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18级)高等代数I期末考试第七大题解答

时间:2022-03-18 03:46:18

七、(本题10分)  设 $V$ 为 $n$ 维线性空间, $\varphi,\psi$ 是 $V$ 上的线性变换, 满足 $\varphi\psi=\varphi$. 证明: $\mathrm{Ker}\varphi\cap\mathrm{Im}\psi=0$ 的充要条件是 $r(\varphi)=r(\psi)$.

证明  我们给出六种不同的证法, 括号内是证明思想的关键词.

几何证法1 (和空间与直和)  由 $\varphi(I_V-\psi)=0$ 可知, 对任意的 $\alpha\in V$, $\alpha-\psi(\alpha)\in\mathrm{Ker}\varphi$, 从而 $\alpha=(\alpha-\psi(\alpha))+\psi(\alpha)\in\mathrm{Ker}\varphi+\mathrm{Im}\psi$, 于是 $V=\mathrm{Ker}\varphi+\mathrm{Im}\psi$. 由和交空间维数公式和线性映射维数公式可得: $$n=\dim V=\dim(\mathrm{Ker}\varphi+\mathrm{Im}\psi)=\dim\mathrm{Ker}\varphi+\dim\mathrm{Im}\psi-\dim(\mathrm{Ker}\varphi\cap\mathrm{Im}\psi)$$ $$=n-r(\varphi)+r(\psi)-\dim(\mathrm{Ker}\varphi\cap\mathrm{Im}\psi),$$ 从而 $\dim(\mathrm{Ker}\varphi\cap\mathrm{Im}\psi)=r(\psi)-r(\varphi)$, 由此即得充要条件. 另外, 也可以用 $V=\mathrm{Ker}\oplus\mathrm{Im}\psi$ 等价于 $\mathrm{Ker}\varphi\cap\mathrm{Im}\psi=0$ 代替上述讨论.

几何证法2 (映射限制)  将线性变换 $\varphi$ 的定义域限制在 $\mathrm{Im}\psi$ 上可得线性映射 $\varphi_1=\varphi|_{\mathrm{Im}\psi}:\mathrm{Im}\psi\to V$. 由限制的定义 (定义域变小, 映射法则不变) 可知, $\mathrm{Ker}\varphi_1=\mathrm{Ker}\varphi\cap\mathrm{Im}\psi$ 且 $\mathrm{Im}\varphi_1\subseteq\mathrm{Im}\varphi$. 由 $\varphi\psi=\varphi$ 可知, 对任意的 $\alpha\in V$, $\varphi(\alpha)=\varphi(\psi(\alpha))=\varphi_1(\psi(\alpha))$, 从而 $\mathrm{Im}\varphi_1=\mathrm{Im}\varphi$. 由线性映射的维数公式可知 $\dim\mathrm{Ker}\varphi_1+\dim\mathrm{Im}\varphi_1=\dim\mathrm{Im}\psi$, 即有 $\dim(\mathrm{Ker}\varphi\cap\mathrm{Im}\psi)=r(\psi)-r(\varphi)$, 由此即得充要条件.

几何证法3 & 代数证法1 (同解)  注意到 $\mathrm{Ker}\varphi\cap\mathrm{Im}\psi=0$ 等价于, 对任意的 $\beta\in V$, 若 $\varphi(\psi(\beta))=0$, 则 $\psi(\beta)=0$, 这等价于 $\mathrm{Ker}\varphi\psi=\mathrm{Ker}\psi$ (注意: $\mathrm{Ker}\psi\subseteq\mathrm{Ker}\varphi\psi$ 显然成立), 这等价于 $\dim\mathrm{Ker}\varphi\psi=\dim\mathrm{Ker}\psi$, 由线性映射的维数公式可知, 这等价于 $r(\varphi)=r(\varphi\psi)=r(\psi)$. 我们也可以把问题转化为代数的语言: 设 $A,B$ 为 $n$ 阶方阵, 满足 $AB=A$, 证明: $ABx=0$ 的解必为 $Bx=0$ 的解等价于 $r(A)=r(B)$. 证明跟几何版本基本一致. 由于 $Bx=0$ 的解也是 $ABx=0$ 的解, 即 $V_B\subseteq V_{AB}$, 故 $V_{AB}=V_B$ 等价于 $\dim V_{AB}=\dim V_B$, 这等价于 $r(A)=r(AB)=r(B)$.

