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艺术家一样思考》笔记

时间:2024-02-19 12:57:04

第一部 实现创造的条件1 想象的技术:怎么想才好呢?

1.1 唤醒沉睡的想象力(玛格利特,奥本海姆,克里斯托)

我看世界的眼光和思考问题的方式与前人大相径庭。 ——玛格利特

新奇的东西永远是美丽的。只要是新奇的东西就一定是美丽的。事实上,也只有新奇的东西才称得上美丽。 ——超现实主义诗人布列顿(Andr Breton)

玛格利特 《Golconde》 1953 油画

 

玛格利特 《红色模型》1935 油画

超现实主义女艺术家梅雷特·奥本海姆(Meret Oppenheim)《毛皮茶杯》1936 装置作品

克里斯托(Javacheff Christo)与珍妮·克劳德(Jeanne Claude)夫妇(保加利亚 装置艺术家)《包裹德国柏林会议大厦》 1995 大地艺术作品

创作理念

  • 把熟悉的东西陌生化。把普通的事物异化为人们想象之外的东西,用这种方式可以否定人类意识和外部世界。
  • 打破界限,混淆区别。打破生命和非生命物质的界限
  • 激发人类的潜意识。超现实主义艺术是以激发深藏在人内心的想法和情感为创作目的的一种美术运动。超现实主义艺术家认为人的本性并不像容貌一样展露在外面,通常情况下都被埋藏在自己的潜意识之中,如果能很好地释放人类的潜意识,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 对熟悉的东西进行崭新的包装。隐藏反而就是展露。
  • 以陌生的目光看待事物。

1.2 从另一个角度看世界(奥基弗,奥登堡,波特罗)

我决心要画我所看到、所感受到的花,并赋予它我的意义。但,要把它放大。那样人们就会大吃一惊,并割舍出宝贵的时间来欣赏这朵花。即便你是一位忙碌的纽约人,也必然会抽出时间来看我的画。——乔治亚·奥基弗

我不喜欢用艺术歪曲自然,我不会刻画畸形的人体,我只是想让世人知道,自然赋予人类的身体并不完美。——费尔南多·波特罗

乔治亚·奥基弗(Georgia O\'Keeffe)(美国画家)《马蹄莲》 1928 油画

克利斯·奥登堡(Claes Thure Oldenburg)(美国时尚艺术家)《衣夹》,1976,钢铁、铝

费尔南多·波特罗(Fernando Botero)(哥伦比亚 画家)《画室》1990 油画

创作理念 

  • 逆向思维——扩大
  • 日常用品的惊奇变身。时尚艺术的主旨就是否定现代美术、照顾大众眼球。
  • 与潮流逆行。

1.3 掌握实体的双重性(阿钦波多,金东裕,李重根,金范洙)

这独特的视觉体验,赋予了我一双重新审视世界的眼睛。培养了我通过多样、变化的关系结构观察事物的习惯。——李重根

 

阿钦波多(16世纪欧洲布拉格画家)《鲁道夫二世》1590 石板油画

金东裕(韩国画家)《玛丽莲·梦露&肯尼迪》2007 油画

金范洙(韩国设计艺术家)《隐藏的感性》2006 胶片装置

 《隐藏的感性》局部

 

李重根(韩国画家)《五感花》,2005,数码印花

 《五感花》的部分扩大 

创作理念

  • 双重形象的诞生。如果我们想要洞悉目标对象的实质,就要领悟“近距离探索对象,远距离观览全局”的人生智慧。
  • 时远时近。
  • 眼睛所看到的并不是全部。
  • 局部与整体的二重奏。艺术家们意在告诫世人,在生活中要结合微观视野与宏观视野,去看待一切。

1.4 刺激无意识世界(恩斯特,福塞利,达利,波洛克)

那出自我儿时的回忆。当我沉浸于“白日梦”中时,儿时床上的仿核桃地板,刺激了我的视线。——马克斯·恩斯特

马克斯·恩斯特(Max Ernst)(德国超现实主义画家)《都市全景》1935-1936 擦印画

 恩斯特,《自然史》中的插画《夫妻的钻石》1925,擦印画

亨利·福塞利(Henry Fuseli)(18世纪的浪漫主义画家)《梦魇》1781 油画

 

