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本概念
1.1、面向对象的阶段概念
- OOA:面向对象分析
- OOD:面向对象设计
- OOP:面向对象编程
1.2、类的概念
面向对象中的类,实质上就是现实世界中一类有着相似属性事物抽象的概括,像鸟类、书类等;
1.2、对象的概念
如果说实体对应着现实世界中一类事物抽象的概括,那对象就是这个抽象概念下具体的事物。当我们说书是一个实体,一个类时,那么具体的比如《西游记》就是一个对象;我们说人类作为一个类时,具体的姓名为张三的人就是一个实例,也就是对象。
1.3、类的定义
PHP中使用关键字 class 来定义类;
1.4、类的实例化
类的实例化其实就是创建对象的过程,使用 new 关键字;
1.5、instanceof操作符
用来判断一个对象是不是一个类的实例,其实就是判断一个对象是不是根据这个类创建的;
1.6、$this关键字
$this关键字就是代表当前调用$this的对象,也就是,谁调用$this,$this就代表谁;
2、构造方法
当我们实例化一个类时,默认的就会调用系统定义的构造方法 __construct() ,这个方法系统只会自动调用,但具体的定义需要我们自己去定义。比如我们需要在对象创建时就初始化对象,就可以在构造方法体中定义。
3、析构方法
- 脚本执行完毕,对象字段消失;
- unset() 对象;
- 给一个对象变量重新赋值,原本的对象就会被覆盖消失;
析构方法的作用:这个方法本身不是用来销毁对象本身,而是用来销毁对象产生时所生成的外部资源。比如数据库连接资源等。
4、对象的传值与克隆
4.1、对象的传值
每个对象在创建时都会被赋给一个对象内部编号,相当于对象的id。这个内部编号一方面对应着栈空间中对象的名字,另一方面对应着创建该对象时,在堆空间开辟的对象空间地址。


对象的引用传递,实质上是将对象的内部编号地址赋值给传递的对象,两者还是指向同一片内存空间;
以上说明可以看出,对象的赋值传递实质上的效果是相同的,最终都是指向了同一片内存空间,并没有开辟新的内存空间。
4.2、对象的克隆
对象的克隆是利用魔术方法 __clone() 克隆一个已有的对象,赋值给一个新的对象。
此处的克隆,并不是想对象的传值一般,赋值和被赋值的变量指向同一片内存空间,而是新开辟一片内存空间,并对应着不同的内部编号。
5、静态成员
5.1、静态成员的定义:
所谓的静态成员,就是指这个成员不是某个对所单独拥有的,而是所有这个类的实例共同拥有的。也就是说,静态成员是属于类的;
定义静态成员用关键字:static
5.2、静态属性
访问方式:类名::$静态属性;
当在类内访问本类的静态属性时,可以self关键字调用,格式:self::$静态属性。
5.3、静态方法
访问方式:类名::方法名();
与非静态方法的区别:从内存上看,两者其实是没有区别的,都是存在于用户代码区,由类进行管理。但从逻辑上讲,我们一般认为,非静态方法是各个对象独自占有的方法,而静态方法是所有对象共用的方法。
因此,体现在语法上,二者的区别就只有一个:无论采用采用什么方式调用静态方法,都不可以使用$this关键字!因为$this关键字本身就体现了各个对象“单独”占用方法的意义。
下图表明了类的静态成员与类的关系:


5.4、注意事项
在静态成员和非静态成员的调用上,我们一般有一个标准做法:
使用类调用静态变量,使用对象调用非静态变量;
6、类常量
- 声明:const 常量名;
- 访问:类名::常量名;
7、类中所有成员
不多说,一图即可:

8、类文件的自动加载
8.1、自动加载函数
__autoload(类名),和其他魔术方法一样,系统只会自动调用,而没有函数体,用户可以自定义函数体;
8.2、自定义自动加载函数
定义一个可以加载文件的普通函数;
将该函数用 spl_auto_register(‘函数名’) 注册成自动加载函数;
8.3、自定义加载方法
8.3.1、静态方法的注册
- spl_autoload_register(array(‘类名’,’方法名’));
- spl_autoload_register(‘类名::方法名’);
8.3.2、非静态方法的注册
- spl_autoload_register(array(对象变量,’方法名’));
8.3.3、注意事项
方法的注册一定要在需要某个类之前。
9、对象的序列化与反序列化
9.1、基本概念
序列化:将原始数据转换成可以用于保存和传输的字符串数据!
反序列化:将序列化后的字符串,根据其记录的值和类型转换为原始数据!
9.2、普通数据的序列化与反序列化
序列化: serialize(要序列化的数据);
反序列化:unserialize(序列化后的数据);
9.3、对象的序列化与反序列化
序列化:除了使用序列化函数外,也要在要对应的类中添加 __sleep() 方法,用来定义当此类派生的对象序列化时,哪些属性是要序列化的;
反序列化:在类中添加 __wakeup() 方法,用来定义当此类派生的对象反序列化时,要做的事情,比如重新连接数据库等;
10、类的继承
继承的本质不是把父类的代码复制到子类,而是通过继承链,找到相应的成员!