几何证法4 (比较核空间)  这种证法的注意力是放在直接比较 $\mathrm{Ker}\varphi$ 和 $\mathrm{Ker}\psi$ 上. 首先, 由 $\varphi\psi=\varphi$ 易证 $\mathrm{Ker}\psi\subseteq\mathrm{Ker}\varphi$. 充分性: 若 $r(\varphi)=r(\psi)$, 则由线性映射的维数公式可知 $\dim\mathrm{Ker}\psi=\dim\mathrm{Ker}\varphi$, 从而 $\mathrm{Ker}\psi=\mathrm{Ker}\varphi$. 任取 $\alpha\in\mathrm{Ker}\varphi\cap\mathrm{Im}\psi$, 则 $\varphi(\alpha)=0$ 且存在 $\beta\in V$, 使得 $\alpha=\psi(\beta)$, 于是 $0=\varphi(\alpha)=\varphi(\psi(\beta))=\varphi(\beta)$, 即 $\beta\in\mathrm{Ker}\varphi=\mathrm{Ker}\psi$, 从而 $\alpha=\psi(\beta)=0$, 于是 $\mathrm{Ker}\varphi\cap\mathrm{Im}\psi=0$. 必要性: 若 $\mathrm{Ker}\varphi\cap\mathrm{Im}\psi=0$, 则任取 $\alpha\in\mathrm{Ker}\varphi$, 有 $0=\varphi(\alpha)=\varphi(\psi(\alpha))$, 从而 $\psi(\alpha)\in\mathrm{Ker}\varphi\cap\mathrm{Im}\psi=0$, 即 $\alpha\in\mathrm{Ker}\psi$, 于是 $\mathrm{Ker}\varphi\subseteq\mathrm{Ker}\psi$, 因此 $\mathrm{Ker}\psi=\mathrm{Ker}\varphi$, 由线性映射的维数公式即得 $r(\varphi)=r(\psi)$.

几何证法5 (基扩张与基的判定)  取 $\mathrm{Ker}\varphi$ 的一组基 $\{e_{r+1},\cdots,e_n\}$, 并扩张为 $V$ 的一组基 $\{e_1,\cdots,e_r,e_{r+1},\cdots,e_n\}$. 由高代白皮书的例 4.20 可知, $\{\varphi(e_1),\cdots,\varphi(e_r)\}$ 是 $\mathrm{Im}\varphi$ 的一组基. 由 $\varphi(\psi(e_i))=\varphi(e_i)\,(1\leq i\leq r)$ 易证 $\psi(e_1),\cdots,\psi(e_r)$ 是 $\mathrm{Im}\psi$ 中一组线性无关的向量. 充分性: 若 $r(\psi)=r(\varphi)=r$, 则 $\{\psi(e_1),\cdots,\psi(e_r)\}$ 是 $\mathrm{Im}\psi$ 的一组基. 对 $\mathrm{Im}\psi$ 中任一向量 $c_1\psi(e_1)+\cdots+c_r\psi(e_r)$, 若它属于 $\mathrm{Ker}\varphi$, 则有 $$0=\varphi(c_1\psi(e_1)+\cdots+c_r\psi(e_r))=c_1\varphi(e_1)+\cdots+c_r\varphi(e_r),$$ 从而 $c_1=\cdots=c_r=0$, 即有 $\mathrm{Ker}\varphi\cap\mathrm{Im}\psi=0$. 必要性: 若 $\mathrm{Ker}\varphi\cap\mathrm{Im}\psi=0$, 则对 $r+1\leq j\leq n$ 有, $\varphi(\psi(e_j))=\varphi(e_j)=0$, 从而 $\psi(e_j)\in\mathrm{Ker}\varphi\cap\mathrm{Im}\psi=0$, 即 $\psi(e_j)=0\,(r+1\leq j\leq n)$. 于是 $\mathrm{Im}\psi$ 中任一向量都是 $\psi(e_1),\cdots,\psi(e_r)$ 的线性组合, 即 $\{\psi(e_1),\cdots,\psi(e_r)\}$ 是 $\mathrm{Im}\psi$ 的一组基. 特别地, $r(\psi)=r(\phi)=r$.