保罗·杰克逊·波洛克(Paul Jackson Pollock)(美国抽象主义画家) 波洛克《秋之韵律》1950 油画,颜料

创作理念

  • 偶然的美丽。
  • 无意识世界的地图——梦。直觉与理性之间的纽带——梦,因为解析梦,就是在认识真实的自我。
  • 波洛克的原始能量——投入。

1.5 观察世界的缝隙 (维米尔,夏尔丹,申润福)

在我看到夏尔丹的静物画以前,从未发觉餐后的饭桌、靠在桔皮上的小刀等静止物体,是如此的美丽动人。夏尔丹告诉我这样一个事实:一只梨也可以像魅力女神一般,充满生命力;一个平凡的水坛子,也能够如宝石一样美丽。——马塞尔·普鲁斯特

因为我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越来越朴素、单纯,所以只是简略地进行了表现、概括和压缩。另外,我会尽可能只用几个词来表达。——德·夏凡纳

我不相信自己所触及到的、看到的,我只相信自己的感觉……因为内心感受到的,才是最真的、永恒的。——莫罗

约翰尼斯·维米尔(Johannes Vermeer)(荷兰画家)《倒牛奶的女仆》1658-1660 油画

维米尔《情书》1667-1668 油画

西梅翁·夏尔丹(Jean-Baptiste-Simeon Chardin)(18世纪*静物画家、风俗画家)《平底深锅和三枚鸡蛋》1734 油画

申润福(朝鲜画家)《端午风情》19世纪初期 水墨画

创作理念

  • 洞悉时代走向。
  • 日常中的再发现。
  • 提升静物画的价值。事实上,大多数人都具有这样一种倾向,即贬斥身边之物的价值、无视周围的事物,渴望得到遥不可及的东西,忽略创意就在近处、就在生活中这一事实。在熟悉的领域中寻找创意,目标往往更容易实现。

1.6 刺激对方的想象力 (拉图尔,弗里德里希,雷东,元惠妍) 

如幻想般,我们的眼睛,较之眼前清晰的事物,更执迷于那些缥缈、模糊的东西。——卡斯帕尔·大卫·弗里德里希

乔治·德·拉图尔(Georges de La Tour)(17世纪法国画家)《忏悔的马德莱娜》1638-1643 油画

卡斯帕尔·大卫·弗里德里希(Caspar David Friedrich)(19世纪的德国浪漫主义画家)《海边的僧侣》1808-1810 油画

奥迪隆·雷东(Odilon Redon)(19世纪象征主义画家)《微笑的蜘蛛》1881 木炭画

 

元惠妍(韩国画家)《爱》2004 油画

创作理念

  • 省略的力量。我们将会拥有判断“是强调还是放弃”的人生智慧,摆脱执著于强调整体的欲望;会懂得将重点放在重要之处,以最小的描画博取最大的效果。
  • 用观赏者的想象力填充空白。所谓空白就是要将自己的想法整理出来,并将其灵活运用到灵魂的空间中去。从这种意义上说,空白就是孤独。事实上,弗里德里希一向认为,若想营造富有意义的生活,其秘诀就是营造“孤独”。他坦言:“想成为真正的‘我’,就要学会与自然交流,想要与自然交流,就要学会孤独。”
  • 诗一般的画。才能领悟到暗示技法呢?很简单,只要常读诗词即可。每篇诗词都是由压缩过的、精致的语言所构成的,它足以体现一本小说所涵盖的内容。暗示性形象或语言的延续者、完善者,并不是我们,而是对方。
  • 遗憾牵引眷恋情怀。留有余味。

第二部 实现创造的条件2 创造性革新:不断探新

2.1 观察——看清楚才是上策(乔托,杨·凡·艾克,委拉斯凯兹,埃舍尔)

眼睛主导着天文学,同时,它也是引导人类艺术走向创造之巅的首要感官。若想将无比美丽的自然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眼睛便是必要的道具。——莱昂纳多·达·芬奇

乔托·迪·邦多纳(Giotto di Bondone)(“近代绘画之父”)《三博士来拜》1302 湿壁画

杨·凡·艾克(Jan Van Eyck)(15世纪荷兰画家)《阿尔诺芬尼的婚礼》1434 油画

 

