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6M读卡器开发详解三(S50非接触式IC卡1) - 无网不进

时间:2024-02-23 09:11:28

                 非接触式IC卡性能简介1(M1

1 特性

1.1 MIFARE RF 接口 (ISO/IEC 14443 A)

· 非接触数据传输并提供能源(不需电池)

· 工作距离:可达100mm (取决于天线尺寸结构)

· 工作频率:13.56 MHz

·  快速数据传输:106 kbit/s

· 高度数据完整性保护:16 Bit CRC,奇偶校验,位编码,位计数

· 真正的防冲突

· 典型票务交易: < 100 ms (包括备份管理)

1.2 EEPROM

· 1 Kbyte,分为16个区,每区4个块,每块16字节。 

· 用户可定义内存块的读写条件

· 数据耐久性10年

· 写入耐久性100.000次

1.3 安全性

· 相互三轮认证(ISO/IEC DIS9798-2)

· 带重现攻击保护的射频通道数据加密

· 每区(每应用)两个密钥,支持密钥分级的多应用场合

· 每卡一个唯一序列号

· 在运输过程中以传输密钥保护对EEPROM的访问权

 

2 概述

MIFARE MF1是符合ISO/IEC 14443A的非接触智能卡。其通讯层(MIFARE RF 接口)符合ISO/IEC 14443A标准的第2和第3部分。其安全层支持域检验的CRYPTO1数据流加密。

2.1 非接触能源和数据传递

在MIFARE卡中,芯片连接到一个几匝的天线线圈上,并嵌入塑料中,形成了一个无源的非接触卡。不需要电池。当卡接近读写器天线时,高速的RF通讯接口将以106 kBit/s 的速率传输数据。

13.56M读卡器开发详解三(S50非接触式IC卡1)

2.2 防冲突

智能的防冲突功能可以同时操作读写范围内的多张卡。防冲突算法逐一选定每张卡,保证与选定的卡执行交易,不会导致与读写范围内其他卡的数据冲突。

2.3 用户便捷性

MIFARE是针对用户便捷性优化的。例如,高速数据传输使得完整的票务交易在不到100 ms内处理完毕。因此用户不必在读写器天线处停留,形成高的通过率,减少了公共汽车的登车时间。在交易时,MIFARE卡可以留在钱包里,甚至钱包里有硬币也不受影响。

2.4 安全

安全的重点是防欺诈。相互随机数和应答认证、数据加密和报文鉴别检查和,防止各种破解和篡改,使其更适于票务应用。不可更改的序列号,保证了每张卡的唯一性。

2.5 多应用功能

MIFARE提供了可以与CPU卡媲美的真正多应用功能。每区两个不同的密钥支持采用分级密钥的系统。

  

3 功能说明

13.56M读卡器开发详解三(S50非接触式IC卡1)

 

3.1 方框图说明

MF1 S50集成电路芯片内含1 Kbyte EEPROM、RF接口和数字控制单元。能量和数据通过天线传输,卡中天线为几匝线圈,直接连接到芯片上。.不再需要额外的组件。

· RF接口:

– 调制解调器

– 检波器

– 时钟发生器

– 上电复位

– 稳压器

· 防冲突:读写范围内的几张卡可以逐一选定和操作。

· 认证:在所有存储器操作之前进行认证过程,以保证必须通过各块指定的密钥才能访问该块。 

· 控制和算术逻辑单元:数值以特定的冗余格式存储,可以增减。

· EEPROM接口

· 加密单元:域验证的CRYPTO1 数据流加密,保证数据交换的安全。

· EEPROM: 1 Kbyte,分16区,每区4块。每一块有16字节。每区的最后一块称作“尾块”,含有两个密钥和本区各块的读写条件。

 

3.2 通讯原理

命令由读写器发出,根据相应区读写条件受数字控制单元的控制。

 

13.56M读卡器开发详解三(S50非接触式IC卡1)

3.2.1 呼叫(REQUEST STANDARD / ALL)

卡上电复位后,通过发送request应答码(ATQA 符合ISO/IEC 14443A),能够回应读写器向天线范围内所有卡发出的request 命令。

 

3.2.2 防冲突循环(ANTICOLLISION LOOP)

在防冲突循环中,读回一张卡的序列号。如果在读写器的工作范围内有几张卡,它们可以通过唯一序列号区分开来,并可选定以进行下一步交易。未被选定的卡转入待命状态,等候新的request命令。

 

3.2.3 选卡(SELECT CARD)

读写器通过select card命令选定一张卡以进行认证和存储器相关操作。该卡返回选定应答码(ATS= 08h),明确所选卡的卡型。

 

3.2.4 三轮认证(3 PASS AUTHENTICATION)

选卡后,读写器指定后续读写的存储器位置,并用相应密钥进行三轮认证。认证成功后,所有的存储器操作都是加密的。

 

3.2.5 存储器操作

认证后可执行下列操作:

· 读数据块

· 写数据块

· 减值:减少数据块内的数值,并将结果保存在临时内部数据寄存器中。

· 加值:增加数据块内的数值,并将结果保存在数据寄存器中。

· 恢复:将数据块内容移入数据寄存器。

· 转存:将临时内部数据寄存器的内容写入数值块。 

 

3.3 数据完整性

在读写器和卡之间的非接触通讯链接中实施下列机制,以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 每块16 bit CRC

· 每字节的奇偶位

· 位计数检查

· 位编码,以区分”1”、 ”0”和无信息。

· 通道监控(协议序列和位流分析)

 

3.4 安全

采用符合ISO 9798-2的三轮认证,以保证高度的安全性。

3.4.1 三轮认证流程

a) 读写器指定要访问的区,并选择密钥A或B。

b) 卡从位块读区密钥和访问条件。然后,卡向读写器发送随机数。(第一轮)

c) 读写器利用密钥和随机数计算回应值。回应值连同读写器的随机数,发送给卡(第二轮)。

d) 卡通过与自己的随机数比较,验证读写器的回应值,再计算回应值并发送(第三轮)。

e) 读写器通过比较,验证卡的回应值。

在第一个随机数传送之后,卡与读写器之间的通讯都是加密的。

 

3.5 RF接口

RF接口符合非接触智能卡标准ISO/IEC 14443A。

读写器的载波电磁场始终存在(发送中有短暂中断),因为它用作卡的电源。对于两个方向的数据通讯,每个数据帧都只有一个起始位。所传送的每个字节末尾都有一个奇偶校验位(奇校验)。选定块最低地址字节的最低位首先传送。最大帧长为163 bit(16数据字节 + 2个CRC字节 = 16 * 9 + 2 * 9 + 1 起始位)。

posted on 2018-01-20 12:39  无网不进  阅读(581)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