几何证法6 (映射复合的核空间)  注意到 $\mathrm{Ker}\varphi\psi=\psi^{-1}(\mathrm{Ker}\varphi\cap\mathrm{Im}\psi)$ (这里 $\psi^{-1}$ 表示原像全体), 将 $\psi$ 限制在 $\mathrm{Ker}\varphi\psi$ 上, 可得满线性映射 $\psi_1:\mathrm{Ker}\varphi\psi\to\mathrm{Ker}\varphi\cap\mathrm{Im}\psi$. 注意到 $\mathrm{Ker}\psi_1=\mathrm{Ker}\psi$, 由线性映射的维数公式可得 $$\dim\mathrm{Ker}\varphi=\dim\mathrm{Ker}\varphi\psi=\dim\mathrm{Ker}\psi+\dim(\mathrm{Ker}\varphi\cap\mathrm{Im}\psi),$$ 于是 $\dim(\mathrm{Ker}\varphi\cap\mathrm{Im}\psi)=r(\psi)-r(\varphi)$, 由此即得充要条件.

  (1)  18级同学在证明的过程中, 有的同学是充分性和必要性分别采取不同的证法; 也有同学证出满足充要条件的 $\psi$ 一定是幂等变换 ($\mathrm{Im}(I_V-\psi)\subseteq\mathrm{Ker}\varphi=\mathrm{Ker}\psi$, 从而 $\psi^2=\psi$); 17级陈柯屿同学把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 再把 $A$ 化简为相抵标准型给出了一个不同于上面的证明 (但并不简洁, 所以就不登载了). 上面这六种证法联系起了线性空间理论和线性变换理论的众多知识点, 强烈推荐大家仔细阅读, 认真体会.

(2)  本题做对 (得分 9 分以上) 的同学共有 51 人, 名单如下:

几何证法1: 章黎景华, 金维涵, 张天赐, 李沛扬, 刘羽;

几何证法2: 吴洲同, 郭都, 范辰健, 孙晓雯, 唐逸扬, 刘林洋, 李松林, 封清, 陈宇杰, 谢永乐, 黄泽松, 周星雨, 刘一川, 张哲维, 唐朝亮;

几何证法3 & 代数证法1 & 几何证法4: 罗通, 吴润华, 王晟灏, 高博文, 顾天翊, 时天宇, 王捷翔, 祝苒雯, 杨佳奇, 李雨昊, 陈钦品, 赵界清, 华树杰, 叶雨阳, 江孝奕, 刘天航, 张俊杰, 周子翔, 黄诗涵, 林万山, 张思哲, 吴彦桥, 黄永晟, 宋展鹏, 肖然;

几何证法5: 李玮, 张轩铭, 丁思成, 周烁星;

几何证法6: 廖庄子龙;

代数证法2: 陈柯屿.

复旦大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18级)高等代数I期末考试第七大题解答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复旦大学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13级)高等代数I期末考试第七大题解答

    七.(本题10分)设 \(A\) 为数域 \(K\) 上的 \(n\) 阶非异阵, 证明: 对任意的对角阵 \(B\in M_n(K)\),  \(A^{-1}BA\) 均为对角阵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 ...

  2. 复旦大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14级)高等代数I期末考试第七大题解答

    七.(本题10分)  设 \(V\) 为数域 \(\mathbb{K}\) 上的 \(n\) 维线性空间, \(S=\{v_1,v_2,\cdots,v_m\}\) 为 \(V\) 中的向量组, 定义 ...

  3. 复旦大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16级)高等代数I期末考试第七大题解答

    七.(本题10分)  设 $A,B$ 均为 $m\times n$ 阶实矩阵, 满足 $A'B+B'A=0$. 证明: $$r(A+B)\geq\max\{r(A),r(B)\},$$并且等号成立的充 ...

  4. 复旦大学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14级)高等代数II期末考试第八大题解答

    八.(本题10分)  设 $A,B$ 为 $n$ 阶半正定实对称阵, 求证: $AB$ 可对角化. 分析  证明分成两个步骤: 第一步, 将 $A,B$ 中的某一个简化为合同标准形来考虑问题, 这是矩 ...