 

 

《阿尔诺芬尼的婚礼》中凸镜的扩画

蒂埃哥·委拉斯凯兹(Diego Rodriguez de Silva y Velazquez)(17世纪西班牙画家) 《宫娥》1656 油画

 《宫娥》中菲利普四世和他的王妃形象

 埃舍尔《手与球面镜》1946 版画

创作理念

  • 杨·凡·艾克的空间扩张。画家已经懂得通过镜子描绘二次元画面中无法表现的三次元空间。
  • 应用是第二创造。观察力与创造力之间确实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观察力就是使我们的视觉更加敏锐、记忆力更加持久、注意力更加集中的最有效工具。培养观察力的最佳方法又是什么呢?其答案就是,时常观赏美术作品。在观赏美术作品的同时,关注画中的线条、色调、形态、明暗度、质感等等。日积月累,我们的观察力一定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2.2 发挥大脑的无限可能性 (莱昂纳多·达·芬奇)

如果你不是数学家,你就无法理解我的理论。——莱昂纳多·达·芬奇

画家不认真学习科学,只专注于作画,相当于水手乘上了一艘没有“舵”和“指南针”的航海船。水手没有配备最基本的装置就出海,他能顺利到达海港吗?——莱昂纳多·达·芬奇

请画家们牢记:如果你无法成为临摹自然界一切形态的万能人,最终也不会成为一名优秀的画家。而如果你不对自然界的各种形态进行观察,并将其印在自己的脑海中,你也就无法成为万能人。作为画家,我们就是要分析构成“自然”的各类必要因素,并将结果用艺术语言表达出来,画家的职责就是做一个这样的翻译员。——莱昂纳多·达·芬奇

作为画家,我们理应对解剖学有所了解。尤其是对于那些想要如实描绘人体的画家而言,他们更应在血管、肌肉、骨头等人体组织的解剖方面,拥有一定的相关知识。若想使画中人运动或发力时的形态显得栩栩如生,就必须要了解,是哪部分血管和肌肉在支配着人体的运动。虽然已有几位画家在作品中对人体进行了解剖,但大部分都如干巴巴的木块一般,毫无活性可言。而且,在这些画家创作的裸体画中,人的肌肤就像是核桃皮,而肌肉简直就像一大捆芜菁。

为了正确、完整地了解血管,我先后解剖了约十具尸体。我将尸体的胳膊与身体分离,并在毛细血管之外、那些不出血的血管周围,割取了一小块肌肤,然后将肌肤与血管完全分离。不过,一具尸体远远满足不了我的求知欲。于是,我又连续解剖了数具尸体。至此,我终于完全理解了解剖学。

 

 

 莱昂纳多·达·芬奇《最后的晚餐》1494-1498 壁画

 莱昂纳多·达·芬奇 《最后的晚餐》 消失点位于耶稣的两眼中间

拥有创意、善于研究的画家们,纷纷将远近法应用到了自己的作品之中。他们在画面中设定一个消失点,并让这些彼此相隔的假想线都集中在此点上,然后再以这条线为准,按事物的大小描绘对象。他们利用“远近法”这一数学原理,使画中虚像无限地接近了现实世界。被称为天才画家的达·芬奇,当然也按捺不住自己的好奇心,他在仔细研究了远近法以后,将其活用到了自己的作品《最后的晚餐》中,产生了魔术般的效果。

这幅画的消失点,就在耶稣两眼中间的位置上。画中所有表现对象的线,都指向了耶稣的眉宇之间,即消失点。如向画面内侧平行延伸的天花板方格图案、两侧墙壁上的绣帷以及餐桌边线,都集中在了耶稣身上。达·芬奇凭借自己在数学上的造诣,有效运用了远近法,将观赏者引入作品的假想空间之中。得益于远近法的渗透性,观赏者在欣赏这幅作品时,极易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我们在《最后的晚餐》中,还可以找到其他一些几何图形。如在耶稣的头部及双手上,各取顶点连线,就会出现如大写字母A一般的三角形,这就是所谓的三角形(或金字塔形)构图。达·芬奇之所以要采用三角形构图,其目的是为了保持整体画面的秩序性、统一感以及安全感。

