种小毛病以及我觉得它用户体验性有待加强,也不能搞校园网认证,大一下学期我申请了校园网,因为速度快,3M/S啊,比联通的一根快了3倍,虽然开学后速度降了,不过1.7M也是快于联通,而且费用低,校园网100,联通200,但打LOL延迟高,然而,我不玩LOL,同时也想尝试新固件,于是我找了卖家 ,要了一大波固件,有爱快,DD-WRT,海蜘蛛,Pandorbox,极路由固件,如意云固件,不得不承认MT7620N的固件种类真的多,我大AR9341都只见过OpenWRT和DD-WRT;当时卖家提供的版本是比较低的,我一般是刷入后再访问官网下载最新版本的刷进去,刷机界面后面提起,现在没有UBOOT的截图,后面用AR平台的Breed来说明,别看名字不一样,实现的功能是一样的。在刷过的固件中,界面最人性化的属如意云,是我使用过的用户体验最好的固件,可惜一上迅雷就挂,Xware3更是挂的快,也就不敢用它跑迅雷了,一大遗憾,CPU不给力没办法啊。后面登陆校园网就使用了极路由的固件,当时只发现这个里面集成了锐捷认证,而且界面也比较人性化,唯一可惜的是我这路由器又不是极路由,没有极路由key,他的各种插件我是用不了了,悲伤。但是毕竟能跑锐捷,也就勉强用了。
        难道我会一直困在这个尴尬的局面吗?当然不是,后面重新接触了Pandorabox,才重新认识到这个超级棒的系统,后面一直换系统,最后当它出来r2118的版本后,我就再不用r2118以下的版本了,后面一次升级到了r2119,就一直稳定了,因为没出新版本。因为我个人觉得界面好看,其实功能也稳定。下面两张图片对比一下界面的不同。
                                图片
                                                    
                                                                                      r1068

图片
    
                                                                                            r2119

        界面好看了,我的用户体验也上来了折腾起来也舒服了,重要的是,可能比较是官方做的固件,效率高一些的缘故,开机30秒就可以了,开机速度大幅度提升,而且LED灯比明月的那个也是正确的显示,然后下面介绍各种功能。
        首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锐捷认证,这个固件虽然没有集成锐捷认证,但是可以通过软件包的配置,在网上直接下载锐捷认证客户端,这点非常方便,然后配置也很方便,具体操作我用图片表示吧。图片
        万一没有搜索到请刷新列表,我这个因为刷新过来,就再也找不到那个刷新的按钮了,所以没有写上,抱歉。
        接下来配置锐捷的过程,一般安装完后锐捷认证的页面就会直接出来的,不需要重启路由器;与上面不同的是,锐捷认证在服务那一栏里面,接下来认证的配置就按照你自己获得的校园网账号配置即可。依然是,附图:图片
        这个一定要选,否则锐捷就不能一开机就启动,下面的配置我就不附图了,说明很简单,照着填写就可以了。
        
        广告过滤,路由器里面的广告过滤我是使用adbyby,虽然我下了个带界面的阿呆喵,但是也没用它,还是手动部署adbyby,虽说是手动,但是也比某位悲催的娃搞农村2.0的部署要强,这位路由器的型号是斐讯K2的,相比我的是不用进行改造,直接能刷的,而且CPU是MT7620A,比我的芯片性能好,可惜没改过的闪存只有8M,也没有USB接口,依照网上的设置开机启动自动部署没有成功,每次都是败在了wegt太慢,非常好奇为什么手动执行就快,自动执行都得卡在这一步,搞得每次他重新开机的话都得手动进webshell运行命令,这也被他戏称为农村2.0版的adbyby,比起他的,我的可以说是城市2.0版的adbyby,部署起来只要设置一次即可,把启动代码放到本地启动脚本里面,得益于路由器带有USB接口,直接把adbyby的程序文件放到挂载了USB的移动硬盘里面,相关代码附图:图片
         这样的话,一开机就可以启动adbyby了,然后免去广告的烦恼了,而且因为程序文件在硬盘里面,完全不用担心程序文件占用内存的情况,相比农村2.0版要把文件暂存内存的要好一些。
        FTP服务器,这个我结合ES文件浏览器+Mxplayer就可以躺在床上看保存在我移动硬盘的视频了,给予近距离高速无线链接速度以及路由器对USB高速2.0的支持,就是视频码率上到2MBps(这个质量绝对高于蓝光)都不会卡的,对于我来说真的是非常好的功能。
图片

        如果没有看到你的磁盘或者找不到你的磁盘,可以查看系统-挂载点,检查你的磁盘是否成功挂载并找到你的磁盘挂载位置,比如下图中我磁盘挂载的位置是/mnt/可移动磁盘1;
图片

        有的人可能会担心自己要是硬盘太大了会不会不被识别,然而事实是完全不用担心,只要你正确插入了都会识别的,下面我依旧举个例子,不过这里都是代码,我尽量说明好,自己编的注释,不一定正确,有错误望指出,看得懂的看,不懂的就放弃吧。(以下来自状态-内核日志)