  5. 复旦大学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15级)高等代数II期末考试第六大题解答

    六.(本题10分)  设 $n$ 阶复方阵 $A$ 的特征多项式为 $f(\lambda)$, 复系数多项式 $g(\lambda)$ 满足 $(f(g(\lambda)),g'(\lambda))= ...

  6. 复旦大学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15级)高等代数I期末考试第八大题解答

    八.(本题10分)  设 $V$ 为数域 $K$ 上的 $n$ 维线性空间, $\varphi$ 为 $V$ 上的线性变换. 子空间 $C(\varphi,\alpha)=L(\alpha,\varp ...

  7. 复旦大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17级)高等代数I期末考试第六大题解答

    六.(本题10分)  设 $M_n(K)$ 为数域 $K$ 上的 $n$ 阶方阵全体构成的线性空间, $A,B\in M_n(K)$, $M_n(K)$ 上的线性变换 $\varphi$ 定义为 $\ ...

  8. 复旦大学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18级)高等代数II期末考试第六大题解答

    六.(本题10分)  设 $A$ 为 $n$ 阶实对称阵, 证明: $A$ 有 $n$ 个不同的特征值当且仅当对 $A$ 的任一特征值 $\lambda_0$ 及对应的特征向量 $\alpha$, 矩 ...

  9. 复旦大学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16级)高等代数II期末考试第六大题解答

    六.(本题10分)  设 $A$ 为 $n$ 阶半正定实对称阵, $S$ 为 $n$ 阶实反对称阵, 满足 $AS+SA=0$. 证明: $|A+S|>0$ 的充要条件是 $r(A)+r(S)= ...

随机推荐

  1. date

    更改时区 用系统备好的时区文件覆盖掉当前的配置文件,/etc/里装的是当前系统的配置文件 $sudo cp /usr/share/zoneinfo/Asia/Chongqing /etc/localt ...

  2. 50. Remove Duplicates from Sorted Array && Remove Duplicates from Sorted Array II && Remove Element

    Remove Duplicates from Sorted Array Given a sorted array, remove the duplicates in place such that e ...

  3. uDig介绍

    一 安装配置Java平台此步骤不必多说,如果您是Java开发者可以跳过.如果您的机器上没有Java平台,那么请到http://java.sun.com下载jdk,当下最新的版本是1.6.安装jdk,请 ...

  4. 最终版-perl工具解析数据库的报告文件0120

    ********************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环境修改哦**************************** ******************** 1. 收集awr报告样本   a ...

  5. ACM_HDU 1231 最大连续子序列 (dp)_代码分析

    Problem Description 给定K个整数的序列{ N1, N2, ..., NK },其任意连续子序列可表示为{ Ni, Ni+1, ..., Nj },其中 1 <= i < ...

  6. TreeSet排序

    TreeSet的排序能够通过两种方法来实现: 1.通过TreeSet(Comparator<? super E> comparator) 构造方法指定TreeSet的比較器进行排序. 2. ...

  7. Swift语言指南&lpar;七&rpar;--语言基础之布尔值和类型别名

    原文:Swift语言指南(七)--语言基础之布尔值和类型别名 布尔值 Swift有一个基本布尔类型,叫做布尔(bool),布尔值又称逻辑值(logical),因为它只能为真(true)或假(false ...

  8. &lbrack;CF364D&rsqb;Ghd

    [CF364D]Ghd 题目大意: 有\(n(n\le10^6)\)个数\(A_{1\sim n}(A_i\le10^{12})\),从中选取\(\lceil\frac n2\rceil\)个数,使得 ...

  9. 在Git中设置自己的姓名

    在Git中,自己的姓名与每一个commit提交绑定在一起.如果你在使用Azure DevOps Server中的Git Repo时,一定要注意commit中的提交者与服务器上的推送者,是两个概念. 在 ...

  10. 【ZH奶酪】如何用Python实现编辑距离?

    1. 什么是编辑距离? 编辑距离(Edit Distance),又称Levenshtein距离,是指两个字串之间,由一个转成另一个所需的最少编辑操作次数.许可的编辑操作包括将一个字符替换成另一个字符, ...