 莱昂纳多·达·芬奇《圣安妮与圣母子》1510 木板油画

在描绘圣安妮与圣母子在一起的宗教画中,达·芬奇就采用了“空气远近法”这一科学原理。这幅画的背景——风景,正是出自于“空气远近法”的作用之下。那么,究竟何为“空气远近法”呢?让我们一起听听达·芬奇是怎样解释的吧:

所谓“空气远近法”,就是利用空气变化来区分同一直线上不同事物之间的距离……最接近墙壁的事物,可以按其本色色彩鲜明地涂画;而距离稍远的事物,则可以将轮廓刻画得略微模糊一些,并用深蓝色加以渲染。若想使目标对象的距离,看起来比前者远出五倍,就要使深蓝色再加重五倍。这种技法,可以令一条直线上相同大小的事物,看上去更远或是更近、更大或是更小。

创作理念

  • 数学是如此美丽。达·芬奇认为,数学是体现艺术家情感、情绪、想象力、直觉以及敏锐悟性的最有效道具。他坚信,直观与理论、感性与理性之间,绝不是敌对关系,它们理应是亲密的一对儿。达·芬奇并没有倾向于过多使用负责“艺术”的右脑,他同时还关注到了左脑,并将右脑与左脑相结合,创造了人类美术史上的最高杰作——《最后的晚餐》。
  • 达·芬奇选择左右对称的构图法,其目的是为了向人们传达一种几何之美。对称是美的基本要素之一。这是因为,人类的眼睛早已对藏身于大自然中的对称及秩序,熟之又熟。所谓藏身于大自然界中的对称,即花纹和叶脉、昆虫及野生动物的表皮等。达·芬奇发现,每每人们见到带有对称性的事物时,就会产生一种满足感。

  • 远近法,是15世纪意大利建筑师布鲁涅列斯基(Brunelleschi)始创的技法。布鲁涅列斯基发现,平面上的线,最后都会集中在消失点上。同时他又发现,消失点可以使近处的事物扩大化,而使远处的事物缩小化。也就是说,利用这一点,可以使二次元画面产生空间感,使人们在平面画中真切感受到空间的存在。布鲁涅列斯基的远近法,对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们产生了很深的影响。

  • 科学是创造之母。
  • 达·芬奇之所以能够均衡使用左脑和右脑,其秘诀就是他想要理解自然法则,拥有对事物的好奇心,并热衷于探究事物的实质。

2.3 创造者的个性之路——坚持与执著(米开朗琪罗,塞尚,金道明)

我决意要继续工作下去。在拓展道路的过程中,我已做好必死的准备。我正凝望着眼前这片约定好的土地。——保罗·塞尚

哦,我的神!这部电影果真是我的杰作吗?——茂文·勒鲁瓦

 

 米开朗琪罗·波纳罗蒂《创世记》1508-1512 湿壁画

米开朗琪罗 西斯廷天顶壁画中《亚当的创造》1508-1512 湿壁画

保罗·塞尚(Paul Cezanne)(“现代美术之父”)《圣维克图瓦山》1885-1887 油画

塞尚的终生课题,便是将古典美术主张的形式美与印象主义艺术家追求的单纯色彩或是美感相互结合,创作一种风格新颖的美术作品。即将传统美术与现代美术各自的优点,融入到一幅画中。

塞尚认为,温馨的颜色会使事物看起来更近一些,而冰冷的颜色则会使事物显得遥远一些。他将这种色彩理论应用到了自己的作品中,为位于近处的村庄涂上了温馨的颜色——黄色,而涂在山峰上的却是冰冷的颜色——蓝色。结果,村庄看起来离我们很近,而山峰则显得非常遥远。塞尚将温馨色调与冰冷色调进行合理搭配,使之相互对比、相互协调,从而赋予了画面一定的深度感。这种技法,在收缩或扩张空间方面,可谓是效用非凡。

 

 塞尚《沃拉尔肖像》1899 油画

 金道明(韩国年轻画家),《坛子〈奶奶!我捡到了涩柿子〉》,2006,瓦楞纸、沙子、种子

创作理念

  • 挑战极限的力量。
  • 鉴定的信念就是力量。

  • 忍耐是创新之母。

2.4 不断变化 (毕加索)