11、重写
重写机制还是由继承链来决定的。当在子类中找到相应的方法后就不需要再向其父类查询了。

12、访问控制修饰符
类内 | 继承链内 | 类外 | |
public | 可以访问 | 可以访问 | 可以访问 |
protected | 可以访问 | 可以访问 | |
private | 可以访问 |
13、final最终类
如果某个类从业务逻辑的角度看,应该是最终的类别,不应该被继承了,此时就应该使用final关键字声明该类为“最终类”!
14、抽象类
14.1、定义
abstract类:也叫作抽象类,不能实例化对象,只能被继承
14.2、成员
抽象类中的成员:不仅包括抽象方法,还包括普通成员(非抽象方法、属性、常量等)。
14.3、作用
可以完成普通的继承,为其他的类提供公共的代码!
用于规定子类中必须要完成的方法成员,规定子类的方法结构,有时候为了保证完成一系列功能相似的多种操作类的结构一致,我们要求这些类都继承自相同的一个抽象类!
14.4、注意事项
继承抽象类的子类只有两种选择:
实现抽象父类中的没有实现父类中的
15、接口
15.1、定义:
接口不是类,接口是类的规范,类又是对象的规范!接口的名字也有一个约定俗成的做法,就是以大写的 I 开头
15.2、成员
接口常量:接口中的常量
抽象方法:和普通的抽象方法相似,只不过必须声明为 public ,且省略了关键字 abstract。这是因为接口中只存在抽象方法,所有省略了abstract
15.3、作用
是一种纯粹的规范或规定,规定该接口的下级类必须要实现的公共的方法!
15.4、注意事项
实现接口中的所有抽象方法(完善方法体),作为普通类;
没有实现接口中的所有抽象方法,作为抽象类,被下一级子类继承实现;
15.5、接口和抽象类的比较
从逻辑和结构上看,接口可以看成是抽象类的一个“子集”,都可以规定下级类的内部结构,只是接口里面只能有接口常量和公共抽象方法!
接口比抽象类还要“抽象”,是一种纯粹的规范!接口甚至都不是类,是类的纯粹的规范!
PHP不支持多继承,但是支持多实现,也就是说,一个类可以同时实现多个接口!这也是接口和抽象类的最最本质的区别!
16、重载
16.1、重载的定义
重载指的是对不可访问的成员的处理!
不可访问有两种情况:
- 该成员不存在;
- 没有权限去访问(比如私有成员);
没有权限去访问(比如私有成员)
16.2、重载的分类
16.2.1、属性重载
__set(属性名, 属性值):一旦定义了__set方法,为不可访问的属性赋值的时候就会自动执行该方法。此时,处理权就交给用户自己了。这里可以设置是否允许用户从外界增加不存在的属性。
__get(属性名):一旦定义了__get方法,获取不可访问的属性的值时候,就会自动执行该方法。此时,处理权就交给用户自己了!
__unset(属性名):一般来说,可以通过unset函数删除对象的某个公开的属性,但是如果该属性是不可访问的,则会自动执行__unset方法进行处理!究竟是否可以删除成功,还是取决于__unset的内部实现!
__isset(属性名):如果该属性是不可访问的属性,判断这个属性是否存在的时候,会自动触发该方法的执行!
16.2.2、方法重载
__call(方法名, 参数数组):当调用一个不可访问的对象方法(非静态方法),会自动执行该魔术方法!
__callstatic(方法名, 参数数组):当调用一个不可访问的类方法(静态方法)的时候,会自动执行该魔术方法,需要在方法名的前面加上static。
17、魔术方法和魔术常量
17.1、魔术方法
你全都了解吗?
- __construct()
- __destruct()
- __clone()
- __sleep()
- __wakeup()
- __get()
- __set()
- __unset()
- __isset()
- __call()
- __callstatic()
17.2、魔术常量
- __CLASS__
- __METHOD__
- __FILE__
- __DIR__
- __LINE__
- __FUNTION__
18、类与对象相关函数
- class_exists()
- interface_exists()
- method_exists()
- get_class()
- get_parent_class()
- get_class_methods()
- get_class_vars()
- is_object
19、命名空间
19.1、空间成员与子空间
空间成员:函数、类和常量
子空间:namespace A\B\C;表示创建一个名为C的子空间,并A空间和B空间也一起创建了!
19.2、空间成员的访问
非限定名称访问:只能访问本空间内的成员,不用指定空间名;
限定名称访问:从当前空间访问其子空间的时,可以使用限定名称访问!
语法形式:子空间名\成员名;
完全限定名称访问:直接从跟空间开始使用绝对路径访问;
20.3、空间引入
当一个文件 f1 中空间 A 载入到另一个文件 f2 中(B是该文件中的空间)的时候,在 f2 中使用空间时,就出现了空间引入的问题。
需注意的是,文件的引入是在代码执行阶段进行的,而 f2 中的 B 空间在引入之前命名,也就导致了 B 空间是默认的空间,当我们在引入语句后使用非限定成员访问时,会自动访问 f2 文件中的 B 空间。所以对引入空间的使用要较为慎重 ;
如果 B 空间和 A 空间没有关系,则在 f2 中使用 A 空间时,要用完全限定名称访问;
如果 B 空间是 A 空间的父空间,则在 f2 中使用 A 空间时,除了用完全限定名称访问,还可以使用限定名称访问;
20.4、空间类的引入
语法形式:use 空间名\类名 || use 空间名\类名 as 新的类名;
使用的时候,如果引入的类名和本文件中的类名相同,可以使用 use 空间名\类名 as 新的类名 来为引入的类定义一个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