[    9.590000] usbcore: registered new interface driver usbfs  //开始注册USB设备
[    9.590000] usbcore: registered new interface driver hub
[    9.600000] usbcore: registered new device driver usb
[    9.610000] Button Hotplug driver version 0.4.1
[    9.660000] SCSI subsystem initialized
[    9.680000] ehci_hcd: USB 2.0 \'Enhanced\' Host Controller (EHCI) Driver  //注册EHCI驱动
[    9.680000] ehci-platform: EHCI generic platform driver
[    9.690000] ehci-platform ehci-platform: EHCI Host Controller
[    9.700000] ehci-platform ehci-platform: new USB bus registered, assigned bus number 1  //注册成功一个USB总线
[    9.710000] ehci-platform ehci-platform: TX-TX IDP fix enabled
[    9.710000] ehci-platform ehci-platform: irq 3, io mem 0x1b000000
[    9.740000] ehci-platform ehci-platform: USB 2.0 started, EHCI 1.00
[    9.740000] hub 1-0:1.0: USB hub found  //一个USB集线器找到
[    9.750000] hub 1-0:1.0: 1 port detected  //一个USB端口被选中
[    9.750000] ohci_hcd: USB 1.1 \'Open\' Host Controller (OHCI) Driver  
[    9.760000] ohci-platform: OHCI generic platform driver
[    9.770000] usbcore: registered new interface driver usb-storage
[   10.070000] usb 1-1: new high-speed USB device number 2 using ehci-platform
[   10.260000] usb-storage 1-1:1.0: USB Mass Storage device detected
[   10.260000] scsi host0: usb-storage 1-1:1.0
[   10.570000] init: - preinit -
[   11.270000] scsi 0:0:0:0: Direct-Access     ST3000DM 001-1ER166       0103 PQ: 0 ANSI: 6
 //连接成功,成功的识别了我的磁盘序列号
[   11.880000] random: procd urandom read with 19 bits of entropy available
[   12.520000] sd 0:0:0:0: [sda] Spinning up disk...
[   13.540000] .ready
[   13.540000] sd 0:0:0:0: [sda] Very big device. Trying to use READ CAPACITY(16). 
 //发现设备容量非常大,尝试使用READ CAPACITY(16)读取
[   13.550000] sd 0:0:0:0: [sda] 5860533168 512-byte logical blocks: (3.00 TB/2.72 TiB)
//识别硬盘成功,正确的显示了容量大小,为3TB; 
[   13.550000] sd 0:0:0:0: [sda] 4096-byte physical blocks  //扇区大小为4K;
[   13.560000] sd 0:0:0:0: [sda] Write Protect is off  //没有写保护
[   13.570000] sd 0:0:0:0: [sda] Mode Sense: 33 00 00 08
[   13.570000] sd 0:0:0:0: [sda] No Caching mode page found
[   13.570000] sd 0:0:0:0: [sda] Assuming drive cache: write through
[   13.580000] sd 0:0:0:0: [sda] Very big device. Trying to use READ CAPACITY(16).
[   13.650000]  sda: sda1 sda2
[   13.650000] sd 0:0:0:0: [sda] Very big device. Trying to use READ CAPACITY(16).
[   13.660000] sd 0:0:0:0: [sda] Attached SCSI disk //到此磁盘就注册完毕了。

         我也是非常佩服啊,这个系统基于Linux,虽然只有16M左右,但是真的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啊;
        写了这么长,也快没有力气了,还有其他想写的以后再补上吧。最后补充一点Pandorabox非常好的功能——硬件加速,这也是后期版本所提供的,的的确确非常的好用啊;先上图图片

                 如图上说明的一样,开启后我迅雷一大波文件下载,加速依托假期校园网的超高速状态以及迅雷白金会员,下载速度最快稳定在了9.87MB/s左右,非常的高速,接近极限速度了,然而CPU负载却很低,0.01,这就是硬件加速的神奇,要是没开,下载速度超过2M就容易死机了。下面附图片;

                                  图片                                    图片
事实证明也是高速了。

         不知道基于AR9341的芯片以后是个什么速度,嘛,以后有时间再测试吧;最后附带另一台路由器的图片,就是这个AR9341的,路由器型号MW310R,同样的改了闪存,内存和加了USB;
图片
        同样带了锐捷认证,不过这个是集成在固件里面的,找卖家要的固件,AR的固件种类太少,下面是breed,刷机专用;
图片
        有了它就不用怕固件刷成砖头了。
 
--------------------------分割线---------------------------
 
  时隔有2到3年了吧,设备也从AR9341/MT7620N换到了MT7620A/MT7621AT,芯片升级了,自己的技术也提升了些,能力些许变强了一丢丢,能编译程序但是还不会打包IPK,然而似乎并不影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