众所周知的事情,我为何还要去做呢?我对已知事物没有丝毫兴趣,与其如此,还不如去做其他事情,对我而言,这样反而更好。——毕加索

所谓有创意的人,是指对现存领域做出改造,对现有思想、行为进行变革,或是能够创作新作品的人。——美国心理学家米哈里·西卡森特米哈伊(Mihaly Csikszentmihalyi)

 

毕加索《一个盲人的早餐》1903 油画

 毕加索《沃拉尔肖像》1910 油画

在美术界,这类作品被称为“立体主义绘画”。所谓立体主义绘画,是指以立体形态构成的美术作品。毕加索透过各个角度去观察沃拉尔,然后再对这些部分进行组合,将其展示在一个画面之上。

古往今来,画家们都在以一个视点观察对象,即“一点观察法”,因为对于他们而言,“一点观察法”是美术史上的经典绘画方法。毕加索却“离经叛道”,他居然从多个角度去观察对象,并将其组合在一个画面之中。而这种革新方案——“多视角绘画”,使他成为知名艺术家们尊崇的对象。

毕加索,《坐着的女人》,1937,油画

 毕加索,《牛头》,1943,自行车车把、车座

毕加索,《藤树椅子的静物》,1912
油画布周边围有绳坠的油画,印象派拼贴画

创作理念

  • 青春时期的痛苦发现,青色时代
  • 多样思考的变奏曲。

  • 创作的敌人——固定观念。

  • “野心勃勃”的天才——毕加索的无限挑战。

2.5 看透本质(康定斯基,蒙德里安,金正明,布朗库西)

三角形顶角与圆的相遇,就像米开朗琪罗的《创世记》中,亚当之手与神之手相触的场景一样,气派非凡。创作美术作品就相当于是创造世界,美术家既是乐器,也是演奏乐器的那只手。——瓦西里·康定斯基

所谓抽象画,是指无法区分形象的画;而构想画,则是指能够识别主题及内容的画。“抽象”出自“抽取”一词,其意为抽取隐藏于目标对象内部的本质及基本特征。抽象画之所以看上去难以理解,其原因在于,它所描绘的并不是现实世界或事物的外表,而是结合线条、形态、色彩等多种要素去表达作品的意义。

有读者要问,抽象画究竟是什么人、在何地、出于何种动机创造出来的?我在这里为大家做一下解答,抽象画是在1910年,由俄国画家瓦西里·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首创的。康定斯基创造抽象画的动机在于,他渴望开创新的美术形式。他不想单纯地描绘眼中对象,而希望能够将事物的本质表现出来。

于是,他另辟蹊径,将人物、风景、建筑物等易于看懂的具体对象从作品中剔除,转而以色彩、形态、线条、质感等绘画基本要素为表现手法,开创出一种人们难以理解的新型画——抽象画。《结构》,就是由康定斯基创作的抽象画。对于这幅画而言,它更应被看重的是美术形式,而不是内容和主题。

 

 康定斯基《结构》1923 油画

其实画的美感并不在于它的内容,而在于它的形式,而这也正是康定斯基创造抽象画的动机所在。

美术作品由内部要素与外部要素两部分构成。所谓内部要素,是指艺术家自灵魂深处释放出来的情感。这种情感会感染到观赏者的灵魂,使他们也产生类似的情绪……我将这种对世间万物潜在灵魂的审视,称为内部洞察。这种洞察力能够穿透外部形态的硬壳,深入到事物的本质中去。当人们触及事物的本质时,就会感觉到事物的脉搏在跳动。

蒙德里安与康定斯基并称为“抽象画派双擘”,不过两人的作品风格却大有不同。康定斯基的抽象画*、欢快、抒情;而蒙德里安的抽象画既有组织性,又有严格的、理论化的体系。因为两人分别创造了两种风格不同的抽象画,因而世人便给两位巨匠各送了一个特殊的称号——康定斯基被称为“热抽象艺术”的代表,而蒙德里安则被称为“冷抽象艺术”的代表。

 

彼埃·蒙德里安(Piet Cornelies Mondrian)(荷兰画家)《红、黄、蓝的构成》1930 油画

 

 金正明《EMPTY》2003 纸张涂以丙烯醛聚合物

观赏抽象美术,亦有助于我们准确掌握事物的核心。

康斯坦丁·布朗库西(Constantin Brancusi)(罗马尼亚雕刻师)《空中之鸟》,1928,青铜

抽象美术以其独特的形式向观赏者发出了挑战。它要求观赏者以全新的视角去欣赏美术作品。若要解析抽象美术,就要敢于舍弃以往的习惯,摒除“画中事物依何而画”的传统意识……抽象美术不仅能够使人们了解到肉眼看到的、具体的、静态的一面,同时,还会让人们感悟到肉眼看不到的、非物质的、动态的一面。

创作理念

  • 抽象,抽取事物的精髓。康定斯基为何能够如此准确地掌握事物本质呢?这是因为,他对目标对象的冗余部分进行了一一剔除。叶子就是树的外表,而躯干则是树的本质。
  • 绝对不变的本质。

  • 掌握核心,面对挑战。所谓抽象,即将自然物或想法依据特征简单化,只保留其本质及基本形态。日常生活中,我们若能抽象地看待世界,就不会再只关注事物的具体形态,而会更倾向于去掌握事物的本质及核心。

2.6 挑战传统(卡拉瓦乔,郑敾,马蒂斯)

正确并不代表真实,重要的是,我们能否画出与众不同的作品。对于一个真正的画家而言,没有比画一朵玫瑰更为困难的事情了,因为若想画好玫瑰,就要忘记以往画过的所有玫瑰。——亨利·马蒂斯

卡拉瓦乔(Caravaggio)(17世纪意大利画家“绘画革命家”、“明暗法创始人”)《圣保罗的改宗》1601 油画

 

卡拉瓦乔《多马的疑惑》1602-1603 油画

他所开创的卡拉瓦乔式明暗法,运用“光线”与“暗度”来强调空间深度,通过肢体语言来表现作品情感。

郑敾(朝鲜后期*山水画家)《仁王雾色图》1751 纸水墨画

色彩运用的代表人物——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

马蒂斯建立的“色彩王国”,曾受到美术界的强烈质疑。因为当时的人们认为,美术中的首要要素是素描,即线条。画家们将素描比喻为理性的表现,而将色彩比喻为感性的表现。他们只重视素描,并不关注色彩。

但马蒂斯认为,色彩才是美术中的首要要素,因此他不使用素描,而是通过色彩来描绘事物。他将树木涂成红色,人的皮肤涂成蓝色,而天空则涂成黄色。因为马蒂斯在作品中使用的色彩与目标对象本色大相径庭,且又非常浓重,因此人们又称他为“野兽派画家”。也就是说,他将野兽般的情绪,通过鲜艳的颜色反映到了自己的作品之中。

马蒂斯《戴帽子的妇人》1905 油画

 马蒂斯《阳台上的女士》1905 油画

创作理念

  • 明与暗的魔术师——卡拉瓦乔。
  • 让无生命的风景复苏——郑敾。

  • 发现色彩的力量——马蒂斯。若想打破某种传统,首先就要对该领域精通于心。

第三部 实现创造的条件3 自我再创造:我是世界的中心

3.1 不断地宣传自我(达利) 

让人专注三十分钟以上,已经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而我,吸引人们的眼球已整整二十年。秘诀只有一个——让人们只想到达利、只谈到达利。——萨尔瓦多·达利

天才就是精神无限扩张,想象力、灵魂活跃的人……天才具有改变事物的本性,他的个性会通过自己所参与的一切活动反映出来。天才用自己的光辉照亮了未来,他以飞快的速度走在时代的前端,而同时代人对此则完全无法理解。——《百科全书》作者狄德罗

 菲利普·哈尔斯曼《达利的胡子》1954 摄影作品

萨尔瓦多·达利(Salvador Dali)(超现实主义画家)《螯虾电话》1936 装置作品

达利,《梅·威斯特》,1934-1935,油画

创作理念

  • 外表也是竞争力。
  • 无条件地追求与众不同,但一定要精明。达利故意使用矛盾性言语刺激人们的好奇心,同时又使他们陷入混乱。

  • 达利的自传——伟大的宣传战略。艺术家最有效的自我宣传方式就是出书。

  • 我最熟悉的人就是我自己。花可以借助风力将香气传播很远,遗憾的是,人类却没有这样的助手。那么,谁能帮助你散播自己的香气呢?它就是真正的宣传。

3.2 我就是品牌(莫迪里阿尼,克里姆特,卢梭,利希腾斯坦)

人体曲线既细又轻,好似灵魂之线。这些优美而光滑的线条就像暹罗猫一样,呈现小波浪状,展示着优雅的极限。拉长模特的脸和脖子、强调眼睛的不对称、画无珠之眼,这些举动并不是莫迪里阿尼刻意为之。他的本能意识中早已存在这些奇异的形象。——尚·高克多

我虽然没有画瞳孔,但画中人物却可以看到世界。——莫迪里阿尼

 

 

 莫迪里阿尼《珍妮·海布特》1918 油画

阿莫尔戈斯出土的《偶像的头像》公元前2600年左右,大理石

克里姆特《吻》1907-1908 油画

卢梭《沉睡的吉卜赛人》1897 油画

罗伊·利希滕斯坦(Roy Lichtenstein)(美国时尚画家)罗伊·利希滕斯坦,《我知道,布拉德》1963,马格纳颜料绘画

创作理念

  • 莫迪里阿尼风格的哀愁。
  • 克里姆特风格的华丽装饰。

  • 达卢梭风格的天真烂漫。

  • 利希滕斯坦风格的画——比漫画更有趣。
  • 当今这个时代,不仅企业需要品牌,个人也需要品牌。所谓个人品牌,是指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或是声望。个人品牌是衡量人生成功与否的标尺,即便为了提高个人价值或商品价值,也需要建造不同于他人的个人品牌,因此我们要对艺术家们的成功事例进行创造性的再学习。艺术家们并没有局限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而是尝试从其他领域寻找创意。

3.3 挑动世界(兰陂卡,沃霍尔,达米安·赫斯特)

真正的艺术家们都热衷于创作具有冲击力的作品,他们的行为甚至有时会被视为怪异荒诞之行径,这是因为他们懂得只有展示出与众不同的个性,才能在艺术的领域中站稳脚跟。——约翰·杜威

在未来,每个人都能出名十五分钟。—— 安迪·沃霍尔

塔玛拉·德·兰陂卡(Tamara de Lempicka)(波兰著名女画家)《四裸妇》1925 油画

兰陂卡,《自画像》,1925,画布,油画

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坎贝尔汤罐》,1968,丝网印刷

沃霍尔 《惊骇的假发》1986

冲击性艺术指的是一种非常规的艺术形式,主要通过一些能激起人们恐怖心理和厌恶感的作品来表现。

赫斯特曾说过:

我恐惧死亡,我希望能够永远活下去。但是,死亡无处不在,人类最终不能逃避死亡。

英国前卫艺术家达米安·赫斯特(Damien Hirst)《人们头脑中“肉体不死”的想法》1991 鲨鱼、玻璃、钢、丙烯酸和甲醛溶液

赫斯特在最近的一次访谈栏目里曾说过:

我觉得名声是艺术的一部分。在艺术领域,想出名是最根本的。因为艺术是维持生存的一种表现。

达米安·赫斯特《为了神的爱情》2007 白金、钻石和牙齿

创作理念

  • 妖姬的诞生。美术界没有一个女性画家能像兰陂卡一样把自己的性欲描绘得如此生动、如此魅惑。
  • 打破艺术的缺少性原理。独创性和唯一性以及熟练的技巧均是美术的特权,也是必备条件。美术品的价值在于高深莫测的艺术性和唯一性。但沃霍尔却摆脱了被视为美术根本的原始意义,大量制造复制品,并美其名曰美术品。

  • 成为超级明星。沃霍尔的“名人战略”成就了他一生的财富和荣誉。他不愧为将艺术商品化、消费化的先驱,他留下的巨额遗产,仅次于毕加索。

  • 激起人类丑恶和恐怖的心里。
  • 让人轰动的构思也是有条件的,那就是一定要有自己的哲学。一定要正确理解、使用冲击法,不仅仅是为了给人单纯的冲击,而是要强调信息。有坚定的哲学理念基础的冲击法,才更具有说服力。不然,等待你的只有别人的嘲笑而已。

3.4 不要在苦难面前低头(凡·高,弗里达,蒙克)

每次清醒过来,我就会意识到,我根本无法摆脱病痛的魔爪。而那时我就会深刻地明白,只有做些什么我才能忘记痛苦,才能不被恐惧心理所压抑。只有全身心投入到创作中,我的灵魂才能产生一丝安宁和战胜病魔的希望。——文森特·威廉·凡·高

凡是伟大的艺术,都是作品加上他全部的生命,对于凡·高来说,恰恰就是生命中的痛苦成全了他的艺术,他的信件和画作就是最有力的证据。

凡·高《画家的自画像》1888 油画

凡·高《花瓶中的鸢尾花》1890 油画

弗里达·卡萝(Frida Kahlo)(墨西哥超现实主义画家)《自画像,破碎的柱子》1944 油画

弗里达《希望之树》1946 油画

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h)(挪威画家)《病中的孩子》1886 油画

创作理念

  • 痛苦,成就艺术的又一源泉。我的感知能力太过敏锐真是一个不幸……对艺术的强烈追求导致我不断地经历尝试与失败的痛苦。这种人生和常人所期望的平和相差甚远。我的人生对于他们来说分明太过痛苦。当我热情地投入到创作中时就会陷入消化不良、焦躁不安、异常兴奋等状态,就像被夏天的一场暴雨压得喘不过气来。
  • 直视痛苦。漫漫长路中,绝望、痛苦一不小心就会变成我们人生沉重的包袱。当你遇到这种困境时,请你想一想把痛苦作为人生伴侣,把瞬间视为永恒的弗里达吧。也许你会从她身上获得心灵的慰藉和坚持的勇气。

  • 痛苦成为我的力量——蒙克。

  • 怎样才能像艺术家一样把痛苦化作创作的精神食粮呢?那就是要把生命中的每一瞬间都当成是末日。

3.5 重新认识大自然(卢梭,莫奈,金承浩,林泽)

我平生的夙愿就是和大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

我生存的意义就是用画笔诠释大自然的造化和法则。

除此之外我没有其他的追求。

大自然是永恒的存在,她有无穷的力量。

和大自然相比,人类是如此的微不足道。

——克劳德·莫奈

19世纪法国著名画家亨利·卢梭《枫丹白露森林的橡树》1855 油画

 

印象派画家克劳德·莫奈(Claude Monet)《睡莲》,1899,油画

金承浩,《江村2》,2000,丝绸石彩 

 

林泽《被转移的山水——梦幻山水》2004 装置作品

创作理念

  • 去看,去感觉,去热爱。
  • 大自然赐予我们。

  • 天然的美丽。

  • 把大自然带到我们身边。

  • 被称为“虚拟时代”、“网络时代”的21世纪,是一个更加需要观赏风景画来代替体验大自然的时代。

3.6 我眼中的我,画一幅自画像 (丢勒,伦勃朗,安昌宏)

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依然坚守着对艺术的热爱,这种真实的品质和卓越的艺术才能,却造就了他与那个时代的格格不入。而能把这种矛盾如实反应到作品上的画家,只有伦勃朗。——艾米·米歇尔

16世纪德国画家阿尔布雷特·丢勒(Albrecht Durer)《自画像》1500 油画

17世纪的挪威画家伦勃朗·哈尔曼松·凡·莱因(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自画像》四幅 1628-1639 油画、素描

伦勃朗《自画像作为使徒保罗》1661 布上油画

韩国画家安昌宏 《画家的大便》,1999年,布上丙烯画

创作理念

  • 我的价值由我决定。
  • 面容上的人生百态。伦勃朗以敏锐的洞察力剖析了自己的内在,并把结果表现在了自画像上。画家的眼神在向观众传达着美感的同时,或许也在告诉我们,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不断地进行自我反省

  • 不断回答我是谁。

  • 画家创作自画像的初衷和方式各不相同,丢勒想表现的是自信,伦勃朗则是追求自我反省,而安昌宏则把自画像当成了找寻自己本性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